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

鎖定
《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是晉代張悛創作的一篇表文。被蕭統收錄 於《文選· 卷三十八》。
孫盛《晉陽秋》曰:謝詢,河東人,終於吳令。
作品名稱
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
作    者
張悛
出    處
文選
作品體裁

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作品原文

臣聞:成湯革夏而封杞,武王入殷而建宋。春秋征伐,則晉脩虞祀,燕祭齊廟。夫一國為一人興,先賢為後愚廢。誠仁聖所哀悼而不忍也。故三王敦繼絕之德,春秋貴柔服之義。昔漢高受命,追存六國,凡諸絕祚,一時並祀。親與項羽對爭存亡。逮羽之死,臨哭其喪。將以位嘗侔尊,力嘗均勢。雖功奪其成,而恩與其敗。且暴興疾顛,禮之若舊。殘戮之屍,乃以公葬。若使羽位承前緒,世有哲王。一朝力屈,全身從命,則楚廟不隳,有後可冀。
伏惟大晉,應天順民,武成止戈。西戎有即序之人,京邑開吳蜀之館,興滅加乎萬國,繼絕接於百世。雖三五弘道,商周稱仁,洋洋之義,未足以喻。是以孫氏雖家失吳祚,而族蒙晉榮,子弟量才,比肩進取,懷金侯服,佩青千里。當時受恩,多有過望。臣聞春雨潤木,自葉流根;鴟鴞恤功,愛子及室。故天稱罔極之恩,聖有綢繆之惠。
追惟吳偽武烈皇帝,遭漢室之弱,值亂臣之強,首唱義兵,先眾犯難。破董卓於陽人,濟神器於甄井。威震羣狡,名顯往朝。桓王才武,弱冠承業。招百越之士,奮鷹揚之勢。西赴許都,將迎幼主。雖元勳未終,然至忠已著。夫家積義勇之基,世傳扶危之業。進為徇漢之臣,退為開吳之主。而蒸嘗絕於三葉,園陵殘於薪採,臣竊悼之。
伏見吳平之初,明詔追錄先賢,欲封其墓,愚謂二君(孫堅孫策)。並宜應書。故舉勞則力輸先代,論德則惠存江南,正刑則罪非晉寇,從坐則異世已輕。若列先賢之數,蒙詔書之恩,裁加表異,以寵亡靈,則人望克厭,誰不曰宜。二君私奴,多在墓側,今為平民。乞差五人,蠲其徭役,使四時修護頹毀,掃除塋壟,永以為常。 [1] 

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作者簡介

張悛:字士然,吳國人也。元康中,吳令謝詢表為孫氏置守冢人,悛為其父,詔從之。晉《百官名》曰:悛為太子庶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