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

鎖定
《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是唐代李白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
作    者
李白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作品原文

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
某啓:辭違積年,伏戀軒屏。首冬初寒,伏惟相公尊體起居萬福。某蒙恩,才朽齒邁,徒延聖日。少忝末吏,本乏遠圖。中年廢闕,分歸園壑。昔相公秉國憲之日,一拔九霄,拂刷前恥,升騰晚官。恩貸稠疊,實載邱山。落羽再振,枯鱗旋躍,運以大風之舉,假以摩天之翔。衣繡霜台,含香華省,宰劇慚強項之名,酌貪礪清心之節。三典列郡,寂無成功,但宣佈王澤,式酬天獎。伏惟相公開張徽猷,寅亮天地,入夔龍之室,持造化之權。安石高枕,蒼生是仰,某鳴躍無已,翦拂因人。銀章朱紱,坐榮宦達,身荷宸眷,目識龍顏。既齊飛於鵷鷺,復寄跡於門館,皆相公大造之力也。而鍾鳴漏盡,夜行不息,止足之分,實鬼古人。犬馬戀主,迫於西汜。所冀枯松晚歲,無改節於風霜;老驥餘年,期盡力於蹄足。以答明主,下報相公,慺慺之誠,屏息於此。伏惟相公收遺簪於少昊,念亡弓於楚澤。衰當益壯,結草知歸。瞻望恩光,無忘景刻。 [1] 

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現甘肅秦安),隋末流寓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附近)。出生地有碎葉、蜀中諸説。少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唐玄宗開元三年(715),十五歲,已有詩賦多首,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好劍術,喜任俠。開元六年(718),隱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江油)讀書。往來於旁郡,先後出遊江油、劍閣、梓州(今四川三台)等地。開元十二年(724),離開故鄉,再遊成都、峨眉山,然後舟行東下至渝州(今重慶市)。開元十三年(725)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遊”。足跡遍長江中下游地區。天寶元年(742),詔徵入長安,供奉翰林。天寶三載(744),因權貴讒毀,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在洛陽與杜甫相遇,同遊梁宋。安史之亂起,受永王李磷邀入幕府。永王兵敗後,被判罪長流夜郎。中道遇赦放還。後卒於當塗(今屬安徽)。有《李太白文集》。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2445頁
  • 2.    林文詢主編 詩意成都 中國旅遊出版社 2016.05 第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