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炎(拼音:yán)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古字形從二火,本義一般認為指火光上升。又可泛指焚燒。由焚燒引申為熱、極熱,如“炎熱”“炎夏”;由熱又喻指炙手的權勢。“炎”還指炎症,即身體某部分發生紅、腫、熱、痛等的症狀,如肝炎、發炎。又讀作yàn,義指火光、火焰,這一意義的“炎”後作從炎、臽聲的“燄”,又作“焰”。
中文名
拼    音
yán
部    首
五    筆
OOU [3] 
倉    頡
FF [3] 
鄭    碼
UOUO [3] 
筆    順
①點、②撇、③撇、④點、⑤點、⑥撇、⑦撇、⑧捺
字    級
一級(編號:1237) [1] 
平水韻
下平十四鹽 [3] 
注音字母
ㄧㄢˊ
造字法
會意字
結    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總筆畫
4+4(部首+部首外)
統一碼
708E [3] 
四角號碼
9080₉
GBK編碼
D1D7
異體字
炏、𤆌、𡗩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
會意字。“炎”字商代甲骨文為圖1,西周金文為圖2,從文字結構來看,“炎”始終沒有變化,一脈相承,均與甲骨文的結構相同,從二火,即“火”上加“火”,由兩個“”重疊在一起組成。兩層火表示大火燃燒得十分厲害。本義是火光上騰,亦可泛指焚燒。商周甲骨文、金文中用為人名或地名。戰國文字(圖3)有一點變化,兩個“火”字分別被拆分為四筆,下部變為“人”字形。篆文和戰國文字一樣從二“火”。漢隸(圖6)、楷書都從篆文來。 [2]  [4] 
由於“炎”為烈火,其温度很高,“炎”又引申為“熱”的意思。如王安石《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之二:“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覺炎。”又如“炎夏”“炎暑”。許多有權有勢的人,有如烈火,氣焰灼人,故借炎字指代。如成語“趨炎附勢”。
中國人常常自稱“炎黃子孫”,所謂“炎”,就是“炎帝”。炎帝部落以太陽為圖騰,崇拜火,用表示烈火的“炎”作為自己的族號,其中也折射出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的特點。 [13]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án
動詞
(火焰)升騰。

《晉書·后妃傳論》:“火炎水潤,六氣由其調理。”

焚燒。
burn
《尚書·胤徵》:“火炎昆岡,玉石俱焚。”
唐·韓愈《詠雪贈張籍》:“鯨鯢陸死骨,玉石火炎灰。”

形容詞
極熱的。
hot
唐·王勃《守歲序》:“春秋冬夏,錯四時之涼炎。”
炎熱;炎夏;炎暑;世態炎涼
指紅色。


炎波;炎萼
盛大;猛烈貌。



名詞
比喻炙人的權勢。
power
宋史·李垂傳》:“焉能趨炎附熱,看人眉睫。”
炎症;機體對有害刺激產生的反應,出現紅、腫、熱、痛的現象
inflammation
魯迅《書信集·致王冶秋》:“你所説的藥方,是醫氣管炎的,我的氣喘原因並不是炎,而是神經性的痙攣。”
炎症;發炎;肺炎
炎帝神農氏。
sun
呂氏春秋·蕩兵》:“黃炎故用水火矣。”
炎黃子孫
指太陽。

三國·何晏《景福殿賦》:“開建陽則朱炎豔,啓金光則清風臻。”
指南方。
south
《呂氏春秋·有始》:“南方曰炎天。”
唐·韓愈《祭郴州李使君文》:“伏荒炎之下邑,嗟名頹而位僕。”
五行家謂漢以火德王,火曰炎上,故以“炎”指漢朝。亦泛指以火德王的朝代。

明·高啓《吳桓王墓》詩:“緬想衰炎際,當塗逞奸強。”
炎正;炎靈
tán
形容詞
言論美盛的樣子。

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名詞
古國名。

列子·湯問》:“楚之南有炎人之國。”炎,一本作“啖”。

yàn
-
同“”。



(參考資料:《漢語大詞典》 [6]  《現代漢語詞典》 [5]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炎部】於廉切(yán)
火光上也。從重火。凡炎之屬皆從炎。
【註釋】①火光上:饒炯《部首訂》:“火光上者,謂火飛揚之光上出。” [7] 

