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為舉人獻韓郎中琮啓

鎖定
《為舉人獻韓郎中琮啓》是唐代李商隱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為舉人獻韓郎中琮啓
作    者
李商隱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為舉人獻韓郎中琮啓作品原文

為舉人獻韓郎中琮啓
某啓:某少承嚴訓,早學古文。非聖之書,未嘗關慮;《論都》之賦,頗亦留神。徒以不授彩毫,未吞瑞鳥。馳名江左,陸機莫及於才多;擅舉鄴中,王粲終聞於體弱。上下羣士,差池累年。頃者輒露疏蕪,不思狂簡。捧爝火以千日御,動已光銷;抱布鼓以詣雷門,忽然聲寢。不謂郎中授材路廣,登客門寬,望犬附書,冀雞談易,特垂題目,曲賜丹青。旋屬滎嶓從行,神州視膳,同孟陽之覲蜀,比孝若之歸齊。雖佩恩私,竟乖陳謝,光陰荏苒,誠抱勤拳。今此秋期,遂有天幸。更奉禰衡之刺,敢無鬷蔑之言。
某在京多時,自夏有疾。失外郡薦名之限,俯神皋試士之期。物情既集於宗師,公選果歸於令季。懷材者皆雲道泰,抱器者自謂時來。以卞和為玉人,無不收之瓊玖;得蹇修為媒氏,無不退之娉婷。是以願託一拳,潛布百兩。顧方流而有託,慮良會之猶賒。伏惟郎中與先輩賢弟,價重兩劉,譽高二陸,比李膺則仙舟對棹,方馬融則絳帳雙褰。
若某者,雖陋若左思,瘦同沈約,無庾信之腰腹,乏崔炎之鬚眉,然至於感分識歸,銜誠議報。將酬楊寶,則就雀求環;欲答孔愉,則從龜覓印。推其異類,不後他人。謹復軸新文,重幹清鑑。馬卿室邇,孔子牆高,遲面莫由,隳肝無所。任重道遠,方懷驥阪之長鳴;一日三秋,空詠馬嵬之清什。知深可恃,言切成煩。幽谷未見於鶯喬,曲沼空勤於鳧藻。仰瞻幾閣,伏待簡書。謹啓。 [1] 

為舉人獻韓郎中琮啓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二年(837年)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被人排擠,潦倒終身。詩歌成就很高,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諷,“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過多,意旨隱晦之病。有《李義山詩集》。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5588頁
  • 2.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