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氈帽

鎖定
烏氈帽,是紹興獨特的民間常用帽。內外烏黑,圓頂,卷邊,前段呈現畚斗形,冬經風雨夏遮陽,除酷暑炎日,四季可用。其製作精細,牢固耐磨,厚實硬邦,濕之即幹,經濟實惠,為農民及各種工匠所樂於購用。烏氈帽以厚薄均勻、手感鬆軟、質地堅挺為上品 [1] 
中文名
烏氈帽
外文名
Dark Felt Cap
起源國家
中國
流行地區
浙江紹興

烏氈帽起源發展

烏氈帽的起始已無法考證 [2]  ,但它歷史悠久。蕭山博物館館藏的西晉青瓷武士俑頭戴的尖頂帽,翻蓋卷沿,後有繫帶,形似紹興的烏氈帽。雖然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武士俑戴的就是烏氈帽,但是從出土的武士俑中可以看出當時已經有了烏氈帽的雛形。明代紹興人張岱在《夜航船》中説:“荀始制帽,舜制帽冠……秦漢始效羌人制為氈帽。” 由此看來,至少在明代紹興已出現烏氈帽 [3]  。在《快園道古》中記載:會稽人曾石卿作《夜鶯兒》 “鵝黃蠶繭燕氈帽。”燕,古稱“玄烏”。説明烏氈帽至少在明朝就已經流行於紹興了。到了清後期,烏氈帽有了更快的發展。在紹興農村,除了仕、商、學、女人之外,幾乎人人都戴烏氈帽 [1]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紹興城區西營開設潘萬盛氈帽店,年產氈帽約2000頂,每頂價格銀圓一元二角。當時的店主廣收學徒,傳授技藝,方圓數百里的青壯漢子紛紛前往拜師學藝,許多村子還以此技藝為生 [2] 
1930年,一大批氈帽師傅進入“潘萬盛”,自此名聲漸盛 [3]  。1940年10月下旬,日寇侵入紹興,燒燬紹興城區大善寺至水澄橋一段店鋪房屋,“潘萬盛”亦遭其難。紹興城區在1940-1956年合作化前,還有設在偏門的“沈寶記”,設在馬務橋的“丁友記”,設在縣東門的“韓金記”等兼作坊的氈帽小店數家。
1956年,紹興城區潘萬盛合作小組成立,1957年轉為合作社,年產2000-4000頂烏氈帽,每頂4元左右,銷往寧波、舟山、定海、餘姚、金華、蕭山及紹興本地,城區曾出現排隊購買現象。20世紀60年代初,有關部門恢復潘萬盛氈帽作為“地方名牌產品”。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氈帽被黃軍帽替代,隨着時間的推移,戴氈帽之習俗漸淡。紹興僅有的兩家氈帽社相繼停止生產而轉他業。
隨着時代的發展,佩戴烏氈帽的人也越來越少,並且絕大多數烏氈帽是機器製作,手工製作的非常少,掌握烏氈帽製作技藝的紹興人也寥寥無幾 [3]  。1978年後,為滿足和適應遊客和老農的需要,只得從千里之遙的山東淄博進貨。

烏氈帽製作工藝

烏氈帽傳統工藝

製作一頂氈帽需要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一批大概6頂同時製作,要經過挑毛、脱脂、壓制成坯、染色等72道工序。製作氈帽的工具主要有:一長一短兩根竹條;竹簾一副;製作毛坯的帽模由兩部分組成:一個圓台型無底小盆和與之配套的形似饅頭狀的帽頂;拳頭大的鵝卵石,用於烏氈帽的定型、打磨與拋光;木柱;木板,用於清洗、揉搓毛坯;染缸 [3] 
製作烏氈帽的主要步驟如下:
挑選羊毛:選用太湖平原產的湖羊毛,剪羊毛時,羊毛不能被水打濕,否則在做羊毛氈時羊毛黏不到一起。
處理羊毛:剪下來的羊毛黏結成團,需要挑揀、 處理雜質,只留下白色的羊毛。用田泥除油、脱脂;再用彈棉花的弓將羊毛彈蓬鬆,最後用一長一短兩根竹條上下有節奏地來回打擊羊毛,直到羊毛鬆軟並富有彈性,同時還可將雜質和浮土去掉。
製作毛坯:將製作一頂烏氈帽的羊毛均勻鋪到竹蓆上,間隔一定距離再鋪一定量的羊毛,這樣一次可以製作6到8頂氈帽。在鋪好的羊毛上噴水,將蓬鬆的羊毛壓倒成毛坯。制毛坯是整個製作過程中 最關鍵的工序,毛坯既要薄厚均勻,又要壓實不松,否則做出來的氈帽鬆垮不厚實。
碾制毛坯:將壓實的圓形毛坯對摺,並用竹簾捲起、紮緊。兩人向一個方向同時用力碾壓裹着毛坯的竹簾。展開竹墊將氈帽的形狀大致捏出來,完成後再重複上面的碾壓工序,重複3次,直到毛氈變厚、變實,形成氈帽的基本形狀。接着再將帽子的兩層扯開成餃子狀。
揉搓毛坯:把做好的毛坯放在傾斜的木板上,澆上滾燙的開水揉搓,反覆沖洗除去其中的泥土和髒物,顏色逐漸由黃變白,同時將毛坯的兩層扯開。揉搓乾淨後,在太陽下暴曬晾乾。
毛坯定型:曬乾的毛坯用帽模定型,用竹板外加 鵝卵石等工具調整氈帽的外形,重複這個動作,直到氈帽成形。在太陽下暴曬晾乾。
染色:用野生植物花葉、果汁與皂磯製成黑色染料為氈帽染色,現在都是直接採購染料,用水煮的方 式給白坯的氈帽染色,煮到染料把氈帽全部染黑為止。
氈帽定型:把染好色的氈帽取出,用模具再次定型,繼續用竹板外加鵝卵石等工具敲打,調整氈帽的外形,直到烏氈帽成形為止。將成型的烏氈帽暴曬晾乾 [3] 

