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頭鵐

鎖定
灰頭鵐是鵐科鵐屬鳥類。體長14釐米左右,雄性繁殖羽嘴基、眼先、頰和頦斑灰黑色;頭全部、頸周和胸綠灰色;背淺褐色,羽中央具寬闊黑色條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淺橄欖褐色;尾羽黑褐,中央尾羽具黃褐色羽緣,最外側一對尾羽幾乎全白;小覆羽淡紅褐色,中和大覆羽黑褐,羽緣色淺;飛羽暗褐色;胸皮黃色,至肛周和尾下覆羽轉為黃白色;胸側和兩脅淡褐而具黑褐色條紋。雄鳥非繁殖羽和雌鳥頭灰褐色,眉紋淡黃灰色,下頰紋白色;喉和上胸淡黃色,前胸具深色縱紋。 [6]  共有3個亞種,中國均有分佈。 [8] 
灰頭鵐分佈於中國、俄羅斯、日本、朝鮮、緬甸、尼泊爾和印度, [3]  主要棲息於平原和中高山地區灌叢和較稀疏的林地。常常結成小羣活動,雜食性,非繁殖期以草籽、植物果實和各種穀物為主食,繁殖期主要以鱗翅目昆蟲幼蟲和其他昆蟲為食,一般主食植物種子。 [6-7]  繁殖期5-7月,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每年產兩窩,每窩產卵4-6枚,兩性共同育雛。每天喂雛15小時,雛鳥留巢期12-13天。 [8] 
2000年8月1日,灰頭鵐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687項)。 [5-6]  2016年,灰頭鵐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3] 
中文名
灰頭鵐
拉丁學名
Emberiza spodocephala
別    名
青頭楞
青頭鬼兒
蓬鵐
青頭雀
黑臉鵐
外文名
Black-faced Bunting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鵐科
鵐屬
灰頭鵐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鳴禽亞目
亞    綱
今鳥亞綱
亞    種
3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 1776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3] 

灰頭鵐形態特徵

灰頭鵐
灰頭鵐(35張)
雄性成鳥(春羽):嘴基、眼先、頰和頦斑灰黑色;頭全部、頸周和胸綠灰色而微沾黃,有時具黑點;上背、肩橄欖綠色,微沾赤褐,羽中央具寬闊黑色條紋,羽緣黃褐;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淺橄欖褐色;尾羽黑褐,中央尾羽具黃褐色羽緣,其餘尾羽綠亮褐色,外側第二對尾羽內翈具白色楔狀斑,最外側一對尾羽幾乎全白,僅內側有一斜黑斑,外翈羽端具褐斑;小覆羽淡紅褐色,中和大覆羽黑褐,外表沙褐色,羽緣色淺羽端呈牛皮白色;內側大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褐黑色,外翈羽緣赤褐;小翼羽和初級覆羽褐色;飛羽暗褐,外緣淡赤褐色;胸淡硫黃色,至肛周和尾下覆羽轉為黃白色;胸側和兩脅淡褐而具黑褐色條紋;腋羽淡黃;翼下覆羽黃白色,羽基暗色。 [4] 
雄性成鳥(秋羽):頭和頸橄欖綠色比較顯明,頭頂和頸部各羽有部分尖端黑褐,其它體羽同春羽相似;前頸和胸部的黑點不顯明。 [4] 
雌鳥(春羽):眼先、眼周和不清楚的眉紋牛皮黃色;頰紋淡黃延伸於頸側;耳羽褐色,具黃色軸紋;頭色較雄者發褐而頰部和頦不黑;喉和下體淡硫黃色,喉和上胸微沾橄欖綠色;由暗黑色點斑形成的顴紋頗為明顯;體側和兩脅棕褐而具黑色條紋;下腹和尾下覆羽黃白色;其它部分與雄者同但較淺淡。 [4] 
雌鳥(秋羽):頭部褐沾棕褐色並具黑色條紋;上體淡褐,具粗著的黑色軸紋,背和肩羽尤為明顯;喉淡橄欖黃色,胸部較褐,常具暗色點斑;下體白色,胸和腋部沾黃;其餘部與春羽相似。 [4] 
虹膜褐色;嘴棕褐,下嘴除先端外,色淺;腳白色。 [4] 
大小量度:體重♂15.9-26克,♀14-21克;體長♂130-161毫米,♀125-157毫米;嘴峯♂9.5-11毫米,♀9-11毫米;翅♂65-75毫米,♀60-71毫米;尾♂59.5-72毫米,♀54-69毫米;跗蹠♂18.5-21毫米,♀18-21毫米。(注:♂雄性;♀雌性)(指名亞種) [4] 

灰頭鵐棲息環境

灰頭鵐棲息在平原以至高山,可見於海拔3000米左右。生活于山區河谷溪流兩岸,平原沼澤地的疏林和灌叢中,也在山邊雜林、草甸灌叢、山間耕地以及公園、苗圃和籬笆上。 [4] 

灰頭鵐生活習性

在長白山6月上旬見到家族羣,8月形成大的混合羣,陸續南遷。在遷飛前,常見它們向天空中翻飛,之後又落回原處。10月末左右遷徙結束。常成小羣活動,除繁殖期成對外,也有單獨活動者,性不怯疑,容易使人接近往往在非常接近時才飛離。當受驚時發出短促的“chip”聲。繁殖期雄鳥當叫聲近似三道眉草鵐,但音節較少,多為4-5個音節,而不大響亮。 [4] 
雜食性,在早春和晚秋時以雜草子、植物果實和各種穀物為食,夏季繁殖期大量啄食鱗翅目昆蟲的幼蟲及其他昆蟲。 [4] 

灰頭鵐分佈範圍

原產地:中國、印度、日本、朝鮮、韓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蒙古、緬甸、尼泊爾、俄羅斯聯邦、泰國和越南。 [3] 
旅鳥:阿富汗、不丹、芬蘭、德國、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荷蘭和英國。 [3] 
灰頭鵐分佈圖 灰頭鵐分佈圖

灰頭鵐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5月上中旬見多羣從南方遷到中國東北地區,一部分繼續北上,一部分留在山區繁殖。繁殖期成對活動,通常在樹上不大移動位置,不像一般鳥類那樣活躍地跳來跳去,只是常顫動尾羽,不斷顯示出白色部分。5月下旬和6月上旬在華北和東北營巢,巢建於矮灌木叢中的地面或離地不高的樹枝上,而很少在離地較高的枝間,巢呈杯形,由乾草莖、葉、細根築成,結構緊密,內墊薄層馬毛、細根、草莖等。卵橢圓形,乳白、淡綠色或淺藍色,帶紅褐色表斑、褐紫色點斑或黑色條紋,尖端斑較稀,鈍端較密集。僅由雌鳥營巢,歷經4-5天;每年產兩窩,每窩產卵4-6枚。兩性共同育雛。每天喂雛15小時,甚至在小雨中也不間歇。雛鳥留巢期12-13天。 [4] 

灰頭鵐亞種分化

灰頭鵐(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與年代
1
Emberiza spodocephala personata
Temminck, 1836
2
Emberiza spodocephala spodocephala
Blyth, 1845
3
Emberiza spodocephala sordida
Pallas, 1776
[2] 

灰頭鵐保護現狀

灰頭鵐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687項)。 [5] 

灰頭鵐種羣現狀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羣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羣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