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斯夫寶音

鎖定
烏斯夫寶音(1914~1978)蒙古族,昭烏達盟翁牛特旗人。著名“好來寶”藝人。
中文名
烏斯夫寶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蒙古族
出生日期
1914年
逝世日期
1978年
人物生平
1週歲時,母親病故,7歲始放牧、做雜工,17歲離開家鄉,到巴林右翼旗寶日勿蘇艾勒定居。其父納森巴圖是位民間藝人,烏斯夫寶音經其父手教口授,10來歲會拉胡琴,演唱“好來寶”,誦麻嘎他拉(詩)、依日樂(祝詞),他的天賦使他聞名於遠近屯落,凡辦喜事都請他唱頌歌、誦祝詞。後求教於喀喇沁右翼旗王府蒙古語説書藝人寶音伊博格勒,也曾拜過許多其他民間藝人為師,蒐集大量的蒙語書稿和民間故事,自編自演的《塔本昭恩高豪》(五個鈎)的好來寶,很受歡迎。
1945年巴林草原解放,烏斯夫寶音開始系統地學習蒙文,同時以演唱好來寶的形式宣傳黨的政策。1955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蒙古語説書訓練班,期間他以民間傳説為題材,編唱《薩日烏日嘎拉參薩查洪格爾巴特爾》(漢譯為《套月亮的聰明英雄》),又以揭發舊社會封建婚姻制度為題材編唱《嘎拉雄胡爾》(漢譯為《火海情》)受到好評,《嘎拉雄胡爾》於1957年由敖力格爾記錄整理、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82年獲內蒙古自治區文學創作二等獎。1958年,與詩人納·賽音朝克圖、説書藝人道日吉合編的《巴彥查干淖爾》(漢譯為《富饒的查干淖爾》)好來寶,被選為建國十週年內蒙古優秀詩歌集,又於1982年被內蒙古自治區評選為解放以來民間文學優秀作品二等獎。
1956年冬,烏斯夫寶音應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編輯部之邀,任文藝編輯,期間,他演唱革命鬥爭故事《巴彥濤海的鬥爭》、《渡哈屯河》等。1957年,為活躍邊疆地區文藝生活,主動要求調錫盟工作,在錫林浩特創辦錫盟第一個蒙語説書廳,並創作《孤獨的星辰》、《巴林漢烏拉山》、《我的話》、《火海中的兩朵花》等多篇好來寶。
1960年,他被評為全區文藝界先進工作者,出席自治區和全國勞模大會。
1973年任自治區説書培訓班教師。1978年,烏斯夫寶音病逝,終年65歲。 [1] 
參考資料
  • 1.    .  ..[引用日期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