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背鷗

鎖定
灰背鷗(學名:Larus schistisagus)大型水鳥,體長62~69釐米。嘴直,黃色,下嘴先端有紅色斑。腳粉紅色,頭、頸和下體白色,背、肩和翅黑灰色,腰,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冬季頭和上胸有褐色縱紋,特別是眼周和後枕較密。飛翔時翅前後緣白色,初級飛羽黑色,末端具白斑。相似種銀鷗上體較淡,呈灰色。海鷗體型較小,羽色亦較淡,嘴上無紅斑,腳為黃色。 區別較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分佈於亞洲東部至西伯利亞東北部、鄂霍次克海及日本海北部沿海。棲於海岸的岩礁、海灣、港口和漁場。以小魚、蝦、螺、蛤類為食。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Slaty-backed Gull
別    名
灰背海鷗
大黑脊鷗
中文學名
灰背鷗
拉丁學名
Larus schistisag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鷗形目
鷗科
鷗屬
灰背鷗
亞    種
單型種,無亞種 [2] 
命名人及年代
Stejneger,1884
保護級別
無危(LC)IUCN標準 [3] 

灰背鷗形態特徵

灰背鷗
灰背鷗(22張)
體長55~67釐米。雌雄鳥體色相似。成鳥繁殖羽(夏羽)頭、頸部及腹面均白色,背部灰黑色。初級飛羽黑色而先端有白斑,次級飛羽青灰色,羽端具白色寬緣,尾上覆羽、尾羽均白色。非繁殖羽(冬羽)頭、頸灰白色,各羽均具有棕褐色的羽幹紋,背面自肩、背至尾上覆羽,包括翅上覆羽均灰白色,綴以棕褐色橫斑和塊斑,飛羽黑褐色,次級飛羽末端灰白色,喉羽灰白,有棕褐色羽幹紋,胸至尾下覆羽灰白而具棕褐色斑塊,尾羽黑褐色,端灰白色。虹膜淡黃色,嘴黃色,下嘴先端有紅斑,腳粉紅色。 [4] 
幼鳥上體淡褐色,具暗色羽軸紋和淡色羽緣。頦、喉白色,其餘下體灰褐色。翅有顯著的淡色橫斑。 [2] 
虹膜黃色,嘴也為黃色,下嘴先端具紅斑。幼鳥嘴黑色,腳粉紅色。
大小量度:體重♂1205克;♀1170~1230毫米;體長♂638~690毫米,♀620~660毫米;嘴峯50~67毫米;翅♂440~472毫米,♀415~452毫米;尾160~200毫米;跗蹠62~73毫米。 [2]  (注:♂雄性;♀雌性)

灰背鷗棲息環境

棲息於海濱沙灘,岩石海岸、島嶼及河口地帶,遷徙期間也見於內陸河流與湖泊。 [2] 

灰背鷗生活習性

習性:成對或成小羣活動。非繁殖期有時也集成大羣。
遷徙:在中國主要為冬候鳥。秋季於9~10月遷入越冬,翌年3~4月離開。 [2] 
食性:食物範圍很廣,而且每年不同,視可利用的環境而定。食物包括魚類、各種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甲殼動物、棘皮動物、小型哺乳類、動物屍體、雛鳥及卵、昆蟲等,有時會追逐漁船上拋下的各種廢棄物。 [4] 

灰背鷗分佈範圍

原產地:加拿大、中國、日本、朝鮮、韓國、俄羅斯、美國。
迷鳥分佈地:關島。 [3]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北部、薩哈林島、日本北海道和本州。越冬於日本南部、琉球羣島和中國遼寧南部、山東威海和煙台、福建、廣東、香港和台灣。遷徙期間見於黑龍江和吉林省。 [2] 
灰背鷗
灰背鷗(2張)
2021年10月18日上午,貴州省生態攝影協會副秘書長、貴州省生態攝影協會六盤水分會名譽會長宋銘在貴州六盤水明湖國家濕地公園捕捉到疑似灰背鷗的影像。經諮詢省生態攝影協會、威寧草海管理處等相關單位及專家,證實該影像確實為“灰背鷗”,且在貴州首次被捕捉到其影像。 [6] 

灰背鷗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常成鬆散的小羣營巢,通常置巢於海島和海岸懸巖上,多緊靠懸巖邊。巢主要由枯草構成,內墊有羽毛。每窩產卵2~3枚,卵為橄欖綠色或赭色、被有褐色或黑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67~81×48~54毫米。 [2] 

灰背鷗保護現狀

灰背鷗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3] 
該種已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5] 

灰背鷗種羣現狀

灰背鷗的全球種羣數量約為2.5萬~1百萬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06),各國種羣數估算如下:中國約有50~1萬隻越冬鳥;韓國約50~1萬隻越冬鳥;日本約1萬~10萬繁殖對,1千多隻越冬鳥;俄羅斯不少於1千隻遷徙候鳥,有約1萬~1百萬繁殖對(Brazil 2009)。 [3] 
該鳥在中國的種羣數量稀少,不普遍,應注意保護。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