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石鎮

(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轄鎮)

鎖定
烏石鎮,隸屬於廣東湛江雷州市,地處雷州半島西南部,東鄰龍門鎮,南接覃鬥鎮雷州鹽場,西臨北部灣,北靠北和鎮 [2]  行政區域面積126.9平方千米, [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烏石鎮常住人口為61791人。 [5] 
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1996年,房參鎮併入烏石鎮。 [2]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烏石鎮轄3個社區、25個行政村; [4]  鎮人民政府駐鎮海街。 [2] 
2019年,烏石鎮有工業企業30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3] 
中文名
烏石鎮
行政區劃代碼
440882115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
地理位置
雷州半島西南部
面    積
126.9 km²
下轄地區
3個社區、2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鎮海街
電話區號
0759
郵政編碼
524255
氣候條件
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61791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車牌代碼
粵G

烏石鎮歷史沿革

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正式使用烏石港之名。
民國元年(1912年),建立烏石鎮公所。
1953年,設立烏石鎮。
1954年,為海康縣第十二區。
1957年,改為烏石鄉。
1958年,改稱烏石鎮。
1961年,再改為烏石區。
1963年,改設烏石公社。
1964年,改稱烏石鎮。
1968年,改稱烏石公社。
1983年,再改為烏石鎮。
1996年,房參鎮併入烏石鎮。 [2] 

烏石鎮行政區劃

烏石鎮區劃沿革

1961年,烏石區轄烏石、覃鬥、英楠、潭板、嘉山5個公社。
截至2011年末,轄鎮海、鎮江2個居民委員會;鎮南、鎮西2個漁業村居民委員會;譚朗、豐南、嶺下、文堂、陳宅、三教、新溝、伴侶、泗寮、湖仔、房參、那毛、鋪仔、向黨、潭板、那澳、塘東、烏石村、嶺峯、潭元、那靈、平步、港彩23個村民委員會。 [2] 

烏石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烏石鎮轄3個社區、25個行政村:鎮江社區、鎮海社區、陳宅村、鋪仔村、湖仔村、泗寮村、豐南村、潭元村、房參村、嶺峯村、平步村、烏石村、文堂村、嶺下村、新溝村、那靈村、伴侶村、那澳村、塘東村、向黨村、潭板村、潭朗村、三教村、那毛村、港彩村、鎮南漁業村、鎮西漁業村、廣東省雷州鹽場社區; [4]  鎮人民政府駐鎮海街。 [2] 

烏石鎮地理環境

烏石鎮位置境域

烏石鎮地處雷州半島西南部,東鄰龍門鎮,南接覃鬥鎮雷州鹽場,西臨北部灣,北靠北和鎮 [2]  行政區域面積126.9平方千米。 [3] 

烏石鎮地形地貌

烏石鎮地形大部分屬平緩台地,地勢東高西低。 [2] 

烏石鎮水文

烏石鎮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降雨量1110毫米,春冬雨水少,屬乾旱區。年最大降雨量1706.4毫米(8月),最小雨量843毫米(10月)。年平均氣温23.6℃,最高氣温34.8℃(5月),最低氣温7.4℃(1月)。主導風向是東北風,冬季吹東北風,夏季多為東風、東南風,酷夏天氣日夜刮西南風。 [2] 

烏石鎮自然災害

烏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颱風、滑坡和乾旱等,2007年遭遇20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 [2] 

烏石鎮自然資源

2011年,烏石鎮有耕地面積71758.5畝,園地424.5畝,林地30231畝。 [2] 

烏石鎮人口

截至2011年,烏石鎮轄區總人口近9萬。人口以漢族為主。 [2] 
截至2017年末,烏石鎮常住人口為89208人。 [1] 
截至2019年末,烏石鎮户籍人口為94299人。 [3] 
根據雷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烏石鎮常住人口為61791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4.68%。 [5] 

烏石鎮經濟

烏石鎮綜述

2011年,農業總產值5.3億元,比上年增長7.6%。農民人均純收入4142元,比上年增長10.8%。 [2] 
2019年,烏石鎮有工業企業30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3] 

烏石鎮農業

2011年,烏石鎮轄區內有中、大型漁船620艘,是周邊地區漁船作業補給的重要漁港。對蝦養殖面積9200多畝,扇貝養殖面積7000多畝(佔用海面8.4萬畝),種苗孵化場18家。 [2] 

烏石鎮工業

2011年,烏石鎮工業初步形成以有水產品冷凍加工廠、冰廠為主的工業體系。其他水產品加工小企業將近46家,以加工馬鮫魚和扇貝為主;工業總產值3.3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其中水產品加工總產值達2.5億,比上年增長29.1%。 [2] 

烏石鎮郵政業

2011年,烏石鎮郵政業務收入760.4萬元。 [2] 

烏石鎮社會事業

烏石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烏石鎮有完全中學1所,專任教師177人;小學30所,在校生5892人,教職工438人,幼兒園28所,教職工226人。 [2] 
烏石鎮境內學校

烏石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烏石鎮有省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技術要就中心2家,各類科技人才26人,承擔省級高新技術產品8個。 [2] 

