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蘭浩特

鎖定
烏蘭浩特市,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興安盟東南部,東與扎賚特旗、吉林省鎮賚縣毗鄰,南與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洮南市接壤,西南與吉林省洮南市相連,西、北與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鄰。地處大興安嶺山脈的中段與松遼平原過渡地帶,屬低山丘陵地貌。全市土地總面積2353.5平方公里。 [29]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烏蘭浩特常住人口為356035人。 [27] 
烏蘭浩特,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城市”。1947年5月1日,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政府——內蒙古自治政府在這裏成立,是興安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2018年7月27日,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貧困市。 [1] 
截至2022年1月,總人口321654人,其中農業人口8.5萬人,蒙古族佔總人口的32%。 [33] 
中文名
烏蘭浩特
外文名
Ulanhot(英)Улаан хот(俄,蒙)
別    名
紅城,王爺廟
行政區劃代碼
152201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
地理位置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東部
面    積
2353.5 km²
下轄地區
愛國街道、和平街道等
政府駐地
罕山街
電話區號
0482
郵政編碼
137400
氣候條件
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成吉思汗廟
五一會址
烏蘭夫辦公舊址
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
機    場
烏蘭浩特義勒力特機場
火車站
烏蘭浩特站
車牌代碼
蒙F
地區生產總值
1771385 萬元(2020年)
方    言
東北官話,蒙古語科爾沁土語
GDP
176.5億元(2019年)
人    口
321654(截至2020年1月) [33] 

烏蘭浩特歷史沿革

烏蘭浩特 烏蘭浩特
新石器時期,烏蘭浩特有人類棲息。 [37] 
烏蘭浩特在春秋戰國時期為東胡活動之地。
漢代初,隸屬幽州刺史部遼東郡,仍為東胡活動地區。東漢末年,鮮卑族強盛起來,本地區為鮮卑活動地域。
南北朝時期為室韋活動地區。隋唐時期為霫的活動地區。唐總章二年(669年),隸於居延都督府;唐元和十五年(820年),隸屬於室韋都督府。遼代屬上京道泰州金山縣。
金代為臨潢府路泰州轄地,軍事上歸東北路統軍司節制。
元代屬遼陽行省泰寧路。
後金時期,科爾沁部與後金結盟。 [37] 
明代初為泰寧衞轄地,隸屬大寧都司。永樂四年(1406年),在今烏蘭浩特地區增設木答裏山衞,旋歸該衞所轄,改隸於奴兒干都司。
清代活動在今烏蘭浩特市境一帶的是科爾沁蒙古。崇德元年(1636年),漠南蒙古統一,十六部四十九蒙古封建主承認後金皇太極為蒙古可汗。清對蒙古地區拆部編旗,科爾沁部因較大而劃分為6旗,分左右兩翼,每翼3旗,烏蘭浩特地區位於科爾沁右翼前旗(亦稱札薩克圖郡王旗,簡稱札薩克圖旗)境內,歸該旗領屬。
康熙三十年(1691年),札薩克圖旗第三代郡王鄂齊爾在今市區內修建家廟,當地羣眾稱“王爺廟”,並把該廟所在地亦稱為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區)。
在中華民國時期,按照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元年(1912年)八月十九日發佈的《蒙古待遇條例》規定,盟旗設置及蒙古王公“原有之管轄治理權一律照舊”。1929年東北軍在王爺廟設置興安屯墾公署第一墾殖局,該局曾將王爺廟改稱“興安鎮”。
1932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了傀儡政權偽滿洲國。當時的偽滿洲國管轄區域包括遼、吉、黑、熱4省和東蒙地區。為了加強對東蒙地區這一蒙古人聚居區的有效統治,1932年偽滿洲國建立後,日本侵略者就在王爺廟設置興安省,領興安南、興安北、興安東3個分省(後增設興安西分省)。是年,興安鎮改稱王爺廟街。 [37] 
1934年10月,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國東北實行了劃小省份、分而治之的策略,先後將遼、吉、黑、熱及東蒙地區劃分成14省。 [37] 
1934年12月,興安一省變4省,即撤消興安省,把四個分省直稱為省。興安南省下轄哲里木盟科爾沁六旗和扎賚特旗,省公署初設於鄭家屯,1935年遷至王爺廟。 [37] 
1935年,興安南省公署由鄭家屯遷至王爺廟街。1943年,在王爺廟街設興安總省。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2月15日,在王爺廟街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和興安盟政府,4月,以上兩府撤銷。同月,成立王爺廟街公署,歸西科前旗領導。28日,在王爺廟街成立興安省政府和興安盟政府。8月,王爺廟街公署改為王爺廟街政府,直隸於興安盟政府。
1941年興安東、西、南三省合併成立了興安總省,總省駐地為王爺廟,王爺廟成為日偽統治的中心。 [37] 
1947年5月1日,在王爺廟街成立內蒙古自治政府,25日,撤銷興安省政府。11月28日,王爺廟街改稱“烏蘭浩特”(蒙語,漢語意思為紅色的城市),並升格為市。
解放後,1949年12月,內蒙古自治政府由烏蘭浩特市遷往張家口。
1953年2月1日,在本市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5月10日,政務院決定將烏蘭浩特市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具體領導工作交由東部區行政公署負責。
1954年4月30日,東部區行政公署撤銷,本市由自治區直轄改隸屬於呼倫貝爾盟。
1958年8月20日,內蒙古黨委批覆烏蘭浩特市與科爾沁右翼前旗(以下簡稱科右前旗)合併,對外仍稱烏蘭浩特市。
1964年7月20日改為烏蘭浩特(鎮級),隸屬科右前旗。1969年8月,烏蘭浩特隨科右前旗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1979年8月隨科右前旗劃回內蒙古呼倫貝爾盟。
1980年7月26日,國務院批准恢復興安盟和烏蘭浩特市建置,興安盟行署駐烏蘭浩特市。 [3] 

