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極

(哲學用語)

鎖定
“無極”出自《道德經》,一種古代哲學思想,指稱的終極性的概念,代表着上古華人對事物產生之前狀態的抽象理解。
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人們就已經知道,數學的運算過程本質上就是收斂與發散的過程。古人稱收斂與發散這對矛盾為“陰陽”。收斂與發散是宇宙間最本質的矛盾,其他一切的矛盾都是在收斂與發散的基礎上通過組合與迭代形成的,比如善惡、有無、動靜等等。收斂可以自然而然彰顯出發散就是“無極”,所以有了老子給出的“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的定義。《道德經》本身就是以“無極”為核心思想建立辯證法的書,不知“無極”,那麼對“有無”“無為”“道德”的解釋就都是無根之談。 [1-2] 
中文名
無極
拼    音
wú jí
出    處
《道德經》
屬    性
古代哲學思想
定    義
稱道的終極性的概念
狀    態
由收斂自然而然彰顯出發散的狀態

目錄

  1. 1 釋義
  2. 2 説明
  3. 出處
  4. 解説

無極釋義

現代科學認為:宇宙還未誕生,虛無縹緲,宇宙還處於一種沒有前後,沒有左右,沒有上下,沒有中心,沒有邊界的混沌狀態。這與上古華人對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狀態的抽象理解不謀而合。(古聖先賢把這種抽象理解的混沌狀態稱之為“無極”。)

無極説明

無極出處

1、復歸於無極
語出《老子·二十八章》:“復歸於無極。”無極本是道家的概念。指無形無象的宇宙原始狀態。
淮潁賦》:“泛輕舟於西湖, 恍若忽於無極”
2、無極外復無極。《列子·湯問》
原文如下:
殷湯問於夏革曰:“古初有物乎。”
夏革曰:“古初無物,今惡得物。後之 人將謂今之無物,可乎。”
殷湯曰:“然則物無先後乎。”
夏革曰:“物之終始, 初無極已。始或為終,終或為始,惡知其紀。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也。”殷湯曰:“然則上下八方有極盡乎。”
革曰:“不知也。”
湯固問。
革曰:“無則無極,有則有盡;朕何以知之。然無極之外復無無極,無盡之中復無無盡。無極復無無極,無盡復無無盡。朕以是知其無極無盡也,而不知其有極有盡也。”
湯又問曰:“四海之外奚有。”
革曰:“猶齊州也。”
湯曰:“汝奚以實之。”
革曰:“朕東行至營,人民猶是也。問營之東,復猶營也。西行至豳,人民猶是也。問豳之西,復猶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極之不異是也。故大小相含,無窮極也。含萬物者,亦如含天地。含萬物也故不窮,含天地也故無極。朕亦焉 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然則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頹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翻譯如下:
殷湯問夏革説:“太古時代有物嗎。”
夏革回答説:“如果太古時代沒有物,那麼怎麼能有物呢。後代人要是説沒有物,可以嗎。”
殷湯又問:“象你這樣説,那麼物的產生沒有先後嗎。”
夏革回答説:“事物的終結和開始,本來就沒有固定的準則。開始也許就是終結,終結也許就是開始,怎麼知道它們的區別呢。但是説到物質存在以外還有什麼,事情發生以前又是怎樣,我就不知道了。”
殷湯又問:“那麼上下八方有極限和終極嗎。”
夏革回答説:“不知道。”
殷湯堅持要問個明白。夏革回答説:“既然是‘無’,就沒有極限,既然是‘有’,就沒有窮盡,那麼我憑什麼知道呢。但是,沒有極限又沒有沒有極限,沒有窮盡之中又沒有沒有窮盡。沒有極限又沒有沒有極限,沒有窮盡又沒有沒有窮盡。因此我知道上下八方是沒有極限沒有窮盡的,而不知道它們是有極限有窮盡的。”
殷湯又問道:“四海之外有什麼呢。”
夏革回答説:“就象我們這裏一樣。”
殷湯又問道:“你用什麼來證明呢。”
夏革回答説:“我往東去到過營州,那裏的人民和我們這裏一樣。我問營州以東的情況,又和營州一樣。我往西去到過豳州,那裏的人民和我們這裏一樣。我問豳州以西的情況,又和豳州一樣。因此我知道四海之外,荒遠極邊的地方都和我們這裏沒有什麼不同。所以,大小互相包容,是沒有窮盡和極限的。包容萬物的天地,也和包容天地的太虛一樣。包容萬物所以沒有窮盡,包容天地所以沒有極限。我又怎麼知道天地之外不存在比天地更大的東西呢。這也是我所不知道的。既然如此,那麼天地也是事物。凡是事物都會有所不足,所以從前女媧氏煉五色石來修補天的殘缺,斬斷巨龜之足來支撐四極。後來共工氏與顓頊爭作帝王,共工氏一怒之下,撞着不周山,折斷了支撐天的柱子,拉斷了維繫大地的繩子。所以天空向西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也隨着到了那裏;大地的東南方向下沉,所以河流積水都向那裏彙集。”
3、無邊際,無窮盡。《莊子·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也。”
北宋周敦頤根據道士陳摶《無極圖》,在其《太極圖説》中把道家“無極”概念引入易學中加以改造,井作了新的解説。全祖望《周程學統論》:“無極之真,原於道家者流”。《太極圖説》以“無極”為先天地而存在的實體,提出“無極而太極”, “太極本無極”的命題,有“有生於無”之意。以“無極”作為萬物之本源。“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周氏用無極觀念,是取其虛靜的性質,以靜止為無極的本性,太極的運動,來於無極的靜止。歸於無極的靜止,太極的運動是暫時的,相對的,而無極才是永恆的。他構築了一個宇宙發生演變過程:無極 太極 陰陽二氣 五行之氣 萬物和人類。宋易學家一般都認為,太極是世界的本源,並非太極之上或之外另有無極。南宋朱熹認為,無極是太極的界説語,陸九淵則認為“若實見太極,上面必不更加‘無極’字”(《與朱元晦書》)太極並不需要用無極來界説。明清之際王夫之認為:“無極,無有一極也,無有不及也……無有不及,乃謂太極。”(《思同錄·內篇》)

