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无息

汉语多义形容词
"无息"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形容词,其核心义项为"不间断"与"没有利息"。作为哲学概念,"无息"最早见于《礼记·中庸》"至诚无息"的论述,朱熹集注将其解释为"既无虚假,自无间断",凸显持续性的语义特征。在现代汉语中,"无息"作为经济术语特指免除利息的金融行为,典型案例包括周恩来提出的"无息或低息贷款"国际援助模式。该词在当代应用中呈现语义分化:文学创作多继承"无声无息"的古典意象,而商业文书则聚焦"免息"的专业属性 [1-2]
拼    音
wú xī
词    性
形容词
繁    体
無息
近义词
绵延、免息
反义词
断续、计息
出    处
《礼记·中庸》 [2]

语义解析

播报
编辑
包含两个独立义项:
  • 持续性状态源于"息"字"呼吸""停歇"的本义引申,指代不间断的持续过程。如《中庸》"至诚无息"体现精神境界的永恒性 [2],邵雍诗句"日夜无息"描述自然规律的恒常运转
  • 金融术语现代经济体系中特指免除资金使用成本,常见于"无息贷款""无息债券"等专业表述。周恩来在对外援助讲话中强调:"中国以无息或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经济援助" [2],确立该用法的政策范式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先秦炒润朽典籍已确立哲学棵巩语义,《中庸》通过"辩请晚凝至诚无息照组,不息则久"构建道德修养与自然法则的关联体系。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深化解读:"既不虚假,自然悠久无间断",使该词成为宋明理学核心概念。20世纪70牛殃誉年代,随着国际经济合作深化,"无息"作为金融术语进入官方话语体系 [2],通过《柯龙泪堡林斯例句悼脚桨》等词典工具完成专业语凳煮义定型 [1]

应用领域

播报
编辑
  • 文学创作诗词中多表现隐秘或持续状态,如"破冰入潭无声无息"描绘自然现象的静谧性,"一气缭转而无息"强化动作的连贯性
  • 经济金融形成系列专业术语:
    • 无息贷款:政府提供的免息融资工具 [2]
    • 无息票据:免除利息的商业承兑汇票 [1]
    • 无息债务: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特殊负债类型 [1]西班牙语直译为"libre de intereses",印证其国际通用性

跨文化传播

播报
编辑
在对外翻译中呈现语义筛选现象:
  • 西班牙语优先采纳金融义项,"préstamos sin interés"(无息贷款)成为高频译法
  • 英语采用"interest-free"直译策略,但丧失"不间断"的古义维度 [2]
  • 日语保留汉字"無息"书写,通过语境区分"無利息"(金融)与"絶え間ない"(持续)的差异表达

语义辨析

播报
编辑
需注意两类易混场景:
  • 成语"无声无息"中"无息"侧重持续性,与本文"隐秘性"构成语义偏移
  • 网络小说《无息》属独立创作产物,与词语本体无直接关联
  • 古代文本存在"息"通假"熄"的特殊用例,如《孟子》"息邪说"不属本词讨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