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烘乾法

鎖定
烘乾法是指最常用的測定土壤含水量的標準方法。將土壤樣品置於105°C下烘乾至恆重,此時土壤有機質不會分解,而土壤中的自由水和吸濕水全被驅除。計算土壤失水質量與烘乾土質量的比值,即為質量含水量,以百分數或小數表示。測定重複2〜5次,取平均值。此法操作方便、設備簡單、精度高,但在採樣、包裝和運輸過程中應保持密封狀態以免水分丟失造成誤差。 [1] 
中文名
烘乾法
外文名
Drying method
類    型
現代詞
性    質
土的物理性質指標之一

烘乾法概念

土體含水率是土的物理性質指標之一。土體含水率高低與粘性土的強度和壓縮具有密切的關係。土體在各種狀態下的含水率是計算其它物理性質指標、測量其它物理狀態指標的最基本試驗。
土樣含水率是指土樣在105℃至110℃的温度下烘乾至恆重時所失去的水分質量與烘乾土質量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

烘乾法儀器設備

1、恆温烘箱:一般要求在50℃~200℃範圍內能在任一點保持一定恆温範圍。最常用的恆温範圍在105℃~110℃,控制温度的精度高於±2℃;
2、天平:200g,感量0.01g。常用天平分機械天平和電子天平兩類;
3、附屬設備:鋁盒(稱量盒)、乾燥器、鉛絲籃、温度計等。

烘乾法測定方法

1、稱樣品(>1mm風乾土)10克左右,置於已知重量的稱皿中;
2、放入烘箱,在105-110℃(温度過高,有機質易碳化散逸)温度下烘至恆重(約8小時);
3、取出放乾燥器(乾燥器中的乾燥劑氯化鈣或變色硅酸要常更換)中冷卻約20分鐘,立即稱重;
4、同上2、3重複烘三小時,取出放乾燥器中,冷卻,立即再稱重(二次重複之差,不大於3毫克);
5、結果計算:
A、以風乾土為基數的水分百分數(通常用於化學分析計算)
WCF%=(W2-W3)/(W2-W1)×100
B、以烘乾土為基數的水分百分數
WCH%=(W2-W3)/(W3-W1)×100
式中:W-含水率(%);W1-稱皿重(克);W2-稱皿+風乾土重(克);W3-稱皿+烘乾土重(克)
從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烘乾法測得的土壤含水量是土壤的重量含水量。要想得到土壤的體積含水量,必須已知測量土壤樣品的容重。用烘乾法進行測量,方法簡單、直觀,便於實現,同時,測量精度較高並且測量的範圍比較寬。烘乾法測量得到的土壤重量含水量數值被許多土壤含水量的測量儀器當做標準值用來進行標定。但是,烘乾法又具有非常明顯的缺點:、在田間完成土樣的採集,在儘快完成稱重並記錄後,將土樣取回到實驗室利用烘箱進行烘乾,至重量不再變化後稱重並記錄數據。最後通過上述公式,計算求出土壤的重量含水量。在這個過程中,無法實現對土壤水分的在線快速測量,而且會對土層造成破壞。、測量週期較長。整個測量過程完成往往需要較長時間。其中,烘乾過程所佔的時間最多。在實時性方面,無法達到性能要求。在灌溉自動控制方面,不能滿足快速測量的要求,僅可以作為標定過程的參考。
參考資料
  • 1.    周健民.土壤學大辭典:科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