烏石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烏石鎮有鎮文化中心1個,藏書20214冊;村文化活動中心27個,省特級文化站1個,文藝社團5個。省級非遺項目1個。 [2] 
烏石文化站 烏石文化站
2011年末,烏石鎮有公共籃球場72個,足球場10個,體育館1個,羣眾體育組織3個,省級體育先進社區1個。 [2] 

烏石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烏石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40個,其中鎮衞生院1所,社區衞生服務站6個,村衞生站33個。專業衞生人員187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6%。 [2]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烏石醫院(雷州市第四人民醫院)

烏石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烏石鎮有郵政網點1個,徵訂報紙0.21萬份,期刊0.37萬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6萬户;移動電話4.1萬户;互聯網用户0.3萬户。 [2] 

烏石鎮基礎設施

  • 水利工程
2011年,烏石鎮有鑽打灌溉水井78眼,鋪設灌溉管網114千米。投人資金1104萬元,維修加固水庫、海堤等水利設施,確保了農田的正常灌溉用水。 [2] 
  • 給排水
2011年末,烏石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 [2] 
  • 供電
2011年末,烏石鎮鎮區有110千伏變電站1座。 [2] 
雷州市烏石水利水電管理所 雷州市烏石水利水電管理所
  • 燃氣
2011年末,烏石鎮鎮區有燃氣企業1個,燃氣銷售網點2個,燃氣普及率為71%。 [2]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烏石鎮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1平方米,主要道路綠化普及率95%。 [2] 

烏石鎮交通運輸

2011年末,烏石鎮境內有290省道,瀋海高速湛徐段的龍門出口到烏石鎮僅30千米。環雷州半島一級公路(在建);鎮區道路總長12.63千米,主要有烏石大道、鎮海街、長廊路、邊防路、北拳海灘路。鎮區已開公交、交通線路3條。 [2] 

烏石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烏石鎮因鎮西有烏石港而得名。 [2] 
烏石港
  • 文物古蹟
烏石鎮文物古蹟有烏石法令宮、天后宮等。 [2] 

烏石鎮風景名勝

烏石鎮有烏石北拳沙灘的天成台度假村,天成台度假村三面環海。有怪石烏黑嶙峋的東圖角,柱陣式火山石羣遍佈的火山錐房參嶺。 [2]  天成台度假村總佔地面積600多畝, 沿海沙灘長達70多千米。度假村周圍有地下熱水,温泉水中含硫化物、鈣化物等礦物質,水温平均為45℃。海水一年四季的温差很小(在20℃—29℃之間),是一個適合全年性游泳的海濱浴場。度假村附近海底繁殖着大量五顏六色的珊瑚礁羣。

烏石鎮地方特產

烏石鎮特產有“甜糟”“酒娘”“糯米粽”“八寶飯”等。 [2] 

烏石鎮著名人物

烏石二(1765~1810年),原名麥有金,海康縣烏石鎮烏石村人。排行第二,故人們都叫他“烏石二”。
乾隆末年,他忍受不了豪門官府的欺壓,與胞兄烏石大(麥有貴),弟烏石三(麥有芝)聚眾起義,為窮苦老百姓打抱不平,贏得了人們的同情和支持。 此後,部眾也就越來越多了。當時,烏石二擁有的船隻已多至二三百艘,人數也有七八千人,常在北部灣一帶活動,統治階級也聞“烏”色變。嘉慶年間,烏石二曾接受過安南國“寧海將軍”的封號,並協助過安南王阮光平攻打農耐國。嘉慶十年(1805年),烏石二、鄭一等船邦同廣東提督孫全謀在雷州海面激戰,清水師受挫,孫全謀因戰敗降職,兩廣總督那彥成被削職發落到伊犁。
江升貴 (生卒不詳) ,歷史上溯到烏石二起義後,因烏石三面環海,背靠房參嶺高地,軍事戰略位置重要,清政府在烏石港駐下重兵,加上烏石海鹽業發達,烏石港從此人口急劇增長,商貿興旺,港口繁榮。民國初期,成為海康縣除縣城外唯一的建制鎮。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軍隊經常派戰機轟炸烏石港,死傷600多人。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美國盟軍軍艦開赴北部灣,準備從雷州半島烏石登陸進攻日軍軍事設施。時下在廣西北海鎮“致遠行”商行經商的海康縣烏石鎮商人江升貴應邀請,前往美軍停泊北部灣的戰艦商議作戰計劃。艦上,美軍方提出從北部灣海上強攻烏石日軍軍事設施一攬子戰略計劃。這一行動計劃卻遭到江老闆的否定,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設想。次日夜裏,江升貴隨同美國海軍指揮官登上運輸機,引航飛臨雷州半島上空直奔其家鄉烏石鎮附近的北和鎮丁郭嶺。早已收到情報的鄧汝模部隊與地方民團在預設的空投地點燃起火堆作空投接收信號。不多時,北和鎮丁郭嶺上空傳來“嗚嗚嗚”的飛機聲,一架盟軍戰機窗門口有一個不停搖晃着白旗的人,他正是江升貴。但見一個個繫着軍事物資的降落傘在夜空中徐徐降落,飄向火堆處。抗日部隊與民兵獲取大批軍事武器,為抗日鬥爭奠定勝利的基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