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葉烏飯

鎖定
灰葉烏飯(Vaccinium glaucophyllum C. Y. Wu & R. C. Fang)是杜鵑花科越橘屬的一種常綠灌木,枝條粗壯。
中文名
灰葉烏飯
拉丁學名
Vaccinium glaucophyllum C. Y. Wu & R. C. Fa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3] 
杜鵑花目
杜鵑花科
越桔屬
灰葉烏飯
分佈區域
貴州西南部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近危 )

灰葉烏飯形態特徵

灰葉烏飯 灰葉烏飯
常綠灌木,高0.5—3米;分枝多。枝條粗壯,幼時淡褐色,明顯具稜,密被短柔毛,老 枝禾杆色,莖皮光滑,無毛。葉密生,葉片革質,長圓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8—2.5釐米, 寬0.5—0.9釐米,頂端鋭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邊緣全緣,反捲,兩側近葉柄各有1腺 體,葉面灰白色,背面談褐色,幼葉表面沿中脈有短柔毛,其餘無毛,成長後兩面無毛,中脈在兩面略微隆起,側脈3—4對,在表面微顯,在背面不顯,網脈在兩面不顯;葉柄長約2毫 米,幼時被短柔毛,以後無毛。花未見。
果序總狀,腋生,長3—4釐米,果多數,密生,序軸 具稜,無毛;果梗長3—4毫米,無毛,頂端與果實間有關節;漿果幼時綠色,近球形,無毛, 冠以宿存花萼,萼齒短三角形,長0.6—1毫米,無毛。 果期6月。 [1] 

灰葉烏飯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700—1 800米的山坡密林中。

灰葉烏飯分佈範圍

產貴州西南。模式標本採自安龍。

灰葉烏飯本種提示

本種與羅漢松葉烏飯V.Podocarpoideum Fang et Z.H.Pan相近,不同的是本種 幼枝被短柔毛;葉片較短、寬,長圓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1.8—2.5釐米,寬0.5—0.9釐米, 葉面灰白色;萼齒短小,鋭尖而不為漸尖。

灰葉烏飯保護級別

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