説文解字注

“火光上也”注:《洪範》曰:火曰炎上。其本義也。《雲漢傳》曰:炎炎,熱氣也。大田傳曰:炎,火盛陽也。皆引申之義也。
“從重火”注:會意。於廉切。八部。 [8]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於廉切。《韻會》疑廉切。《正韻》移廉切,竝音鹽。《説文》:火光上也。《玉篇》:熱也,焚也。《書·胤徵》:火炎崑岡,玉石俱焚。
又《洪範》:火曰炎上。
又《爾雅·釋訓》:爞爞、炎炎,燻也。《詩·大雅》:赫赫炎炎。
又《吳語》:日長炎炎。注:進貌。
又《正韻》:熾也。
又《禮·月令》:其帝炎帝。注:此赤精之君,炎帝大庭也。
又《呂氏春秋》:南方曰炎天,東北曰炎風。
又《集韻》《類篇》竝於凡切,槏平聲。義同。
又《類篇》:徒甘切,音談。美辨也。《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注:美盛貌。
又《集韻》:以贍切,音豔。《史記·司馬相如傳》:獲耀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注:覩日月末光殊絕之用,以展其官職。
又通焰。《前漢·五行志》:人之所忌,其氣炎以取之。蔡邕《釋誨》:懼煙炎之毀熸。
又《列子·湯問篇》:楚之南有炎人之國。注:炎,去聲。
《集韻》:本作爓。亦同燄、𤒦。◎按説文、玉篇、類篇、炎字俱自為部。 [9]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3]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書寫提示
【規範提示】上“火”的末筆捺改點。
【寫法】❶上窄下寬。❷上“火”居上居中;第三筆撇從豎中線上端撇出,收筆於橫中線。❸下“火”居下居中;第二筆短撇起筆於橫中線;長撇從田字格中心左側起筆,撇、捺收筆超出上部。 [10]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d
i̯am
先秦
王力系統
ɣ
ǐam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ɣ
jam
先秦
周法高系統
ɣ
iam
先秦
李方桂系統
gw
jam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鹽添嚴凡

jiɑm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鹽添嚴凡

jiɑm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鹽添嚴凡

jiɑm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j
i̯ɛm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ɣ
ǐɛm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jæm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j
iam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j
äm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j
ǐɛm
(參考資料:漢典 [11]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部/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二十四鹽

開口呼
次濁
於廉切
ɣjæm
集韻
平聲
下平二十三談

開口呼
全濁
徒甘切
dɑm
平聲
下平二十四鹽
雲/匣

開口呼
全濁
於廉切
ɣiæm
平聲
下平二十九凡
雲/匣

合口呼
全濁
千 (於)凡切
ɣiuɐm
去聲
五十五豔

開口呼
次濁
以贍切
0iæm
禮部韻略


平聲





於廉切

增韻


平聲





於廉切



去聲





以贍切

中原音韻

陽平
廉纖

齊齒呼

全清

iɛm
中州音韻

平聲
廉纖





移兼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二十二鹽


次濁
移廉切
oiem

去聲
二十二豔


次濁
以贍切
oiem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二十兼檢劍劫






(參考資料:漢典 [11]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iɛn
35
陽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iæ̃
42
陽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iæ̃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iɛn
213
陽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iɛn
21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iĩ
55
陽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iẽ
34
陽平

晉語
太原
ie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jiɪ
24
陽平

吳語
温州
ji
31
陽平

湘語
長沙
ji
31
陽平

湘語
雙峯
13
陽平

贛語
南昌
iɛn
45
陰去

客家話
梅縣
iam
11
陽平
未註明異讀原因
iam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jim
21
陽平

粵語
陽江
jim
43
陽平

閩語(閩南片)
廈門
iam
24
陽平

閩語(閩南片)
潮州
iəm
11
陽去

閩語(閩東片)
福州
ieŋ
52
陽平

閩語(閩北片)
建甌
iɪŋ
21
上聲
未註明異讀原因
iaŋ
21
上聲
ieiŋ
21
上聲
新讀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2]  、漢典 [11]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1-18]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901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3]
  • 4.    吳東平 著.漢字的故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9:182-183
  •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496
  • 6.    羅竹風 主編.漢語大詞典 第7卷 [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41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392
  • 8.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11-18]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17
  • 10.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02
  • 11.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19-11-18]
  • 1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60
  • 13.    子默 著.讀懂漢字 自然與社會[M]:中譯出版社,2017.11:95-9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