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鼠蛇

鎖定
灰鼠蛇(學名:Ptyas korros)是遊蛇科、鼠蛇屬大型無毒蛇,又名黃金蛇、黃金條、青梢蛇、索蛇等。蛇體略細長,70~160釐米,體重300~500克。眼大而圓。頰鱗1枚以上;背鱗15-13-11行,平滑或僅後部中央數行微稜。背面棕褐色或橄欖灰色,軀幹後部和尾背鱗片邊緣黑褐色,整體略顯網紋。上唇和背面灰褐色,體中、後部每一背鱗中央有黑褐色縱線,前後綴連成黑褐色縱紋;腹面淡黃色。 [5-6] 
灰鼠蛇分佈於印度、孟加拉國、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在中國主要分佈於南方各省區。棲息於海拔100~1600米的平原、丘陵和山區地帶,常見於草叢、灌叢、稻田、路邊、村舍附近甚至房屋內。行動敏捷,能快速地在樹枝間穿梭。晝夜都可活動,特別是在陰雨天活動較為頻繁。主要捕食鼠類、蛙類、鳥類和蜥蜴,也吃其他小型蛇。卵生,每年5~6月份間產卵,卵數10枚左右,產於灌木叢中的落葉下,有護卵習性。 [3] 
灰鼠蛇因被大量捕捉,野外數量已明顯減少,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近危(NT)物種;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3年)》 。 [4]  [7]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中文名
灰鼠蛇
拉丁學名
Ptyas korros
別    名
黃金蛇、黃金條、青梢蛇、索蛇
外文名
Javan Rat Snake
國際瀕危等級
近危(NT)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遊蛇科
鼠蛇屬
灰鼠蛇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蛇亞目
命名者及年代
(Schlegel, 1837)
保護級別
三有保護動物

灰鼠蛇形態特徵

灰鼠蛇
灰鼠蛇(6張)
依據中國泰順、景寧、餘杭、寧波、永康、臨安、東陽、鎮海、縉雲、龍泉、義烏、上虞、杭州、平陽、舟山11雄、10雌,共21號標本描述。上唇鱗8(3-2-3),偶見7(3-2-2)或10(4-2-4)或9(3-2-4);下唇鱗10(8、9),前5(4)片切前頦片;頰鱗2或3;眼前鱗2,眼後鱗2(偶見一例3);顳鱗2+2,偶見1+3;背鱗15-15(14、13)-11(12)行,平滑,偶見體後段中央有2~3行弱起稜;腹鱗雄性162~178,平均168片,雌性163~173,平均166片;肛鱗兩分;尾下鱗雄性102~140對,平均118對,雌性105~136對,平均117對。 [5] 
頭長,眼圓而大,瞳孔圓形,頰部內凹;體細長,一般可達1000毫米以上,11條雄性,平均970+448毫米,8條雌性,平均876+411毫米;尾長/全長雄性為0.315,雌性為0.318。 [5] 
頭體背灰黑色,體背與體側有淺褐色縱紋9~12條,一般不明顯;上唇鱗下部和下唇鱗及頭體前的腹面,均為淡黃色,一般腹鱗為灰白色,或從前到後漸淡而近乳白色,尾下鱗有的為棕黃色;但腹鱗兩側緣一般與背部體色相一致。 [5] 
半陰莖不分叉;外翻近圓柱狀,近端有20枚左右萼刺,基部2~4枚較大;遠端呈小乳突狀。 [5] 
灰鼠蛇 灰鼠蛇

灰鼠蛇生活習性

灰鼠蛇是無毒蛇,行動敏捷,性格温順,膽子小,一般不主動襲擊人。生活於丘陵和平原地帶,主要活動在田基、路邊、溝邊的灌木林中,在水田,溪流、溪邊石上或草叢中也可見到,常攀援於溪流或水塘邊的灌木或竹叢上,故廣西羣眾稱它為過樹龍。有時也到地上尋找食物。晝夜活動,陣雨後太陽出來時,常遇見於路邊、溝邊的灌木頂上,等待太陽光的照射;晚間也蜷伏於竹枝上。捕食樹蛙雨蛙蜥蜴,也食小鳥、其它蛙類。11月開始冬眠,在田基、墓地向南的鼠洞內越冬,冬眠期隨每年氣温變化而有異,廣西南部三月即甦醒活動。 [10] 
灰鼠蛇

