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藥子

鎖定
烏藥子,中藥名。為樟科山胡椒屬植物烏藥Lindera aggregata (Sims.)Kosterm.的果實。植物烏藥,分佈於中國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西、四川等地。具有散寒回陽,温中和胃之功效。主治陰毒傷寒,寒性吐瀉,疝氣腹痛。
中文學名
烏藥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毛茛目
樟科
山胡椒屬
烏藥
採收時間
10月
用    量
內服:煎湯,3-10g

烏藥子入藥部位

果實。

烏藥子性味

味辛,性温。

烏藥子歸經

入脾、腎經。

烏藥子功效

散寒回陽,温中和胃。

烏藥子主治

陰毒傷寒,寒性吐瀉,疝氣腹痛。

烏藥子相關配伍

治陰毒傷寒,烏藥子一合,炒令黑煙起,投於水中,煎取三五沸,服一大盞,候汗出回陽,立瘥。(《斗門方》)

烏藥子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

烏藥子採集加工

10月採收,除去雜質,曬乾。

烏藥子形態特徵

植物烏藥,別名獨腳樟。為常綠灌木,高達4-5米。根木質,膨大粗壯,略成連珠狀。樹皮灰綠色。幼枝密生鏽色毛,老時幾無毛;葉互生,革質;葉柄長5-10毫米,有毛;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3-7.5釐米,寬1.5-4釐米,先端長漸尖或短尾狀,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全緣,上面有光澤,僅中脈有毛,下面生灰白色柔毛,三出脈,中脈直達葉尖。花單性,異株;傘形花序腋生,總花梗極短;花被片6,黃綠色;雄花有雄蕊9,3輪,花葯2室,內向瓣裂。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柱頭頭狀。核果橢圓形或圓形,長0.6-1釐米,直徑4-7毫米,熟時紫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烏藥子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緣以及山麓、曠野等地。分佈於中國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西、四川等地。

烏藥子相關論述

《湖南藥物志》:“治吐瀉,疝氣,蚘蟲,瘡毒。”
[1-2]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 .《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