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草(Carex meyeriana Kunth)是莎草科薹草屬稈叢生植物。烏拉草植株三稜形,堅硬,棕褐色,有光澤;葉短於或等長於稈,質硬,邊緣粗糙;花頂生雄性,圓柱形,側生小穗雌性,球形或卵圓形;果囊等長或稍長於鱗片,卵圓形或橢圓形,小堅果緊包於果囊中,倒卵狀橢圓形,褐色;花果期為6-7月。
[8]
因該草“細軟温暖,宜藉烏拉(皮靴)”,故名烏拉草。
[9]
烏拉草植物學史
編輯烏拉草形態特徵
編輯
烏拉草(5張)
烏拉草生長環境
編輯
烏拉草(6張)
烏拉草苔草生長的羣落裏,有幾十種植物共生,主要是莎草科苔草屬的植物。在平原地帶,可以形成較大面積的草甸。伴生的植物有楊、柳等喬木,柳葉繡線菊、刺玫等灌木和地榆、唐松草等植物。在中低山區,可在溝谷形成流域性的草甸,面積較小。在亞高山苔原地帶,可以形成沉積性草甸,面積相對較大,但不容易形成純苔草羣落,與楊樹、樺、嶽樺、落葉松等喬木和柳葉繡線菊,杜香,越橘等灌木形成亞高山(熔岩台地)濕地地貌。在塔頭的間隙密佈生長着泥炭蘚等多種蘚類。烏拉草屬於長日照植物,需要有較強的光照強度和較長的光照時數。
[4]
在烏拉草生長的地域,特別是亞高山苔原草地,在7-8月的温差最有利於烏拉草的物質積累。烏拉草是喜濕性植物。在烏拉草生長的區域內,年降雨量為800毫米左右。又因為烏拉草生長在常年積水的濕草甸,可以保證其對水分的要求。在降雨集中的6-8月,是烏拉草生長的最旺盛季節。這個現象説明烏拉草不但需要足夠的水分供給根系吸收,而且需要較強的空氣濕度。烏拉草生長的土壤主要是沼澤土。在平原的草甸中,是屬於泥炭沼澤土。這種的土壤的形成是草本喜濕植物年復一年的殘體,在多濕嫌氣的條件下分解較慢,積累快於分解而形成草炭。在中低山地帶的草甸中的土壤是腐泥沼澤土,是地表長期積水,土體呈礦化發育而成的。在亞高山熔岩地帶的草甸是高位沼澤土,是森林生態的沼澤化組成。由於氣候和海拔的影響,在這種地帶常年積水,地表堆積着泥炭蘚和其他植物根系。
[4]
烏拉草分佈範圍
編輯分佈於中國(東北),在黑龍江省分佈於森林地區的沼澤或三江平原沼澤地上。黑龍江省伊春市,集賢縣,富錦縣;吉林省撫松縣,渾江市;內蒙古科爾沁右翼前旗,牙克石;俄羅斯(西伯利亞、遠東地區),蒙古,朝鮮,日本也有分佈。
[5]
烏拉草生長習性
編輯烏拉草苔草生長在濕潤的草甸子地貌。由於草甸子土壤濕度大和土壤有機質少,再加之烏拉草苔草具有根莖繁殖的特性,在烏拉草生長的地域已形成羣落,有的地域可形成幾百公里的塔頭草甸。而每株苔草也聚集成塔頭形態,較大的單個塔頭直徑有1.5米,在濕地水面以上最高可達1米以上。
[4]
4-9月是烏拉草的生長季節,這是一年中日照時數最長時段。在烏拉草的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形成減數分裂)的時間,每天需要12個小時以上的光照時間。在這個季節是北半球目照最長的6月份,每天有15個小時的光照。烏拉草是喜温植物,年度內温度越高,生長值越大。中國東北地區的有效積温是2500-3600℃。烏拉草一年生長需要的積温是1900-2600℃。從烏拉草的積存的殘株上看,温度高的年份生長的葉片高於温度低的年份,大約在10釐米左右。温度低的年份烏拉草的積存也少。烏拉草幹物質積累的季節需要温差大於10℃的條件。
[4]
花果期6-7月。
[1]
烏拉草繁殖方法
編輯烏拉草主要價值
編輯飼用:幼嫩時犛牛、犏牛和馬採食,粗老後,對牛、馬等家畜的適口性也大為降低。莖稈較堅硬,葉片不發達,葉細而成革質,較粗糙。據分析,含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灰分及無氮浸出物較好,在高原地區沼澤草地中仍不失為一種可供放牧利用的野生牧草,飼用價值中等。
[3]
烏拉草植物文化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烏拉草 .植物智
- 2. 薹草屬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1-08-31]
- 3. 中國飼用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飼用植物誌 第二卷[M].中國農業出版社.1989年:222-224
- 4. 羅敏,張君義主編.中國烏拉草[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59-60
- 5. 範瑞紅,倪柏春,欒拓,欒連航,龐景榮,張巍,李志新,吳淑霞.伊春市烏拉草資源研究現狀及開發利用對策[J].中國林副特產. 2010(01):101-103
- 6. 烏拉草 Carex meyerian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13]
- 7. 烏拉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6]
- 8. 烏拉草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01]
- 9. 錢玉林,黃麗麗主編,中華傳統文化辭典,上海大學出版社,2009.04,第195頁
- 10. 畢德廣,東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 民間手工技藝卷,東北大學出版社,2018.02,第194頁
- 11. 羅敏,張君義主編,中國烏拉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08,第59-60頁
- 12. 周以良主編;袁曉穎等編著,黑龍江省植物誌 第11卷 被子植物門 佛焰花目-微子目,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1993.12,第103頁
- 13. 李勇,王明輝主編,吉林市名特優,吉林人民出版社,2019.12,第12頁
- 14. 畢德廣,東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叢書 民間手工技藝卷,東北大學出版社,2018.02,第194頁
- 15. 烏拉草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