烏蘭浩特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初,烏蘭浩特市現有土地總面積2353.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36平方公里,下轄4個建制鎮和9個街道辦事處,分別為:烏蘭哈達鎮葛根廟鎮義勒力特鎮太本站鎮興安街道和平街道勝利街道都林街道愛國街道鐵西街道五一街道城郊街道新城街道 [4] 

烏蘭浩特地理環境

烏蘭浩特位置境域

烏蘭浩特市的地理座標為北緯45°22′—46°18′,東經121°51′—122°20′之間,西南鄰吉林省洮南市,其餘方位均與科爾沁右翼前旗接壤。 [5]  全市土地總面積2353.5平方公里。 [29] 

烏蘭浩特地理特徵

烏蘭浩特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為山地,南部為沖積平原。 [33] 

烏蘭浩特氣候特徵

烏蘭浩特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温的年較差和日較差都較大。平均海拔263.6米,年均氣温5℃,年均降水量442.6毫米,年均日照2875.8小時,無霜期139天。 [33] 
北部為山地,南部為沖積平原,東、西、南三面環水,平均海拔263.6米,屬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温5.0℃,年均降水量442.6毫米,年均日照2875.8小時,無霜期134天。 [6] 

烏蘭浩特主要河流

洮兒河,發源於興安盟阿爾山市白狼鎮九道溝,是嫩江右岸最大的支流,縱貫烏蘭浩特市南北,是紅城人民的“母親河”。全長595公里,縣域境內長度76.93公里,流域面積596.61平方公里,由義勒力特鎮東白音嘎查入境,從葛根廟鎮浩特營子嘎查出境,途徑4個鎮、2個辦事處共26個嘎查村。 [35] 

烏蘭浩特自然資源

烏蘭浩特土地資源

烏蘭浩特市有耕地27萬畝,其中水田10萬畝,綠色無公害水稻種植面積3.5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萬畝。工業用地充足,有自治區重點扶持的全區20個開發區之一——烏蘭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區總規劃面積21.24平方公里。 [7] 

