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色森林土

鎖定
灰色森林土是温帶森林草原土壤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因具有深厚的灰色土層而得名。屬於森林土壤向草原土壤的過渡類型。世界上以俄羅斯分佈面積最大,美國北部也有分佈。
中文名
灰色森林土
外文名
Gray forest soil
分佈地區
俄羅斯、美國
釋    義
温帶森林植被下形成的土壤

灰色森林土地理環境

在我國主要分佈在內蒙古大興安嶺北段山地的西坡及南段山地垂直帶上部;在新疆阿爾泰山與準噶爾盆地以西也有部分分佈,並常與黑鈣土組成復區。 灰色森林土的氣候條件,與漂灰土和亞高山草甸土地區比較,略微顯得温和、乾旱,但比草原地區的黑鈣土又要涼爽濕潤一些。年平均温度為-3- -4℃,10℃以上積温為1400-1900℃,冬季寒冷凍結,土壤凍深可達1.5米。年降水量400-450毫米。大部分雨量在6-8月內,對植物生長有利。 灰色森林土的形成過程,既有一般森林土壤的淋溶澱積過程,又具有草原土壤高度腐殖質的累積過程。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表層一般為7-15%。
植被以落葉闊葉楊、樺林為主,部分也混生落葉松、雲杉等針葉林。成土過程一般表現為高度的腐殖質累積過程(即生草過程),較弱的淋溶作用以及某種程度的殘積澱積粘化。地表有木本和草本植物凋落物組成的枯枝落葉層;色澤深暗的腐殖質層厚30—50釐米,腐殖質下滲並以舌狀向下過渡,腐殖質含量豐富;灰棕或棕帶灰色的澱積層厚30—40釐米,結構體表面或裂隙中有時見有較多的白色二氧化硅粉狀物,有時可見少量褐色膠膜。全剖面呈微酸性至中性反應,pH5.5—7.5,鹽基飽度多在70%以上。灰黑土肥力相當高,但坡大、土薄、濕潤,宜以林為主。 [1] 

灰色森林土理化性質

灰色森林土通體質地較輕,一般為砂質壤土到粘壤土。顆粒組成中粒徑0.02-0.002毫米的粉砂粒和<0.002毫米的粘粒含量均低於40%。粘粒在剖面中的分佈有一定變化,心土層略有增加趨勢,硅粉澱積層的粘化值1.1-1.4,呈現弱度粘化。土壤自然含水率表土層一般在30%以上,心土層12%以上,常年水分狀況良好。土壤容重1.1-1.45克/立方厘米,總孔隙度55%-60%,通透性較好。土壤呈微酸一中性反應,pH5.5-7.0之間,東部偏小,西部偏大,個別剖面底土出現石灰反應。土壤交換量高達20-50me/100g,表土最高,向下遞減。交換性鹽基以鈣為主,鹽基飽和度表土層40%-85%,心底土層75%-100%,變幅較寬,自上而下由不飽和到飽和。灰色森林土生物聚積量高,土壤腐殖質豐富,腐殖質組成以胡敏酸為主。胡富比0.7-2左右,自上而下降低。E4/E6比值4.6-5.4,剖面上下變化不大。粘粒礦物組成以水雲母為主,並伴有高嶺石、綠泥石和少量的蒙脱石、石英。礦質全量組成以二氧化硅為主,含量500-700克每千克之間,西部地區含量偏小,剖面上下差異不大;東部地區含量偏大,並呈向下遞增趨勢。其次是氧化鋁和氧化鐵,前者含量為110-190克每千克,東部地區含量偏小,剖面上下差異不大,西部地區含量偏大。且呈中間多兩頭少趨勢,後者含量為30-70克每千克,地區差異與剖面分佈趨勢與氧化鋁類同。硅鐵鋁率東部高於西部,大興安嶺山地6.07-9.80,阿爾泰山地為4.64-6.63;東部向下遞增,西部向下遞減。氧化鈣含量西部明顯高於東部,氧化鎂也有類似情況。故風化淋溶係數東西部也截然不同,東部0.69-1.08,平均0.85;西部0.61-1.82,平均1.25,表明東部的土壤風化淋溶強度高於西部。由於生物富集作用,東西部土壤中磷素都有明顯的表聚現象。 [2] 

灰色森林土利用改良

灰色森林土是我國北方主要林業生產基地之一。目前,森林已遭到嚴重的破壞,特別是林農、林牧交錯地帶,隨着人口的增長,對木材、糧食、燃料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亂砍濫伐,毀林開荒更加嚴重,森林面積不斷縮小。林木稀疏,鬱閉度下降,草本植物乘機侵入,加速了土壤的草甸化和生草化過程,致使連片的森林呈島狀分佈。森林覆蓋率下降,涵養水源的能力明顯降低,加劇了水土流失,特別是暴雨季節,不僅肥沃的表土被侵失,致使土體變薄,養分狀況變差,而且山洪暴發還常常毀掉農田,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二)改良利用方向,灰色森林土土體深厚,土質肥沃,水分條件好,適宜多種樹木生長,利用方向應以林為主,因地制宜地利用林間和林下草地資源,適度發展畜牧業,以提高土壤資源的綜合經濟效益。
改良利用措施是:
1.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嚴格控制採伐。對以針葉林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要適當間伐闊葉林,撫育針葉林;以闊葉林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要間伐闊葉林,人工植入落葉松、樟子松、雲杉等經濟價值高的樹種;對楊、樺林應留優去劣,留強去弱,伐除病腐木,以促進林木生長更新。
2.抓緊跡地、荒山造林,恢復森林植被。成片採伐的森林跡地應及時營造人工林,同時綠化荒山荒坡。人工造林樹種仍以落葉松、樟子松,油松、雲杉為主。為保持水上,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林木生長髮育,造林前應挖魚鱗坑,水平溝等整地工程,同時注意封山育林。
3.加強森林資源管理,合理利用土壤資源。要保護好森林土壤資源,首先必須嚴格執行森林法,嚴禁亂砍濫伐,毀林開荒,同時鼓勵國家、集體、個人造林,不斷提高森林覆蓋率。對已開墾的耕地也要有計劃地退耕還林還草,恢復原有的森林草原景觀。為充分發揮灰色森林土林茂草盛的資源優勢,可利用林間或林下草地適度發展畜牧業,但要嚴格控制放牧強度,防止家畜啃食林木,幼林地絕對禁牧。 [3] 
參考資料
  • 1.    盛士駿.我國大興安嶺西坡的灰色森林土[J].土壤通報,1980(06):19-22.
  • 2.    劉穎. 冀北灰色森林土與黑土灰化過程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
  • 3.    劉立誠,排祖拉.新疆灰色森林土的形成特點及其系統分類[J].土壤通報,1997(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