烏氈帽改良工藝

Q版烏氈帽對烏氈帽材質進行了改良,採用羊毛呢等材料,添加了LOGO、刺繡、珍珠等元素,顏色上突破了單一黑色的限制,設計出了紅、黃、橙、藍、灰色等多種顏色的烏氈帽,配上各種體現紹興文化元素的內襯 [4] 

烏氈帽文化特徵

  • 文化內涵
北方的氈帽多為白色,而紹興的氈帽則是黑色。烏氈帽的形成與紹興人自古尚黑的審美是分不開的。紹興古屬“於越”之地,在《鴻荒開封:〈穆天子傳〉原文新解》中將“於鵲”解注為烏鵲。紹興至今仍深受於越文化的影響。紹興氈帽之所以為黑色,除與紹興人尚黑分不開,還與紹興當地的風俗習慣不能分割,紹興人只有在喪事中會佩戴白帽,因此生活中非常忌諱佩戴白色的帽子 [3] 
在江南,烏氈帽不僅僅農民戴,漁民、船工、瓦匠等經常風裏來雨中去的下層人都戴,因此,烏氈帽一度時期是江南百姓的標誌之一 [5]  。在錢塘江流域的紹興一帶,烏氈帽是勞動人民的一個鮮明標誌 [6]  。舊時,紹興的男子(特別是在鄉村)不論老小都喜歡戴頂氈帽,因此,在他鄉異地氈帽便成了紹興人的一個重要標誌 [7]  。解放前,茅盾、葉聖陶等人與魯迅一樣都經常在自己的作品中用烏氈帽來代指這些處於生活底層的勞苦大眾 [5] 
  • 佩戴方法
烏氈帽有兩種佩戴方法: 一種是將邊緣捲起、前面攤成畚斗形,卷邊裏可以藏香煙、鈔票等小物件,非常方便實用。也可以不卷邊佩戴,這樣的佩戴方式更年輕化,常見於剛剛開始佩戴烏氈帽的人 [3] 

烏氈帽歷史價值

烏氈帽源自江南水鄉浙江紹興,是個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遺產。烏氈帽作為傳統的手工藝呈現了紹興的文化特質,同時是紹興人審美情趣的表達。作為“三烏文化”之一,它承載着紹興的文化底藴,是紹興發展的見證。作為一種紹興文化,它在紹興人心裏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同時,紹興作為旅遊城市,烏氈帽也是遊客瞭解紹興文化的途徑之一 [3]  [8] 

烏氈帽非遺傳承

2007年,紹興烏氈帽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類別:民俗 [9] 

烏氈帽軼事典故

關於烏氈帽的來歷,有一個美妙的傳説。有一個獵人進山狩獵,追捕一隻老虎至山洞,並把老虎打死,獵人發現虎穴裏有一塊“毛氈”。原來,老虎把平時拖吃豬、羊和其他野獸後剩下的毛壓墊的窩裏,久而久之,磨壓成像餅一樣的氈子。這個獵人把它帶回家洗乾淨,加工成盔甲模樣,待乾燥後往頭上一戴,頓時感到暖和舒適,甚是喜愛。消息傳開,大家紛紛仿製,便有了紹興烏氈帽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