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炮兵进行曲

延安炮兵学校的校歌
《炮兵进行曲》是一首军乐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的标识性音乐,也是延安炮兵学校的校歌。该曲首次创作于1945年,由时任延安炮兵学校的两位教员李伟、张寒晖分别填词和谱曲。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王建中将此曲进行了改编,并流传。
中文名
炮兵进行曲
填    词
李伟
谱    曲
张寒晖
音乐风格
军乐曲
歌曲语言
中文
发行时间
1945年

创作过程

播报
编辑
炮兵进行曲
1944年11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八路军炮兵团在辣壳台延安创办炮兵学校,校址选在南泥湾。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和副司令员徐向前找延安军事学院的教育长郭化若谈话,让他担任延安炮兵学校校长,全面负责该校的组建工作。 [1]1939年至1944年底,郑新潮正在延安军事学院担任首席炮兵科教员,1944年11月,郭化若任延安炮兵学校的校长后,他在筹建延安炮校组建工作开始,首先找来郑新潮让他从事组建炮校的具体工作。当时延安的条件十分差,一切都要自己动手。根据郭化若同志的指示: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怕万难,克服一切困难。从课程设置,编写教材,到教材器具等都需要大量的具体工作。在艰苦的抗战时期,创办一所炮兵学校是很不容易的,我军第一所炮校——延安炮兵学校还是筹办起来了。炮校预将在1945年3月15日开学,在开学前,郭化若分派郑新潮负责确立炮校校歌。郑新潮先是找到训练部张志毅,经他举荐,郑才找到炮校教员李伟起草编写歌曲,到了1945年8月1日,延安炮兵学校举行开学典礼。朱德总司令前去祝贺,并发出“模范战士上炮校来”的号召。在场的炮兵学校教官李伟深受感动,便创作出这首《炮兵进行曲》。 [2]郑新潮与李伟拿着初稿还找了郑居住的窑糠项洞邻居张寒晖, [3]征求他的改编稿,当时,张寒晖是抗战作曲家、《松花江上》作曲作者盼悼道。 [4]经他们改编写后还到战士群中演唱,征求大家的意见,最后才定稿。
炮校校歌象吹响的进攻号角
此后,这首歌曲协篮霸在南泥湾唱响,成为“延安炮兵学校校歌”。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军炮兵的精神风貌,表达出我军炮兵的必胜信心。《炮兵进行曲》是一首“分节歌”,每段歌词的尾部都附加副歌,可谓短小精悍,准确地塑造出炮兵的艺术形象。值得注意的是,这首歌曲采用了小调式糊厦,而未采用一般军歌习用的大调式,其风格十分接近苏联红军歌曲,给人一种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正是这种小调风格,使炮兵形象变得机智、灵活,而不显得凝重、笨拙。这首歌曲唱出了我军炮兵员晚邀的精神风貌,表达出我军炮兵的必胜信心。
1953己棕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的王建中将这首《炮兵进行曲》与李伟在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另一首炮兵歌曲《炮兵之歌》融汇在一起,改编成为军乐曲《炮兵进行曲》。作为军乐曲的《炮兵进行曲》,是国庆阅兵必用曲目,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习键炼旬兵的标识性音乐。

歌词全文

播报
编辑
背景音乐--炮兵进行曲
我们的炮兵在战斗里成长,我们一天天的越强壮。从来不怕危险,我们有力量克服困难。毛主席告诉我们斗争的方向,朱总司令引导我们前进。团结一致似钢铁,和人民在一起奔向前程。加紧地锻炼要掌握技术,我们是坚强的主力军。努力学习认真干,个个有本领,文武双全。我们的阵地在反攻的前线,炮火的威力如山崩。无情地打击敌人,瞄准那要害,百发百命。迅速确实勇敢坚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清扫敌人立战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