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鱗魨

鎖定
灰鱗魨(學名:Balistes capriscus)是鱗魨科、扳機魚屬魚類。一般20-25釐米,最大體長45釐米。體呈菱形,中等側扁,頭短而高,尾柄短而側扁。眼小,上側位,在眼前方有一縱溝。口小,前位,上下頜牙每側常有一行約4個有凹側的楔狀白牙。體被板狀鱗,鰓孔後方具一叢大型板狀鱗。具有堅韌的革質皮膚和兩個背鰭。第一背鰭具3棘,左右腹鰭合成1短鰭,腹鰭棘能活動。第二背鰭與臀鰭相對,同形,不呈絲狀延長。胸鰭短而圓,背鰭分開。尾鰭雙凹形,上下葉鰭條延長體灰褐色,體背和體側具有3條不規則的橫斑,鰭條暗灰色,散有暗色斑點。
灰鱗魨屬暖水性底層魚類。棲息於珊瑚礁與海藻叢中,水深可達60米。肉食性,主要攝食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分佈於西大西洋的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東南至百慕大,南至阿根廷,以及墨西哥灣。在美國佛羅里達的沿海水域很常見。在英國和愛爾蘭東部的大西洋,安哥拉以南的地中海中也有分佈。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拉丁學名
Balistes capriscus
別    名
灰色扳機魚
灰炮彈
動物界
脊椎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輻鰭魚綱
亞    綱
新鰭亞綱
魨形目
鱗魨科
鱗魨屬
灰鱗魨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Gmelin,1789
保護級別
(IUCN)2011年 ver 3.1——易危(VU) [2] 
中文名
灰鱗魨
外文名
Filefish、Gray Triggerfish

灰鱗魨動物學史

灰鱗魨最初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於1788年描述,他將其命名為Balistes carolinensis。該名稱後來被修改為Balistes capriscus。同義詞包括Balistes forcipatus Gmelin 1788、Balistes spilotopterygius Walbaum 1792、Balistesbuniva Lacepede 1803、Balistes caprinus Valenciennes 1836、Balistes fuliginosus DeKay 1842、Balistes taeniopterus Poey 1860、Balistes powellii Cope 1870、 Balistes moribundus Cope 1871。最後的兩個同義詞最初被用來描述的是灰鱗魨(Balistes capriscus)的幼魚。 [3] 

灰鱗魨形態特徵

灰鱗魨外形

一般20-25釐米,最大體長45釐米。體呈菱形,中等側扁,頭短而高,尾柄短而側扁。眼小,上側位,在眼前方有一縱溝。口小,前位,上下頜牙每側常有一行約4個有凹側的楔狀白牙。體被板狀鱗,鰓孔後方具一叢大型板狀鱗。具有堅韌的革質皮膚和兩個背鰭。第一背鰭具3,可以將其鎖定在直立位置,以用作對掠食者防禦和錨定裝置;第一根脊柱非常堅固,並且在功能上與第二根脊柱相連;受到威脅時,灰鱗魨會潛入一個狹窄的縫隙中,緊緊地楔住自己,並通過豎立和鎖定第一根脊柱錨定到位;當第二根脊椎被壓下時,它會作為一個觸發器,打開第一根脊椎;左右腹鰭合成1短鰭,腹鰭棘能活動。第二背鰭與臀鰭相對,同形,不呈絲狀延長。背鰭作為運動的主要方式,前後擺動,將魚推進水中。成魚的尾鰭裂片細長。眼睛離嘴很遠。身體前半部的鱗片大而呈板狀,後半身鱗片光滑。鰓口後面有一個或多個放大的鱗片。小鰓蓋位於胸鰭正上方。胸鰭短而圓,背鰭分開。尾鰭雙凹形,上下葉鰭條延長體灰褐色,體背和體側具有3條不規則的橫斑,鰭條暗灰色,散有暗色斑點。 [4]  [3] 

灰鱗魨體色

幼魚灰色、淡黃色,有紫色小點。長度小於50毫米時,身體上會形成不規則的大黑斑,鰭上會染上黃色、藍色和橄欖色,或者第二層背鰭、肛門鰭和尾鰭膜是半透明的。馬鞍狀斑紋散佈在背鰭和肛鰭上。 [3] 
成魚體色為淺灰色至橄欖灰色至黃棕色。在開闊水域游泳時呈暗灰色,但它有能力稍微改變顏色以適應其他環境。上半身有三個暗斑,下半身和鰭上常有白點和白線。藍色斑點和線條位於上身和背鰭上。下巴上有一條淺而窄的帶子,眼睛的上邊緣是藍色的。背鰭和臀鰭呈大理石色。隨着年齡的增長而褪色。 [3] 

