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無中生有

(漢語成語)

鎖定
無中生有(拼音是wú zhōng shēng yǒu)是一則漢語成語,最早出自《老子》。 [5] 
“無中生有”本來是道家的哲學思想,後來人們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形容憑空捏造。該成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 [3-4] 
中文名
無中生有
拼    音
wú zhōng shēng yǒu
近義詞
子虛烏有空穴來風
反義詞
鐵定如山、十拿九穩
注    音
ㄨˊ ㄓㄨㄙ ㄕㄥ ㄧㄡˇ
語 法
作謂語、賓語

無中生有成語出處

春秋·李耳《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5] 
後由此人們總結出成語“無中生有”。 [2] 

無中生有成語典故

道家認為世間萬物都是從“無”開始的。從“無”生出“有”,又從“有”發展成萬物。這一理論出自古代商丘人莊子的著作。《莊子·齊物論》指出,小到生命,大到宇宙,都有一個開始,在開始之前有一個未曾開始的開始,還有連未曾開始都未曾開始的開始。 [2] 
老子也早就説過:“玄而又玄,眾妙之門。”道家認為:“天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應用到《易經》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直至無窮。但是事物一開始,首先是“無中生有”。
莊子的“無中生有”理論,和現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有相似之處。大爆炸理論認為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也是時間和空間的開始。在此以前,一切都是“無”。 [2] 

無中生有成語寓意

無中生有中的“無"指迷惑敵人的假象,“有”是在假象掩蓋下的真實意圖。無中生有是指用假象迷惑敵人,但這又不是完全的假象,因為在假象中又夾雜着真實的意圖。為了能夠在假象中掩蓋好真實的意圖,一方面,假象要做得天衣無縫,至少在短時間內不可以有半點紕漏;另一方面,要麻痹敵人,讓敵人無法掌握真實意圖毫無察覺和戒備。此計可以分解為三部曲:第一步,把假象呈現給敵人,讓敵人誤以為是真相;第二步,讓敵人識破假象,掉以輕心;第三步,變假象為真相,讓敵人仍誤以為是假象。這樣,敵人的思想和行動就被擾亂,然後乘機而人,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1] 
所以,此計的關鍵在於“真”和“假”的關係要有變化。無而裝作有,這就是欺騙,也就是“假”。欺騙的行為不能長期使用,長期使用很容易被敵人發覺,也就難以打敗敵人。因此,“假”不能始終是“假”,還要轉變為“真”。做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讓敵人難以分辨。然後,抓住敵人已被迷惑,頭腦還來不及清醒的有利時機,以出其不意的速度一舉擊潰敵人。 [1] 

無中生有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無中生有”本來是道家的哲學思想,後來人們用它的字面意思,一般形容憑空捏造。該成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多含貶義。 [3-4] 
運用示例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八:“子息從來天數,原非人力能為。最是無中生有,堪令耳目新奇。 ” [3] 

無中生有成語辨析

無中生有——捕風捉影
“捕風捉影”和“無中生有”,都有“憑空捏造”的意思。不同在於:“捕風捉影”偏重在“沒有事實根據”;“無中生有”偏重在“本來就是沒有的”,而且語氣重。“捕風捉影”含有“為虛假現象所迷惑而自以為有根據”的意思,“無中生有”沒有。 [6] 
參考資料
  • 1.    (春秋)孫武.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北京:天地出版社,2017.05:87
  • 2.    劉秀森.商丘成語與典故.鄭州:2018.08,大象出版社:158
  • 3.    無中生有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2-18]
  • 4.    王濤.中國成語大辭典 袖珍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2008.04:760
  • 5.    金霞編.中華成語故事鑑賞辭典.石家莊:大眾文藝出版社,2009.01:1088
  • 6.    郄祿和,黃英妮.新華萬能成語辭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