烏蘭浩特水資源

烏蘭浩特市及所在盟內水域面積5萬公頃,大小河流200多條,水資源總量50億立方米,其中,地上水資源31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19.8億立方米,總量位居全區第二位。烏蘭浩特地區水資源總量為9.4億立方米,境內有洮兒河、歸流河,洮兒河上游的察爾森水庫蓄水量為13.6億立方米,年均蓄水量4.2億立方米。 [8] 

烏蘭浩特礦產資源

境內瑩石,建築用砂石,砂質粘土,建築用岩石分佈廣泛,儲量十分可觀。有銅、鐵、鉛、鋅、大理石等多種礦藏,其中銅產量居自治區第二位。 [7] 

烏蘭浩特生物資源

林區和山區多產木耳、蘑菇、猴頭、蕨菜等多種經濟價值較高的山珍,有沙蔘、黨蔘、桔梗、防風等多種中草藥材,並有飛龍、白天鵝、山雞、鹿、犴、熊、狍子、黃羊等珍禽異獸。野生動物有70餘種,珍稀動物20餘種。常見的有馬鹿、黑熊、狍子、猞猁、水賴、雪兔、飛龍、松雞、烏雞等。水生動物主要有冷水魚,狗魚、雙咀魚等。常見植物有269種,象山杏、榛子、刺莓果、蕨菜、蘑菇、黃花等,蕨菜年產達2000噸,質量高、口感好,深為日本、韓國所喜愛,每年大量出口。中草藥資源也十分豐富,有地榆、土三七、黃芪、蒼朮、白芍、桔梗、苦蔘等。觀賞植物有梅花、赤芍、石竹、杜鵑花、野山菊、冬青花、金星梅、銀星梅。

烏蘭浩特人口民族

烏蘭浩特人口結構

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底,烏蘭浩特常住人口為327081,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914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35669人,增長12.2%。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64064人,佔50.16%;女性人口163017人,佔49.84%。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1.23下降為100.64。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41862人,佔12.80%;15-64歲人口為262912人,佔80.38%;65歲及以上人口為22307人,佔6.8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比重下降6.80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4.57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23個百分點。 [9] 
2016年,烏蘭浩特市户籍總人口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萬人。其中城鎮居民人口25萬人。户籍人口出生率 9.74‰,人口死亡率 4.80‰,人口自然增長率4.94‰。遷入0.5萬人。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烏蘭浩特常住人口為356035人。 [27] 
2021年,烏蘭浩特市總人口36萬,其中少數民族人口13.7萬人,佔38%,蒙、漢、滿、回、朝鮮等19個民族生活在這個大家庭這裏,是典型的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城市。 [36] 
截至2022年1月,總人口321654人,其中農業人口8.5萬人,蒙古族佔總人口的32%。 [33] 

烏蘭浩特民族組成

烏蘭浩特市是一個以蒙古族為自治民族,漢族為多數的民族聚居的縣級市。由17個民族組成,少數民族常住人口125183人,佔烏市總人口的38.9%,城市少數民族年流動人口1.8萬餘人。人口過百人的少數民族有6個,分別為蒙古族、回族、滿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錫伯族。

烏蘭浩特衞生醫療

截至2022年7月,烏蘭浩特市已累計接種新冠疫苗834397劑次,60歲以上老年人第一針累計接種50400人,第二針累計接種48947人。 [32] 

烏蘭浩特經濟概況

烏蘭浩特綜述

烏蘭浩特 烏蘭浩特
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76.5億元,增長7.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3億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2.9億元,增長4.2%;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3310元、17002元,增長7%、11.5%。 [2] 
2020年,烏蘭浩特地區生產總值為1771385萬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0.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8844萬元,比上年增長1.8%;第二產業增加值702168萬元,比上年增長2.2%;第三產業增加值920373萬元,比上年下降0.4%。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4%,比上年增長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9.6%,比上年下降0.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0%,與上年持平。 [28] 

