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嘴鄉

鎖定
烏嘴鄉,隸屬於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地處大通湖垸內,藕池東支中游右岸,沱江與藕池東支交匯處。東與明山頭鎮相連,東南與大通湖相依,南與青樹嘴鎮接壤,西臨沱江,與南洲鎮、中魚口鎮隔江相望,北臨藕池河東支與岳陽市華容縣北景港鎮相隔。 [3]  區域面積70.1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40158人。 [2]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設湖南省南洲直隸廳,廳治設烏嘴街道。1949年8月,屬南縣人民政府第五區。1961年3月,成立烏嘴人民公社。1984年3月,烏嘴公社改稱為烏嘴鄉。 [3]  截至2020年6月,烏嘴鄉下轄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4] 
2019年,烏嘴鄉有工業企業18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6個。 [2] 
中文名
烏嘴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南省益陽市南縣
地理位置
大通湖垸內
面    積
70.11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烏嘴街道206號
電話區號
0737
郵政區碼
41322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湘H
人    口
40158人(2019年户籍人口)

烏嘴鄉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設湖南省南洲直隸廳,廳治設烏嘴街道。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南洲直隸廳撫民府由烏嘴遷至九都。
民國十九年(1930年)10月,屬南縣蘇維埃政府第四區,區政府設烏嘴。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7月,國民黨南縣政府設昭明鄉,設地烏嘴。
1949年8月,屬南縣人民政府第五區。
1956年6月,設烏嘴鄉,治地烏嘴。
1958年9月,屬明山人民公社。
1961年3月,成立烏嘴人民公社。
1984年3月,烏嘴公社改稱為烏嘴鄉。 [3] 

烏嘴鄉行政區劃

2011年末,烏嘴鄉下設昭明、羅文、牛場、東河、白沫、賽南、東南、東閣、文家、長春、安樂、大垸、窯嘴、朝錫、東成、港口、朝前、羣峯、新立、新民、新洲20個村民委員會。共261個村民小組。 [3] 
截至2020年6月,烏嘴鄉下轄1個社區和9個行政村。 [4]  鄉人民政府駐昭明社區烏嘴街道206號。 [3]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430921201001
210
昭明社區
430921201204
220
東成村
430921201209
220
港口村
430921201212
210
窯嘴村
430921201219
210
羅文村
430921201227
220
又東村
430921201228
220
賽河村
430921201229
220
三新垸村
430921201230
220
長安村
430921201231
220
東風橋村

烏嘴鄉地理環境

烏嘴鄉位置境域

烏嘴鄉地處大通湖垸內,藕池東支中游右岸,沱江與藕池東支交匯處。東與明山頭鎮相連,東南與大通湖相依,南與青樹嘴鎮接壤,西臨沱江,與南洲鎮、中魚口鎮隔江相望,北臨藕池河東支與岳陽市華容縣北景港鎮相隔。 [3]  區域面積70.11平方千米。 [2] 
烏嘴鄉

烏嘴鄉地形地貌

烏嘴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中部呈“鍋”狀,屬洞庭湖沖積平原,最高地面平均高程海拔34.2米,最低地面高程海拔26.4米。 [3] 

烏嘴鄉水文

烏嘴鄉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藕池河水系,藕池東支、沱江在境內流域面積68平方千米。其中二級河——藕池東支在北部,長12.8千米;沱江在西部,長11.84千米;三級河老疏河,長4.5千米。河道總長度29.15米。河網密度0.43千米/平方千米,年平均排流量0.91億立方米。 [3] 

烏嘴鄉自然資源

烏嘴鄉境內藕池河東支含沙量高,有河沙可供開採。又東湖和三新漁場有1560畝水面可供水產養殖。 [3] 

烏嘴鄉人口

2011年末,烏嘴鄉轄區總人口4180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73人,流動人口742人。總人口中,男性21576人,佔51.6%;女性20224人,佔48.4%;14歲以下8873人,佔21.2%;15~64歲29049人,佔69.5%;65歲以上3878人,佔9.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1689人,佔99.7%;有回族、苗族、土家族、壯族、瑤族、侗族、黎族等少數民族,共111人,佔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0.8‰,死亡率3.2‰,自然增長率7.6‰。 [3] 
2017年末,烏嘴鄉常住人口38393人。 [1] 
截至2019年末,烏嘴鄉户籍人口40158人。 [2] 