灰鼠蛇分佈範圍

灰鼠蛇分佈於印度東北部,穿過中國南部到中國台灣,向南到東南亞島嶼,向東到婆羅洲和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具體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巴厘島、爪哇島、蘇門答臘島)、老撾、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新加坡、泰國、越南、文萊(存在不確定)。 [4] 
在中國分佈於浙江(杭州、餘杭、臨安、定海、普陀、寧波、鎮海、諸暨、金華、東陽、義烏、永康、開化、江山、臨海、天台、温嶺、玉環、樂清、瑞安、縉雲、遂昌、龍泉)、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 [5] 
灰鼠蛇分佈圖 灰鼠蛇分佈圖

灰鼠蛇繁殖方式

卵生,每次產卵1~9枚,孵化期約2個月。灰鼠蛇無毒,與金環蛇、眼鏡蛇合稱三蛇。三蛇是中國南方著名的食用蛇類。卵生。5~6月產卵,卵數9枚左右。5~6月間產卵,卵數10枚左右,卵徑(29~44)毫米×(12~20)毫米,卵產於灌木叢中的落葉下,有護卵現象。35~47天孵化。 [12] 
根據統計,灰鼠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佔52.7%,受精卵佔產卵數的77.3%,孵化率佔受精卵數的59.2%,自然成活率可達30%。 [12] 
灰鼠蛇卵 灰鼠蛇卵

灰鼠蛇保護現狀

灰鼠蛇種羣現狀

灰鼠蛇在世界範圍內雖然被大量捕捉,但仍然非常常見。根據對緬甸12年調查工作的觀察,在緬甸的一些村莊地區灰鼠蛇已經不那麼常見(2011年8月)。據估計,由於過度採集,越南的種羣數量在10年內下降了50%以上(2007年);而中國同期的種羣數量下降了30%以上(2009年)。由於開採程度的原因,印度尼西亞的這種情況可能正在下降,至少在爪哇是這樣,儘管在沒有國際監測的情況下,沒有數據可以證實這一點。由於沒有關於該物種大部分範圍的數據,因此無法可靠地估計該物種的全球衰退率。它在尼泊爾東部相當罕見,在不丹相當常見。 [4] 

灰鼠蛇保護級別

玉斑錦蛇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佈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3年)》 ; [7]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4]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1]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灰鼠蛇保護措施

隨着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加,灰鼠蛇的捕殺量增大,野生數量日漸減少。為保護和擴大灰鼠蛇的種羣數量,必須開展人工養殖研究。 [11] 
2020年9月,國家林草局發佈了《關於規範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範圍的通知》,對灰鼠蛇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活動,允許用於藥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養殖。 [2] 

灰鼠蛇主要價值

灰鼠蛇藥用價值

三蛇酒 三蛇酒
藥用部位:去除內臟的全體、蛇蜕、蛇膽。 [8] 
性味:全體、蛇蜕:甜、鹹,平。蛇膽:苦,寒。 [8] 
功用:全體:祛風毒,除濕毒,通龍路火路。用於發旺(痹病),麻抹(肢體麻木),麻邦(偏癱),勒爺頑瓦(小兒麻痹後遺症)。蛇蜕:祛風毒,定驚,解熱毒,消腫痛,退翳。用於驚癇,貨煙媽(咽痛),疥癬,唄叮(疔),目翳。蛇膽:清熱毒,解諸毒。用於口渴,廚意囊(便秘),埃病(咳嗽),墨病(氣喘),目赤,目翳,局意咪(痢疾),黃標(黃疸),喉痹,唄膿(癰腫),唄叮(疔),唄奴(摞瘍),能哈能累(濕疹),痂(癬)。 [8] 
與金環蛇、眼鏡蛇合稱三條蛇。三條蛇是中國南方的食用蛇類,為“三蛇酒”、“三蛇膽酒”和“三蛇膽”的原料。可入藥治風濕症。 [9] 
注:灰鼠蛇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未經批准私自捕捉、飼養是違法的。

灰鼠蛇經濟價值

皮可供工藝製品原料。 [5] 
注:灰鼠蛇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未經批准私自捕捉、飼養是違法的。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