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烈度

鎖定
指某一地區的地面和各類建築物遭受一次地震影響的強弱程度。
一般而言,震級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反之烈度就低。影響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級、震中距外,還與震源深度、地震的傳播介質、表土性質、建築物的動力特性和施工質量等許多因素有關。 [1] 
一組描述地震對人類、人工構築物和地球表面實際影響的數字標誌。這種標誌以主觀判斷為基礎而不是以儀器記錄為基礎。 [2] 
——引自DL/T5209.2—2010《核電廠工程勘測技術規程 第2部分:岩土工程》
中文名
烈度
外文名
earthquake intensity
定    義
指某一地區的地面和各類建築物遭受一次地震影響的強弱程度

烈度含義

表現 表現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築物遭受地震影響破壞的程度。同一地震發生後,不同地區受地震影響的破壞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判斷烈度的大小,是根據人的感覺、傢俱及物品振動情況、房屋及建築物受破壞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現的破壞現象等。
通常,距離震源近,破壞就大,烈度就高;距離震源遠,破壞就小,烈度就低。我國將地震烈度分為12度,小於3度,人無感覺,只有儀器能記錄到;大於9度,會對地震建築物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烈度與震級的區別

地震烈度地震震級有嚴格的區別,不可互相混淆。震級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強弱,它由震源發出的地震波能量來決定,對於同一次地震只應有一個數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異的,它受着當地各種自然和人為條件的影響。對震級相同的地震來説,如果震源越淺,震中距越短,則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樣,當地的地質構造是否穩定,土壤結構是否堅實,房屋和其他構築物是否堅固耐震,對於當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關係。

烈度衡量標準

烈度表 烈度表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與震級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區的土質條件等有關。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説,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藥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烈度影響因素

按人的感覺及地震破壞情況劃分等級,依次排列成表,即為地震烈度表。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種類很多,以12度表較普遍。此外還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國採用12度表。 影響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級;(2)震源深度;(3)震中距離;(4)土壤和地質條件;(5)建築物的性能;(6)震源機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

烈度分佈

烈度 烈度
烈度它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實際影響,表示地面的破壞和影響程度。影響烈度高低的因素有震級、離震源的遠近,也就是震中距,還有建築物的類型、地表的狀況還有地層結構等等。一般一次地震它的烈度分佈是由人的感覺、建築物的破壞程度以及地震對地面破壞等各個方面的影響綜合分析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看,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所以在全球的不同的地方,比如説在中國或者在美國、日本測的同一次地震的震級應該是相同的,一般來講差別很小,在0.2級左右。但是同一個地震它震級相同,破壞的程度卻不一樣,隨着它離震源的距離或者位置不一樣,那麼它所造成的破壞的程度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説一次地震,它可以劃分出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像1976年的唐山地震,震級是7.8級,震中的烈度是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的烈度是8度,北京的烈度是6度,所以到不同的離震源的距離的地方的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像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級是8.0級,震中的烈度是11度。

烈度地震烈度表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評定烈度的高低,制訂統一的評定標準。這個標準稱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國使用的有幾種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國家比較通行的是改進的麥加利烈度表,簡稱M.M.烈度表,從I度到度共分12個烈度等級。日本將無感定為0度,有感則分為I至Ⅶ 度,共8個等級。前蘇聯和中國均按12個烈度等級劃分烈度表。中國1980年重新編訂了地震烈度表(見表)。
1度;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
2度;微有感-個特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4度;多有感-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5度;驚醒-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牆壁表面出現裂紋
6度;驚慌-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7度;房屋損壞-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囱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8度;建築物破壞-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築物普遍破壞-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牌坊,煙囱等崩塌,鐵軌彎曲;
10度;建築物普遍摧毀-房屋傾倒,道路毀壞,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撲岸;
11度;山川易景-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12度;毀滅-一切建築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
早期的烈度表完全以地震造成的宏觀後果為依據來劃分烈度等級。但宏觀烈度表不論制訂得如何完善,終究用的是定性的判據,不能排除觀察者的主觀因素。為此人們一直在尋找一種物理標準來評定烈度,這種物理標準既要同震害現象密切相關,又要便於用儀器測定。首先被研究的物理量是地震時的地面加速度峯值。因為一般認為地震引起的破壞是地震慣性力造成的,而慣性力又決定於地面加速度。這樣就給烈度的每一等級附加上地面加速度峯值。結果表明,烈度每增加一度,加速度大約增加一倍。後來加入烈度表的物理量還有地面速度峯值。中國現行的烈度表已經加入了加速度和速度兩項物理量數據。

烈度區劃

地震烈度區劃是根據國家抗震設防需要和當前的科學技術水平,按照長時期內各地可能遭受的地震危險程度對國土進行劃分,以圖件的形式展示地區間潛在地震危險性的差異。國際上大致有三類地震烈度區劃圖:①第一類,以前蘇聯戈爾什可夫編制的前蘇聯區劃圖為代表,它以宏觀烈度為區劃標誌,根據歷史地震地震地質資料編制;②第二類,以日本河角廣編制的日本地震烈度區劃圖為代表,它以歷史地震資料為依據,考慮地震發生頻率,用地面加速率峯值等值線勾繪;③第三類,用科內爾提出的地震危險性分析方法,以阿爾傑米森和珀金斯編制的美國地震區劃圖為代表。
工程地震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用地震歷史和地震地質資料,對全國各個地區在預定的時間內地震發生的大小和可能性作出預測,編製成地震烈度區劃圖,作為工程建設抗震設計的依據。1976年中國頒發了《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比例尺為三百萬分之一,圖上用等烈度線表示出從1974年至2073年的 100年內各地區可能普遍遭遇的最大地震烈度。
參考資料
  • 1.    孫建剛,郭迅,崔利富著.少數民族地區建築震害典型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6
  • 2.    馬海毅,陳昌斌.核電廠工程勘測技術規程 第2部分:岩土工程: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