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核棗

鎖定
無核棗核已嚴重退化,其棗核部分無棗仁,只剩核膜,可以100%食用,無硬感。多產于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其中,河南省淇縣西部山區鹿台一帶,是天然野生酸棗樹嫁接而來,與原生無核棗樹品種相比,繁育性狀需進一步觀察。但其果實色澤鮮紅,形似玉墜,肉厚實而細膩,切開後成空心狀,無核而有仁,其核雖有其形但可食用。據史料記載,此棗在淇縣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周朝時曾為貢品,與淇鯽魚、纏絲蛋並稱“淇河三珍”。1983年,無核棗被中國科學院定名為“軟核蜜棗”。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鼠李目
鼠李科
棗屬
分佈區域
中國河南省鶴壁市淇縣
中文學名
無核棗

無核棗相關典故

無核棗
無核棗(3張)
只有一傳奇故事為證:據傳説紂王建好鹿台後,在鹿台大宴羣臣。席間,宮女端上一大盤紅棗,大臣們吃過後,都連聲誇讚好棗!好棗!唯有紂王捂着牙不吱聲,沉默了半天:“好棗是好棗,差點把我的牙給咯掉了,要是沒核就好了。”打那以後,鹿台一帶的棗就沒有核了,無核棗移到十里以外,五年以後就變硬。由於其產量極低,自殷商時就被列為貢品。

無核棗品種特點

經農業部質檢中心檢測,淇縣無核棗含可溶性總糖66.38%,維生素C含量達146mg/kg,是蘋果的近100多倍,被專家稱為“天然維生素丸”。
無核棗具有鮮明的土特產風格,需求量很大,貨源奇缺,供不應求,價格是普通大棗的5—7倍,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量越來越大,產品銷售市場前景廣闊。
無核棗
無核棗(3張)
無核棗適應性強,耐旱、耐貧瘠,結果早,收益快,壽命長,易管理。在乾旱土薄的山丘地區,坡上坡下均能正常生長結果,一般嫁接幼樹2年結果,4年生幼樹單株結果4.8公斤,7年生棗樹單株結果12.6公斤,最高單株可達到24公斤。現有近百年生大樹,枝葉繁茂,結果累累,株產可達50——100公斤,一年栽植,多年受益,故有“鐵桿莊稼”之稱。

無核棗栽培技術要點

一.栽植密度 無核棗為喜光樹種,以寬行密株栽植為宜。一般行距4—6米,株距2.5—3米,每畝33—66株。為了早期豐產,可適當密植,按株行距2—3×3米栽植,每畝栽植74—111株。
二.栽植時期 淇縣無核棗春秋兩季均可栽植,近幾年實踐證明,秋季栽植成活率更有保證。
三.栽植技術和要求 栽植時要選用良種壯苗,苗木根系要求發達完整,保證有3—6條側根,長度在20公分左右,苗高在一米左右,地徑在1公分以上,無病蟲害。
栽植前,要挖80公分見方的栽植坑,如果土質過於粘重,或者石粒含量過大,要加大挖坑範圍,換土改良。栽植前必須施入足量有機肥和少量化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穴施有機肥50—100公斤,磷肥1—2公斤。施入肥料後,先澆水,待土壤下沉後再栽植。
苗木在栽植前先浸泡一晝夜,使根系吸足水分,然後沾上泥漿,按照“兩踏三埋一提苗”的栽植方法栽植。在山丘水利條件差的地方,苗木栽植後及時用地膜覆蓋,可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促進苗木根系生長,提高栽植成活率。
在酸棗資源豐富的地區,也可採用坐地嫁接建園。需要注意的是,嫁接前最好先選好砧木,提前一年在其周圍斷根並剔除其他植株。嫁接方法以春季劈接皮下接成活率較高。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對出現棗瘋病的植株及時拔除銷燬,並注意對葉蟬、疥殼蟲進行防治。
1997年秋,河南省科委、林業廳組織二十多個科研單位的專家,採集了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等地30多個品種,在淇縣召開現場品嚐評比及研討會,淇縣無核棗形、色、味俱佳,位列榜首,並被列為珍稀果品予以推廣。2003年又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確定為一級示範園區產品。

無核棗民間諺語

一日食三棗,郎中不用找。門前一顆棗,紅顏直到老。要想皮膚好,粥里加紅棗 [1] 
五穀加小棗,勝似靈芝草。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