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炒牽牛子

鎖定
炒牽牛子是牽牛子的一種炮製方法,苦寒,有毒。入肺、腎、大腸經。
中文名
炒牽牛子
性味歸經
苦寒,有毒。入肺、腎、大腸經
成    分
有機酸、脂肪油
功    用
瀉下去積,逐水退腫

炒牽牛子製作步驟

炒牽牛子是牽牛子的一種炮製方法,取牽牛子,置炒藥鍋內,用微火加熱翻炒至微鼓起、透香氣、顯火色時,取出,攤涼。成品偶見焦黃色。炒後,可緩和其利水通便的作用。

炒牽牛子成分

含牽牛子甙(樹脂甙)有機酸、脂肪抽等。

炒牽牛子性味歸經

苦寒,有毒。入肺、腎、大腸經。

炒牽牛子功用

瀉下去積,逐水退腫,殺蟲。用於腸胃壅滯、大便不通、水飲停蓄、水腫腹脹、蛔蟲病、絛蟲病。

炒牽牛子用量、用法

3—9克,煎服,入散劑1.5—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