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鵝

鎖定
灰鵝,鵝的一個變種。其羽毛呈灰色.原產興國而得名,是我國著的優良中型灰鵝品種資源之一,它的形成已有1700多年曆史, 具有耐粗飼、生長快、肉質鮮嫩、抗逆性強等特性。 [1]  初生時,仔鵝嘴尖有一點黃豆般大的黃白斑,腳青色。成年鵝青嘴,黃腳,背呈灰色,胸腹為灰白色,背翅羽毛形成波紋。著名的有道州灰鵝興國灰鵝等。
中文名
灰鵝
拉丁學名
gees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雁形目
鴨科
雁屬

灰鵝簡介

我國是世界上養鵝數量最多、養殖規模最大、養殖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擁有地方鵝品種多達 26個。 [2] 

灰鵝生活習性

灰鵝 灰鵝
喜在水中覓食、戲水、求偶交配,因此,它能在氣候温和、地勢平坦、牧草豐富、活水緩流的地方生長良好 [3]  。灰鵝耐粗食,不管是野生的,還是栽培的青草、青菜都吃。喜羣牧,抗逆性強。母鵝在坐窩時,公鵝總是寸步不離地守在窩邊;母鵝因吃食而離窩時,公鵝便替母鵝坐窩。因此,人們叫它為“夫妻鵝”、“恩愛鵝”。

灰鵝養殖數據

灰鵝 灰鵝
1、產蛋。一般在頭年11月一次年5月為產蛋期。平均產蛋30-40枚/年,蛋重160-200g。
2、體重。成年公鵝7-8千克,成年母鵝6-7千克。8周齡仔鵝體重4.5千克左右,肉用仔鵝經填肥後重達10-11千克。肥肝均重700-800克。羽絨每個在拔兩次毛的情況下,達350-450克。
3、繁殖。性成熟期180天。一般210天開產,種蛋受精率在80%左右,母鵝有較強的就巢性,雛鵝成活率在90%以上。

灰鵝種質資源研究

烏鬃鵝屬肉用型鵝種,原產於廣東省清遠縣北江兩岸 [4]  ,具有肉嫩鮮美、瘦肉率高、蛋白含量高以及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等優點。豐城灰鵝原產地為江西省豐城市,屬中型鵝種,耐粗飼、抗病力較強。興國灰鵝又名棉花鵝,原產地及中心產區為江西省興國縣,屬中型鵝種,具有肉質嫩美、耐粗飼、生長快、抗病性強等特點。 [5] 

灰鵝養殖管理

灰鵝飼餵方法

灰鵝 灰鵝
一般雛鵝出殼24--30小時後,即可餵食。先將青料切成細絲,然後分次均勻撒在乾淨的塑料薄膜或硬紙上,吃多少撒多少,做到少喂勤添,耐心調教。1--4日齡日喂4--5次,4--10日齡日喂6--8次,其中晚上要喂1--2次,這時日糧中可配20%--30%的碎米或米飯。喂料後,給予0.1%--0.5%的高錳酸鉀溶液飲水,以清理胃腸。天熱時7日齡左右開始放牧,天冷時10--20日齡以後才能放牧。
灰鵝 灰鵝
當鵝飼養到1月齡以上時,應以放牧為主,但也要根據其生長髮育情況、牧草質量和鵝羣實際採食量等補喂部分精料,一般每隻每天補喂50--150克,精料以稻穀、碎玉米、糠麩等為主,並在日糧中添加5%骨粉或貝殼粉,0.3%左右的食鹽。
在喂足青料的基礎上,種鵝產蛋前要適當補給精料,提高其體重,為產蛋積累營養物質。公鵝的精料應提早補喂,使其在母鵝開產前有充沛的精力進行配種,從而提高受精率。
產蛋期的母鵝均以舍飼為主,放牧為輔。日糧配比大致是谷實類和粗糠之比為2∶1,或者稻穀62%、粗糠30%、8%,除青料以外,每天每隻鵝喂90--150克,喂料要定時定量,先粗後精,日喂2--3次。當停產時,應以放牧為主,改喂粗料,以利於繁殖與管理。粗飼使母鵝不致過肥,既利於產蛋,又可培養鵝羣耐粗飼能力,使其在孵化期間能忍受飢餓。此外,還可降低養殖成本。

灰鵝保温保濕

灰鵝
灰鵝(6張)
剛孵出來的雛鵝體温比成年鵝低2--3℃,這個階段重點是保温,其方法是:採用瓦管式爐灶、保温傘、紅外線、燈泡等方法。一般來説,在使用温室育雛時,1日齡室內温度為30℃,以後每天掌握降低1℃,在10日齡左右脱温。在保温的基礎上注意防濕防潮,潮濕對雛鵝健康與生長髮育影響很大。通常要求在1周齡時相對濕度保持在65%左右,2周齡內相對濕度保持在60%,3周齡後相對濕度在55%左右為宜。

灰鵝疫病防治

灰鵝 灰鵝
在母鵝產蛋前1個月注射稀釋100倍的小鵝瘟疫苗1毫升,注射後2周產生免疫力,或在雛鵝出殼1個星期內注射抗小鵝瘟血清,每隻皮下注射0.5毫升即可。如發現其他疫病應及時治療。
參考資料
  • 1.    謝金防,劉林秀,武豔平,周泉勇,謝明貴,韋啓鵬,康昭風,季華員,黃江南,曾文,陳受金. 興國灰鵝季節性繁殖控制技術研究初報[J]. 江西農業學報,2011,(12):137-139.
  • 2.    徐桂芳,陳寬維.中國家禽地方品種資源圖譜[ 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 3.    鄭亞平. 道州灰鵝養殖技術[J]. 農村養殖技術,2003,(19):18.
  • 4.    宮桂芬.小型多用途地方良種鵝-烏鬃鵝[ J] .農村百事通,2008( 4) : 41.
  • 5.    謝金防,謝明貴,韋啓鵬,等.興國灰鵝產業的現狀、 問題與發展建議[ J] .江西畜牧獸醫雜誌,2010( 6) :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