烏蘭浩特農業

2012年烏蘭浩特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達621630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73390畝。烏蘭浩特糧食作物總產量達225007噸,與上年同期持平。
2012年完成退耕還林荒山造林3000畝,義務植樹5500畝,“四旁”植樹4000畝,鞏固退耕還林補植補造2.5萬畝(數據提供:市林業局)。
2012年烏蘭浩特家畜存欄總頭數為278259頭(只) ,比上年增加9556頭(只),增長3.6%,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欄249583(只),比上年增長6.6%,其中大牲畜存欄53339頭,比上年增長0.3%。羊存欄196244只,比上年增長8.5%。2012年肉類產量達12349噸,2012年牛奶產量達116348噸。 [10] 
2019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746025畝,糧食作物總產量達301000噸,比2018年增長3.5%。2019年末,農牧業機械總動力313360千瓦,各種拖拉機9111台。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5243噸,比2018年下降7.96%;農村用電量4845萬千瓦小時,比2018年增長12.99%。 [31] 
2020年1月2日,烏蘭浩特市入選全國第四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市、區)名單。 [11] 

烏蘭浩特工業

2012年烏蘭浩特完成工業增加值520364萬元,比上年增長14.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482709萬元,比上年增長15.1%;產品銷售率達89.56%,比上年下降2.79個百分點。
2012年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05236萬元,比上年增長18.3%。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24.0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4%;房屋建築竣工面積88.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72.6%。 [10] 
2019年完成工業增加值574712萬元,比2018年增長11.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工業總體產銷銜接趨好,產品銷售率達99.2%,比2018年減少0.9個百分點。 [31] 

烏蘭浩特商業

2012年烏蘭浩特消費品零售額為780084萬元,比上年增長12.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8%。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消費品零售額為697574萬元,比上年增長11.1%;住宿和餐飲業消費品零售額為82510萬元,比上年增長21.8%。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為332134萬元,比上年增長11.2%。
2012年末各項存款餘額1667824萬元,比上年增長5.7%;各項貸款餘額870853萬元,比上年增長21.6%;儲蓄存款餘額874669萬元,比上年增長6.8%;人均儲蓄存款餘額27296元,比上年增長6.2%(數據提供:盟人民銀行)。
截至2012年末,烏蘭浩特已有開展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16户,2012年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70920萬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7366萬元;人身險保費收入43554萬元。2012年保險業各類賠款與給付支出12842萬元,其中:財產險賠款及給付支出7934萬元;人身險賠款及給付支出4908萬元。 [10] 

烏蘭浩特畜牧業

2019年,全市家畜存欄總頭數為362406頭(只),比2018年減少1399頭(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欄343616(只),其中大牲畜存欄29903頭,羊存欄313713只。全年肉類產量達15017噸,全年牛奶產量達108602噸。 [31] 

烏蘭浩特林業

2019年,完成義務植樹3000畝,“四旁”植樹10萬株,三北防護林造林4000畝,完成經濟林5000畝,重點區域綠化完成3000畝。 [31] 

烏蘭浩特水利

有效灌溉面積達到31.67千公頃,其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積31.39千公頃,林地有效灌溉面積0.28千公頃。2019年,節水灌溉面積達22.49千公頃。 [31] 

烏蘭浩特建築業

2019年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35584萬元,比上年增長11.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09.6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5.9%;房屋建築竣工面積55.28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9.1%。 [31] 

烏蘭浩特旅遊業

2019年接待遊客326萬人次,比2018年增長23%。實現旅遊收入29.3億元,增長21%。 [31] 

烏蘭浩特社會事業

烏蘭浩特教育

2012年,烏蘭浩特普通中學在校生25344人,比上年增長1.1%。初中升學率89.6%。中等職業在校生11428人,比上年下降23.0%,小學在校生19562人,比上年增長2.4%,小學升學率100.0%。學齡兒童入學率100.0%。烏蘭浩特共有幼兒園及學前班96所,在園幼兒7550人,其中教辦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056人。 [10] 
知名學校有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烏蘭浩特第一中學。 [12] 

