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灼(讀zhuó)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最古形體為篆文,也見於先秦著作《詩經·周南·桃夭》,在楚國簡帛中也有記載。本義是燒、灸,引申為燒傷、燙傷、照亮等義 [2]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漢典網 [3] 
中文名
拼    音
zhuó
部    首
五    筆
oqyy
倉    頡
fpi
鄭    碼
uors
字    級
一級字(編號0853) [1] 
平水韻
入聲·十藥 [4] 
部外筆畫
3
總筆畫
7
注    音
ㄓㄨㄛˊ
筆順編號
4334354
四角號碼
97820
統一碼
基本區 U+707C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灼,從篆文字形看,左邊是火,右邊是盛具。楷書形體從篆文來,隸變後楷書寫作“灼”,可單用,一般不作偏旁,不是《説文》部首。現今歸入火部 [5-6] 
灼,形聲兼會意字。左邊的“火”是形旁,指用火燒烤;右邊的“勺”是聲旁,也表示盛具,整個字形看起來像火上有東西在烤着。 [5]  《説文·火部》:“灼,炙也。從火,勺聲。”本義為燒、灸。後由燒引申為燙傷,又由燒引申為照亮,又引申為明白、鮮明等義 [2] “灼”的本義也指古代冶金鑄器的方法之一,意思是將勺子放在爐火裏烘燒以熔化金屬。後引申為熾熱而發光的意思,如“灼熱”。 [5]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huó
動詞

高陽無故而委塵兮,唐廛點灼而毀議。——《楚辭·七諫·怨世》

burn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唐·白居易《觀刈麥
如龜焉,灼其中,必文於外。——《國語·魯語下》
燒傷;燙傷
scald
泉源沸湧,浩氣雲浮,以腥物投之,俄傾即熟,其中時有細赤魚遊之,不為灼也。——《水經注·溱水》

照亮,用光亮照明
illuminate
灼於四方,罔不惟德之勤。——《書·呂刑
皆僕掩門户。以燭灼之,懼有野犬留廚下。——徐珂《清稗類鈔
形容詞
通“焯”。
明亮,鮮明
bright;
luminous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
出淥波。——三國·魏·曹植《洛神賦
明白;明光;透徹
penetrating
我其克灼知厥若。——《書·立政》
盛貌

好一似火上澆油,越發越灼。——《西遊記》第四十一回

驚恐;焦急
anxious
仰當天寵,伏抱慚灼。——南朝·宋·鮑照《為柳令謝驃騎表》
物意兩重,不敢違命,但有愧灼。——宋·蘇軾《答楊禮先三首》之一。
[3]  [7]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十】【火部】之若切
炙也。從火,勺聲。 [8] 

説文解字注

灸也。灸,各本作“炙”,誤,今正。此與上灸篆為轉註。炙謂炮肉,灼謂凡物以火附箸之。如以楚焞柱龜曰灼龜,其一耑也。《七諫》注曰:點、污也。灼,灸也。猶身有病,人㸃灸之。”醫書以艾灸體謂之”壯”。壯者,灼之語轉也。《淮南》注曰:“然也。”《廣雅》曰:”焫也。”《素問》注曰:”燒也。”其義皆相近。幾訓灼為明者,皆由經傳叚灼為“焯”,《桃夭》傳曰:”灼灼、華之盛也。”謂灼為焯之叚借字也。《周書》:”焯見三有俊心。”今本作灼見。
從火。勺聲。之若切。二部。 [9]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
唐韻》之若切。《集韻》《韻會》《正韻》職略切。並音酌。《説文》:炙也。《玉篇》:熱也。《廣韻》:燒也。《魯語》:如龜焉,灼其中,必文於外。《前漢·霍光傳》:灼爛者在於上行。
又《玉篇》:明也。《書·洛誥》:無若火始焰焰,厥攸灼,敍弗其絕。
又《立政》:我其克灼知厥若。
又《玉篇》:灼灼,花盛貌。《詩·周南》:灼灼其華。
又揚子《方言》:灼,驚也。注:猶雲恐焫也,煎盡也。《後漢·楚王傳》:既知審實,懷用悼灼。
又《唐韻正》之邵反。同炤。《禮·中庸》引《詩》亦孔之炤,作亦孔之灼。◎按今文作昭。
又《越絕書》灼龜作炤龜。 [10]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左至右依次為: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灼”字書寫演示 “灼”字書寫演示

書法賞析

音韻彙集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ȶ
i̯ok
先秦
王力系統
ȶ
ǐauk
先秦
董同和系統
ȶ
jɔk
先秦
周法高系統
t
jawk
先秦
李方桂系統
t
jakw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jak


jak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藥鐸

jɑk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藥鐸

jɑk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藥鐸

jɑk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i̯ak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ǐak
隋唐
擬音/董同和系統

jɑk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iɑk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jak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ǐɑk [11-12]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象聲詞
廣韻
入聲

開口呼
全清
之若切
tɕjɑk
集韻

入聲

開口呼
全清
職略切
tɕiɑk
韻略


入聲





職略切

增韻


入聲





職略切

中原音韻

入作上聲
蕭豪



全清

tʂiau
中州音韻


入作上聲
蕭豪





葉沼

洪武正韻

入聲


全清
職略切
tʃiak
分韻攝要

陰入






[11]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1-2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893
  • 3.    灼的解釋|灼的意思|漢典“灼”字的基本解釋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1-22]
  • 4.    入聲·十藥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2-01-22]
  • 5.    許慎.圖解説文解字 畫説漢字 圖文解讀800個漢字的故事 五年級-六年級 小學版.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8.07:130
  • 6.    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01:492
  • 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2346
  • 8.    説文解字 第3冊 圖文珍藏版.(東漢)許慎原著;馬松源主編.北京:線裝書局,2016.01:959
  • 9.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4卷.《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北京:中國書店,2010.12:1618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616
  • 11.    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1-23]
  • 12.    中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1-23]
  • 13.    韻書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01-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