灰鱗魨棲息環境

灰鱗魨屬暖水性底層魚類。棲息於珊瑚礁與海藻叢中,更喜歡堅硬的海底、礁石和壁架,在近岸和近海地區都非常豐富。這種魚棲息在海灣、瀉湖和海礁中,水深可達60米。成魚單獨或成羣地沿着底部漂流,而幼魚則隨馬尾藻一起漂在水面。 [3-4] 
灰鱗魨 灰鱗魨

灰鱗魨生活習性

灰鱗魨肉食性,主要攝食軟體動物和甲殼類。有鋒利的牙齒,可切開海膽和海星等硬殼獵物。 [4]  [3] 
灰鱗魨作為晝夜捕食者,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例如蝦、螃蟹海膽沙錢、海星、海蔘和雙殼軟體動物。在一項研究中,觀察到灰鱗魨表現出有趣的攝食行為。它們離開珊瑚礁的家,移出沙子,在離海底2-3釐米的地方保持垂直。用足夠的力量將水流對準沙子,以露出生活在水面以下的沙錢。如果沒有發現獵物,灰鱗魨將移動大約90釐米遠,並繼續這種行為。當灰鱗魨成功發現沙錢時,它會重複吹氣動作,進一步暴露了獵物。接下來,灰鱗魨衝入,用喙狀牙齒抓住沙錢,將沙錢抬到底部上方並扔下去。重複此過程,直到沙錢倒掛。隨後是灰鱗魨在沙錢沙元上的垂直位置,下顎閉合,向下推,壓碎了中心。然後吃掉了沙錢的柔軟內部組織。灰鱗魨也以類似的方式定位和吃海膽。與馬尾藻羣落相關的幼魚以藻類、水生生物、藤壺和多毛類為食。 [3] 

灰鱗魨分佈範圍

海域:分佈於西大西洋的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東南至百慕大,南至阿根廷,以及墨西哥灣。在美國佛羅里達的沿海水域很常見。在英國和愛爾蘭東部的大西洋,安哥拉以南的地中海中也有分佈。 [3] 
國家: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阿魯巴島、巴哈馬、巴巴多斯、比利時、伯利茲、貝寧、百慕大、博內爾島、聖尤斯達蒂斯和薩巴島(薩巴島、聖尤斯達蒂斯、博內爾島)、巴西(林達德)、保加利亞、佛得角、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羣島、哥倫比亞、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古巴、塞浦路斯、科特迪瓦、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埃及、赤道幾內亞、法國、法屬圭亞那、加蓬、岡比亞、佐治亞州、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格林納達、瓜德羅普島、危地馬拉、根西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愛爾蘭、以色列、意大利、牙買加、澤西島、黎巴嫩、利比里亞、利比亞、馬耳他、馬提尼克島、毛里塔尼亞、墨西哥、摩納哥、黑山共和國、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荷蘭、尼加拉瓜、尼日利亞、挪威、巴拿馬、葡萄牙(亞速爾羣島、馬德拉羣島)、波多黎各、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聖海倫娜、阿森松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聖海倫娜主島、阿森松)、聖基茨和尼維斯、聖盧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拉利昂、聖馬丁(荷蘭部分)、斯洛文尼亞、西班牙(加那利羣島)、蘇里南、瑞典、阿拉伯敍利亞共和國、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烏克蘭、英國、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英屬維爾京羣島、美國維爾京羣島、撒哈拉沙漠西部。 [2] 
灰鱗魨分佈圖 灰鱗魨分佈圖

灰鱗魨繁殖方式

2歲時達到性成熟,第一次產卵時長為30釐米。最大壽命約為13歲。7-9月,水温達到21℃後,灰鱗魨在底層築巢。根據雌性的大小,有5-10萬個卵產在一個從沙子裏挖出來的空巢裏。雌雄之間的一夫多妻制的交配在很大程度上是隨機的,沒有長期的配偶關係。成魚如果靠近巢穴,保護巢穴免受潛在的捕食者(包括潛水員)的侵害。鯛魚和紅鯛從灰鱗魨的巢穴中取卵,存活下來的卵在48-55小時內孵化。孵化後,幼魚離開巢穴,直奔水面。在表面上,它們經常與與海藻羣落相關。幼魚的高存活率往往與馬尾藻產量高有關。隨着秋季的臨近,幼魚離開馬尾藻棲息地,來到12.7-17.8釐米長的底礁棲息地。 [3] 

灰鱗魨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1年 ver 3.1——易危(VU)。 [2] 

灰鱗魨主要價值

在幾內亞比紹漁場資源比較豐富,曾有一小時捕獲3000千克的記錄。肉肥厚。內臟有弱毒鹼,去除內臟和剝皮後可供鮮食或加工為鹹幹品。 [4]  還可以在公共水族館中作為觀賞魚。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