無極解説

發散和收斂是“陽”與“陰”的本質,也是宇宙間最基本的矛盾,有與無、善與惡、動與靜、外與內、正與反、前與後、榮與辱、明與暗、直與曲、實與虛、突破與積累、張揚與謙虛、散發與收藏等矛盾都是在發散與收斂的基礎上建立的。科學也是如此,作為自然科學基礎的數學的運算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發散和收斂的過程。在“陰陽”的基礎上可以給出“無極”的定義:陽代表的發散和陰代表的收斂是宇宙間最基本的矛盾,陰的收斂自然而然的便會彰顯出陽的發散,從而使二者即對立又統一,處於一種由至陰而彰顯至陽的“無極”狀態。“無極”的狀態是收斂而來的,收斂會導致消失,所以代表“無”。根據質量守恆定律能量守恆定律可知,在一個系統內,守恆是一個重要的性質。那麼,當代表陰的黑色不再保持其收斂的本性而開始發散從而彰顯時,此消彼長,代表陽的白色也要相應的收斂來保持守恆,從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陰陽雙方相互運動、相互作用、相互轉換,形成了“太極”。太極是由發散得到的,發散便會彰顯,所以代表“有”。道家認為單純的白色就是“無極”(也被稱為先天太極),而世人所熟知的太極陰陽魚則被稱為“太極”(也被稱為後天太極),黑色從白色中顯現並最終形成太極陰陽魚的過程便是“無極生太極”。這也是“自無極而為太極”的道理。本質規律是收斂於內的“無”(負陰),外在現象是發散於外的“有”(抱陽),本質規律決定外在現象,本來互相沖突、矛盾、對立的陰陽二氣(衝氣)因為各自遵從本性的行為反而能相合(以為和),收斂自然而然會彰顯出發散,陰陽既對立又統一,這就是“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道理。
以“無極”為基本觀得出了在哲學上普遍性達到極限程度的辯證法規律只有一個,即以“無極”為本質的對立統一規律量變質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是對立統一規律的表現形式:量變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積累是收斂的一種表現形式,質變是一個突破的過程,突破是發散的一種表現形式;為了達到質變的目的,需要通過長期的曲折方式在量變的過程中積累足夠的條件,“曲折”的出現是因為質變的目標雖然是“直”的,但是積蓄力量、等待時機的量變過程具有隱藏、蟄伏、迂迴、示弱、積累、濃縮等收斂性,是一個由收斂自然而然彰顯出發散的過程,也是一個“累曲為直”的過程。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和否定之否定規律之間的關係也可以看作是“天地人”的關係。對立統一規律天生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是“天”。對立統一規律在事物發展上的基本表現形式是量變質變規律,所以量變質變規律是“地”。“天”與“地”的存在都是不以人類意志而改變的,人類的主觀能動性只能影響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即曲折的量變過程要持續多久、要如何進行曲折的量變、曲折的量變最終能不能達到質變這個“直”的要求,可以受到人類主觀能動性的影響,所以否定之否定規律是“人”。以“無極”為核心思想可以將對立統一、量變質變和否定之否定規律緊密的聯繫在一起,體現着聯繫的普遍性
“無極”代表的是對立統一的本質,是收斂而來的,是對立統一靜止的、絕對的、先天的狀態,是“無”;“太極”代表的是對立統一的表現形式,是發散而來的,是對立統一運動的、相對的、後天的狀態,是“有”。瞭解了二者的辯證關係,《道德經》中 “無為”“有無相生”“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反者道之動”等理念就都很容易理解了。可見,《道德經》是一部以“無極”為核心思想組建辯證法的書。
參考資料
  • 1.    馬乾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無極”思維的探討》:品位•經典,2020(12):64-65
  • 2.    馬乾天.《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辯證思想》:財富時代,2020(0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