烏蘭浩特科技

2012年,烏蘭浩特科技經費支出1859萬元,年內烏蘭浩特舉辦各類實用技術培訓班263期,培訓農牧民2萬人次,培訓實用技術12項。2012年共申報專利技術6項,專利實施產值1600萬元,發展技術貿易機構1家,技術貿易交易額160萬元。2012年共推廣區級重點技術10項,推廣盟級實用技術20項。 [10] 

烏蘭浩特文化

2012年末烏蘭浩特共有歌舞團1個,文工團1個,擁有羣眾藝術館1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3個,文物站2個,歷史文化舊址6個;烏蘭浩特公共圖書館2個,藏書11萬冊,借閲人次16.5萬人次。年末烏蘭浩特有調頻轉播發射台1座,調頻發射機5部,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5.15%;電視轉播發射台2座,電視發射機7部,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5.62%。 [10] 

烏蘭浩特醫療

2012年,烏蘭浩特擁有衞生機構276個,其中:基層醫療衞生機構252個;各類醫院12個;衞生院7個。衞生機構牀位數2291張,衞生技術人員3259人。 [10] 

烏蘭浩特體育

2012年,烏蘭浩特舉辦綜合運動會1次,舉辦單項比賽20次,舉辦全民健身活動1次,參加活動人數10000人次。在校學生體育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的有3.8萬人,佔應達標學生的92.7%。 [10] 
2017年8月13日上午,2017中國•烏蘭浩特半程馬拉松賽在義勒力特鎮舉行。 [40] 

烏蘭浩特社保

2012年末烏蘭浩特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0336人,比上年末增長4.6%,其中:參保職工為35532人;離退休人員為14804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5993人,其中:參保職工為45957人,其中,離退休人員參保人數為10913人;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130036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134人,與上年末持平。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為19876人,比上年末增長0.8%。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為36514人,比上年末增長3.7%。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75145個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9.39%(按常住人口計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出2665.74萬元,受益49597人(次)。烏蘭浩特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為21085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民為10156人。年末烏蘭浩特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擁有牀位600張,年末在院人數510人。 [10] 

烏蘭浩特交通運輸

公路
111國道、302國道以及新建的省際大通道貫穿市區,省道203線烏蘭浩特至阿爾山一級公路正式通車運營 [13]  ,烏蘭浩特至琿春高速公路已通車 [14]  。全市所有嘎查村中,80%以上已通油路。 [15] 
鐵路
鐵路方面與北京、呼和浩特、哈爾濱、長春、大連等大中城市均有直達列車。白阿鐵路改造和錫烏鐵路工程即將開工建設,阿爾山至蒙古喬巴山鐵路已列入國家鐵路網建設規劃,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規劃的歐亞大陸橋之一。同時,烏蘭浩特至江橋、白音胡碩至烏蘭浩特鐵路也在規劃建設之中,將逐步形成較為完善的鐵路網絡。 [15] 
航空
烏蘭浩特機場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呼和浩特、哈爾濱等17條國內航線,地空聯動的立體交通網絡比較發達。 [33] 
烏蘭浩特機場建設標準為4C級,可起降波音737等大中型客機。現已開通了至呼和浩特和北京航班,與烏蘭浩特市毗鄰的阿爾山機場正在建設。屆時,將形成烏蘭浩特及所在盟內有兩個機場的航空運輸優勢。 [15] 

烏蘭浩特歷史文化

烏蘭浩特民俗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質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蒙語的意思是娛樂或遊戲。“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讚賞的射箭,有爭強鬥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大會召開前,男女老少乘車騎馬,穿着節日的盛裝,不顧路途遙遠,都來參加比賽和參觀。大會第一項一般是摔跤比賽,摔跤手腳登高筒馬靴,下身穿寬大的綢緞摔跤褲,上身穿“昭得格”(一種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頸上圍有五彩繽紛的飾物“江戈”,仿古代騎士跨着大步,繞場一週。賽馬也是大會上重要的活動之一。比賽開始,騎手們一字排開,個個扎着彩色腰帶,頭纏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賽馬的起點和終點插着各種鮮豔的彩旗,只等號角長鳴,騎手們便紛紛飛身上鞍,揚鞭策馬,一時紅巾飛舞,如箭矢齊發。先到達終點者,成為草原上最受人讚譽的健兒。射箭比賽也吸引着眾多牧民。技藝高超者可百發百中,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那達慕”大會又是農牧物資交易會。除了工業和農副產品外,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如牛羊肉及其燻乾製品、奶酪、奶幹、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16] 
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大會
馬頭琴,是中國蒙古族民間拉絃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製,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迴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絃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烏蘭浩特語言