烏嘴鄉經濟

烏嘴鄉綜述

2011年,烏嘴鄉財政總收入1550.9萬元,比上年增長12.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0萬元,增值税535萬元,企業所得税0.48萬元,個人所得税6.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8%、12.7%、3.2%,15.1%;人均財政收入371元,比上年增長9.3% [3] 
2019年,烏嘴鄉有工業企業18個,其中規模以上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6個。 [2] 

烏嘴鄉農業

烏嘴鄉有農業耕地面積5.9萬畝,人均1.4畝;可利用草地0.4萬畝,林地面積0.2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3.23億元,比上年增長12%。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2620噸,人均517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和蔬菜等。2011年,棉花種植2萬畝,產量5200噸;油菜種植3.6萬畝,產量4680噸;蔬菜種植0.8萬畝,產量16000噸,主要品種有冬瓜、南瓜和豆角。2011年水果種植1000畝,產量1500噸,主要品種有桃、梨、桔和臍橙。 [3] 
烏嘴鄉畜牧業以生豬和肉牛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11.2萬頭,年末存欄3.4萬頭;牛飼養0.4萬頭,年末存欄0.18萬頭;羊飼養0.1萬隻,年末存欄0.05萬隻;家禽飼養54.4萬羽,上市家禽26.3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1.12萬噸,其中豬肉0.8萬噸,牛肉0.2萬噸,羊肉0.12萬噸;禽蛋465噸。畜牧業總產值1.65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51.1%。 [3] 
截至2011年末,烏嘴鄉累計造林20000畝,其中防護林5000畝,經濟林12000畝,竹林30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6萬株,林木覆蓋率25%,活立木蓄積量10萬立方米。漁業以養殖為主,可用於水產養殖的水面119公頃。2011年,人工水產養殖119公頃,水產品總產量2179.9萬噸,主要品種有淡水魚類、鰭魚等,漁業總產值2179.9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6.8%。 [3] 

烏嘴鄉工業

2011年,烏嘴鄉工業總產值0.77億元,比上年增長10%。工業企業有5家,職工100人。 [3] 

烏嘴鄉社會事業

烏嘴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烏嘴鄉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343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6所,在校生1251人,專任教師14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75人,專任教師14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1461人。 [3] 
2011年,烏嘴鄉教育經費達1279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267.4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67.4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135.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9%、5%、5%、10.4%。預算內教育費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75%,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 [3] 

烏嘴鄉文體事業

2001年底,烏嘴鄉有全民健身廣場2個,該鄉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290人,佔集鎮常住人口的9.8%。 [3] 
2011年末,烏嘴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05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42平方米,藏書6000冊。村級“農家書屋”20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人,均屬事業單位。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地花鼓、俄歌等。 [3] 
2011年末,烏嘴鄉有廣播站,廣播綜合覆蓋率100%。全鄉有線電視用户415,數字電視用户3000,省“村村通”廣播電視用户600户。 [3] 

烏嘴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烏嘴鄉有鄉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26所,病牀81牀。專業衞生人員58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39人。 [3] 
2011年,烏嘴鄉法定傳染病發病率162.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69.9%,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34166人,參保率81.7%;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2.9歲,其中男性72.4歲,女性73.5歲;新生兒死亡率0.02‰。 [3] 

烏嘴鄉社會保障

2011年末,烏嘴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150户,人數202人,支出36.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720户,人數1170人,支出117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4人,支出13.2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58人,支出68.7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20262人,參保率86%,收繳養老保險基金260萬元。 [3] 

烏嘴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烏嘴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長80千米,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企業1家,程控電話用户1721户,普及率17.6%;移動電話10000户,普及率23.9%;光纜線路總長26.1千米,互聯網端口710個,寬帶接入用户512户。 [3] 
  • 能源
2011年末,烏嘴鄉有沼氣池713個,沼氣用户713户。 [3] 

烏嘴鄉交通

烏嘴鄉境內有豐南公路和東勝公路,總長16.5千米,村村通公路。 [3] 

烏嘴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明、清時,此地系洞庭湖一嘴,為烏姓人居住,故名為烏家嘴,後人們為了簡便,將烏家嘴稱為烏嘴。 [3]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361頁.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第370頁.
  • 3.    湖南省民政廳主編;湖南省行政區劃大典.[M]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2015.5:642-644.
  • 4.    2020年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