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古孫仲端

鎖定
公元1220年,金兵抵擋不住蒙古軍的進攻,因此,烏古孫仲端奉金宣宗之命出使成吉思汗的駐地(今阿富汗)。
本    名
烏古孫仲端
所處時代
逝世日期
金史正大五年十二月
主要作品
北使記
主要成就
出使成吉思汗的駐地
官    職
翰林學士承旨

目錄

烏古孫仲端個人事蹟

一年半以後返回。1221年10月,他再次出使成吉思汗的駐地。第二年秋天,在中亞與成吉思汗相見,乞和仍未成。西行歸來後,他讓當時一個叫劉祁的人將其西行歷程整理成《北使記》,並收入他後來著述的文集《歸潛記》中。 烏古孫仲端,本名卜吉,字子正。承安二年策論進士。宣宗時,累官禮部侍郎。與翰林待制安延珍奉使乞和於大元,謁見太師國王木華黎,於是安延珍留止,仲端獨往。並大夏,涉流沙,逾葱嶺,至西域,進見太祖皇帝,致其使事乃還。自興定四年七月啓行,明年十二月還至。朝廷嘉其有奉使勞,進官兩階,延珍進一階。歷裕州刺史。正大元年,召為御史中丞,奉詔安撫陝西。及歸,權參知政事。
金史正大五年十二月,知開封府事完顏麻斤出、吏部郎中楊居仁以奉使不職,尚書省具獄,有旨釋之備再使。仲端言曰;“麻斤出等辱君命,失臣節,大不敬,宜償禮幣誅之。”奏上,麻斤出等免死除名。會議降大軍事,及諍太后奉佛,涉亡家敗國之語,上怒,貶同州節度使。

烏古孫仲端品德

金史哀宗將遷歸德,召為翰林學士承旨,兼同籤大睦親府事,留守汴京。及大元兵圍汴,日久食盡,諸將不相統一,仲端自度汴中事變不測。一日與同年汝州防禦裴滿思忠小飲,談太學同舍事以為笑樂,因數言“人死亦易事耳。”思忠曰:“吾兄何故頻出此語?”仲端因寫一詩示之,其詩大概謂人生大似巢燕,或在華屋杏梁,或在村居茅茨,及秋社甫臨,皆當逝去。人生雖有富貴貧賤不同,要之終有一死耳。書畢,連飲數杯,送思忠出門,曰:“此別終天矣。”思忠去,仲端即自縊,其妻亦從死。明日,崔立變。
金史仲端為人樂易寬厚大體,奉公好善,獨得士譽。一子名愛實,嘗為護衞、奉御,以誅官奴功授節度、世襲千户。
金史思忠名正之,本名蒲剌篤,亦承安二年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