吉祥三寶的蒙語 吉祥三寶的蒙語
烏蘭浩特的蒙古語屬於內蒙古方言的東部土話-科爾沁土語,屬於黏着語。摻雜漢語藉詞,與標準的察哈爾蒙語有語音差異。 [17] 
當地漢語屬於東北官話嫩克片,與周邊基本沒有語音差異。

烏蘭浩特地方美食

東北蘸醬菜是指用黃瓜、生菜、水蘿蔔作食材,配以尖椒、蒜、小葱等配料製作而出的一道菜。
鍋包肉
鍋包肉(5張)
酸菜一般指東北酸菜,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地也都有醃製酸菜的傳統。
粘豆包
粘豆包是一種源於漢族的豆沙包類食物。漢族人傳統上喜歡粘性的食品,有利於在寒冷的天氣里長時間地進行户外活動,如狩獵等。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開始的時候製作,然後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過冬。
鍋包肉
鍋包肉是著名的東北菜,一般菜餚都講究色、香、味、型,惟此菜還要加個“聲”,即咀嚼時,應發出類似吃苞米花時的那種聲音。
烤全羊
草原奶茶
草原奶茶(8張)
烤全羊(Roast Whole Lamb)是內蒙古自治區少數民族,尤其是蒙古族人民膳食的一種傳統地方風味肉製品,一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是該民族千百年來遊牧生活中形成的傳統佳餚,是新疆少數民族招待外賓和貴客的傳統名餚,也是當下中原人非常喜食的肉製品了。
草原奶茶
蒙古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北方民族做的奶茶統稱草原奶茶。草原奶茶是所有奶茶的鼻祖,用磚茶混合鮮奶加鹽熬製而成。
蒙古奶茶
磚茶是牧民不可缺少的飲品,喝由磚茶煮成的鹹奶茶,是蒙古族人們的傳統飲茶習俗。
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是一道東北黑龍江漢族特色菜餚。亦是黑龍江傳統的四大燉菜之一。小雞燉蘑菇的來歷也很有東北白山黑土的生活氣息。

