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何集

(清初熊伯龍編著的中國古代反對宗教神學和迷信禁忌的無神論思想資料集)

鎖定
清初熊伯龍編著的中國古代反對宗教神學和迷信禁忌的無神論思想資料集。成書於清順治十七年(1660),後經其幾代子孫增訂,乾隆五十九年(1794)由衡衡子刊行於世。1925年沔陽盧氏又據衡衡子原刻本影印,1979年中華書局出版點校本。 [1] 
中文名
無何集
作    者
熊伯龍
創作年代
清代
全書14卷。前12卷主要是選錄王充的《論衡》中“闢神怪禍福之説”及其他古書中的有關資料,加上自己的評論。本名《論衡精選》,又名《無何集》,蓋取《荀子·天論》篇:“雩而雨,何也?無何也,猶不雩而雨也。”第13卷別題《委宛續貂集》,以選錄諸家“闢佛教”之説為主,也是熊伯龍輯錄的。第14卷別題《勿廣餘言集》,是由熊伯龍的兒子熊正笏編輯的。
《無何集》反對神學目的論和天人感應説,認為祥瑞災異並非天的有意安排,僅有時與人事偶然巧合。“自古及今,富貴貧賤,以及夭壽之不齊,勳業文章與夫賢愚之傳世與否,皆適逢耳。”(《無何集·幸偶》)反對君權神授説,説它是欺人之談,認為國家之興盛在於“君尊賢臣,遠佞人,重農事,薄税斂,愛人節用,政修事舉”(《無何集·古今類》)。提出了發揚儒家之道,就要不信妖異,不信鬼怪。它還提倡神滅論的觀點,反對佛教輪迴説,認為人死後,精神“猶火滅隨風而散”(《無何集·鬼神類》),不復存在。
《無何集》對後世頗有影響。吳云溪曾評價説:“《無何集》一書,非大有識見者不能作,非大有學問者亦不能作。不讀此書,生只算醉生,死只算夢死。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