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炎黃

(華夏文明始祖)

鎖定
“炎黃”是傳説中上古中國的兩個領袖。炎是炎帝,黃是黃帝。炎黃被認為是華夏文明始祖,而漢族(漢朝前為華夏族)則稱為炎黃子孫。炎帝姜姓神農氏、是炎帝族的首領,黃帝姬姓公孫氏、號軒轅氏。他們居住在中原。與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族發生長期的部落間衝突,最後被迫逃避到涿鹿。
得到黃帝族援助,攻殺蚩尤。炎帝黃帝族聯盟打敗了蚩尤族,正式定居中原地區。而後世漢族為炎黃子孫。
中文名
炎黃
別    名
赤帝(炎帝)
姬軒轅(黃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華夏族(漢族)
出生日期
上古
逝世日期
上古
職    業
部落首領、華夏族始祖
主要成就
創造華夏族
出生地
東亞
代表作品
華夏族

炎黃漢族始祖

神農 神農
黃帝炎帝,又與居住在東方的部落、南方的部落一部分逐漸融合,形成了華夏族,漢以後稱為漢族。在當時中原地區的民族和部落中,黃帝族的力量較強,文化也較高,因而黃帝族就成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黃二帝就成為漢族的始祖。因而,人們往往稱漢民族是“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炎黃的子孫就成了漢民族的代名詞。 [1] 

炎黃炎黃子孫

炎黃子孫,也稱黃帝子孫,是漢民族的自稱,被稱為華夏兒女。
以下中華民族並不包括所有56個民族,只為敍述方便稱中華民族
炎黃雕塑 炎黃雕塑
傳説中,炎帝與黃帝都被視為華夏民族的始祖。《元和姓纂》典氏記載:“伏羲娶少典為妃”,《三皇廟碑》記載:“包羲太昊伏羲氏娶任姒有蟜氏女名附寶,封為少典妃,以司典號少典。”
《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 [2]  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炎黃二帝是起源於黃河流域的兩個血緣關係相近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展開阪泉之戰,黃帝打敗了炎帝,兩個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唐朝以後又稱為唐人。炎帝和黃帝也是中國文化、技術的始祖,傳説他們以及他們的臣子、後代創造了上古幾乎所有重要的發明。
後來的傳説的幾位古帝王一直到夏商周帝王,都被認為是黃帝的直系子孫,連蠻、夷也被納入這個系統。後世的帝王也聲稱他們是黃帝的後裔。幾乎所有的姓氏都將自己的遠祖追溯到炎帝、黃帝或他們的臣子。而接受了華夏文化的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等等)也聲稱自己是黃帝子孫、炎黃子孫。
遼朝大臣耶律儼《皇朝實錄》稱契丹為黃帝之後。《遼史·太祖紀贊》和《世表序》主張契丹為炎帝之後。在雲南發現的契丹遺裔[5],保存有一部修於明代的《施甸長官司族譜》,卷首附一首七言詩,詩曰:“遼之先祖始炎帝……”。這些契丹人也自認為契丹是炎帝苗裔。
在清朝末年,這個觀念隨着中國民族主義的建構更加廣泛地流傳。清末反抗滿族統治的早期革命黨人,即用“炎黃子孫、黃帝子孫”做口號取得漢人的支持,激進的革命派認為“炎黃之裔,厥惟漢族”。而温和的改良派則認為“我國皆黃帝子孫”。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和蠶食,包括少數民族人士在內的有識之士號召打破族羣界限,以“炎黃子孫”為旗幟凝聚中華。 章太炎《國學略論》:“湯斌、楊名時、陸隴其輩,江鄭堂《宋學淵源記》所不收,其意良是。何者?炎黃之胄,而服官異族,大節已虧,尚得以理學稱哉!”
在面對外國強敵侵略而處於亡國亡種的危機下,“炎黃子孫、黃帝子孫”的概念,成為以祖先崇拜為基本文化的中國人構建民族凝聚力的符號。抗日戰爭時期,“炎黃子孫”的稱謂在抗敵烽火中定型為中華民族的指代符號,成為號召與激勵海內外華人共同抗戰的一面旗幟。在中華民國時期,“中華民族之全體,均皆黃帝之子孫”,全體中國人皆為炎黃子孫已成為共識。

炎黃炎黃子孫之義

1.炎黃二部族聯合,佔據中原地區並不斷繁衍,形成華夏主體,炎帝,黃帝被尊奉為華夏民族的人文始祖。
2.炎黃的文化文明影響了周圍的部落,使它們不斷融合,形成了華夏民族的雛形。
3.“炎黃子孫”包括漢族(含新中國進行民族認定之前屬於漢人的族羣),以及散居於世界各地的華裔。

炎黃炎黃雕像

主條目炎黃二帝塑像
炎黃二帝塑像 炎黃二帝塑像
炎黃二帝塑像位於河南省鄭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之處的黃河風景名勝區向陽山(始祖山)上,炎黃二帝巨塑背依邙山,面向黃河。塑像佔地2816平方米,像整體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雕塑中高者為炎帝,矮者為黃帝,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河南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王仁民是該塑像建設的直接推動者,塑像總設計師為吳樹華,由海內外華人捐款和政府投資及招商引資共計人民幣1.8億元,歷時二十年於2007年建成。
巨塑以山為體,使山人合一,像通體高106米(比美國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羅斯祖國母親在召喚高2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雕塑中高者為炎帝,矮者為黃帝,兩帝的眼、鼻和臉參數一致,眼長3米,鼻長8米,兩張臉加在一起達1000多平方米。塑像用混凝土7000餘立方米,鋼材1500餘噸、花崗岩6000餘立方米,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其中毛石7萬餘方,景石3萬餘噸。共耗資約為1.8億人民幣。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