烏蘭浩特主要景點

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
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坐落在內蒙古自治區誕生地——烏蘭浩特市,是為紀念內蒙古自治區成立六十週年而興建的,是新中國成立後少數民族地區興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區域自治的紀念性展館,也是內蒙古第一座民族解放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地區民族解放歷程的紀念性展館。
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
內蒙古民族解放紀念館(7張)
內蒙古著名礦泉療養地。在大興安嶺中段西麓,蒙古語“阿爾山”意為“聖水”。中國最大的放射性氡羣泉。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前旗西北部、大興安嶺的崇山峻嶺之中。分佈在長500米,寬70米的地帶上。共有大小温泉42個。分佈在南北長500米、東西寬70多米的範圍內。分冷泉、温泉、泉、高温泉4種,泉水最低温度1.5℃,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以及氯、鎂、硫、硅等10幾種元素。
科爾沁草原
科爾沁草原(3張)
成吉思汗廟坐落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罕山之巔,始建成於1940年,這座融漢、蒙、藏三個民族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廟宇,從正面看是“山”字形。正殿當中有16根粗大的紅漆明柱,四周繪有反映成吉思汗業績的精美圖案,中央為2.8米高的成吉思汗銅像;兩偏殿陳列有元代的兵器,服裝,瓷器等複製品,山門到正殿有寬10米、長158米用花崗岩砌成的81級台階。成吉思汗廟融蒙、漢 、藏三個民族的建築風格於一體, 採取古代漢族建築中慣用的中軸對稱佈局手法,建築主體圓頂方身,綠帽白牆,具有典型的蒙、藏建築特色。
位於內蒙古東部,在松遼平原西北端,包括整個興安盟和通遼市的一部分地方。科爾沁草原北與錫林郭勒草原相接,東鄰呼倫貝爾草原,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在科爾沁草原上已有大青溝、汗山、科爾沁草原濕地自然保護區等國家和地區保護區。
發源於阿爾山開發區境內的哈拉哈河流經達爾濱湖、杜鵑湖,它還彙集了蘇呼河和古爾班河等支流,幹流由東向西經伊爾施流入蒙古國,屬額爾古納河水系。河長399公里,在阿爾山開發區內134.5公里最優美,河牀寬40~200米,平均流量22.23/秒,年徑流量4.3億。
玫瑰峯位於阿爾山市區25公里處,由十幾座花崗岩山石組成,阿爾山玫瑰峯這種石林地貌和“巖臼”現象只有在大興安嶺克什克騰等少數地方發現,對地質研究意義重大。
位於城區北側罕山上,初建於1980年,原名北山公園,1987年大規模修建,改名為罕山公園,後又更名為成吉思汗公園,佔地面積60公頃。
民俗風光旅遊村
位於南部,距市區4公里。河邊闢有的釣魚池、篝火晚會場地也於2004年春先後投入使用。民俗風光旅遊村已成為集民俗、觀光、娛樂、餐飲、休閒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區。
森林公園
位於罕山北側的成吉思汗廟景區內歸流河、洮爾河分別從西、東兩側流過,佔地面積267.7公頃。森林公園地處城鄉結合部,交通便利,市區通往飛機場的公路緊臨公園東側穿過。
“五一”廣場
位於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東側,原稱“人民廣場”。1947年5月1日,慶祝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的盛大閲兵式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羣眾集會在此舉行。此廣場是烏蘭浩特市舉行政治、文化和體育等各種大型集會的場所。
葛根廟身邊蓮花圖廟,清高宗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賜蓮花圖廟名為“梵通寺”。清嘉慶元年(1796年)由哲里木盟十旗王公籌集資金,動工為葛根廟修建梵通寺、宏濟寺、廣覺寺,四座大殿於嘉慶三年(1798年)七月十二日正式落成後又建慧通寺。
源於清代內蒙古哲里木盟科爾沁右翼前期扎薩克圖郡王家族世代供奉的藏傳佛教寺廟。1691年,扎薩克圖旗第三代郡王鄂齊爾在現市區內修建家廟,因蒙旗扎薩克郡王俗稱王爺,其供奉的家廟也隨之俗稱“王爺廟”。該廟原坐落於本市普慧街與育才路交匯的西北側。
五一會址
五一會址位於烏蘭浩特市五一北路,是一座青磚建造的廳堂。五一會址因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這裏召開並宣告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在此成立而得名。
烏蘭夫辦公舊址位於烏蘭浩特市興安北路東側,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烏蘭夫同志的辦公舊址,現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按計生年度計算,全年出生人口3071人,人口出生率9.74‰,人口死亡率4.80‰,人口自然增長率4.94‰。年末全市户籍總人口321581人(數據提供:市衞計局、市公安局)。

烏蘭浩特城市榮譽

2017年4月,烏蘭浩特市獲批成為第二批國家“城市雙修”試點城市。 [34]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佈為第一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 [18] 
2019年9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19] 
2019年11月14日,烏蘭浩特被生態環境部評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20] 
2020年5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全生態百優榜。 [21] 
2020年10月,獲評全國雙擁模範城。 [22] 
2020年11月17日,烏蘭浩特市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稱號。 [38] 
2020年11月20日,烏蘭浩特市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39] 
2020年12月,被授予“內蒙古自治區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 [23] 
2021年1月,入選2018-2020週期國家衞生城市(區)名單。 [24] 
2021年1月18日,被國家衞生健康委命名為“2018-2020年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25] 
2021年1月28日,入選“2021—2023年創建週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 [26] 
2021年9月,入選“2021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3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