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灰背岸八哥

鎖定
灰背岸八哥(Bank Myna),是椋鳥科八哥屬鳥類。
外文名
Bank Myna
別    名
印度八哥
中文學名
灰背岸八哥
拉丁學名
Acridotheres ginginian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雀形目
亞    目
鳴禽亞目
椋鳥科
八哥屬
灰背岸八哥
分佈區域
南亞次大陸與東南亞小部分地區

灰背岸八哥形態特徵

灰背岸八哥 灰背岸八哥
灰背岸八哥產自印度,是當地的常見鳥種,為中型鳥。頭部為黑色或巧克力色,背部與腹部均為灰色,初級飛羽基部和初級覆羽先端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端。下部為白色。眼斑爪子與嘴均為橘紅色或者深黃。有小羽冠。體長約25至26釐米。形態類似於家八哥。常與家八哥和其他椋鳥科結小羣活動。常跟隨亞洲水牛或其他有蹄類動物捕食動物身上的寄生蟲蝨子等或者翻食水牛開拓的土壤尋找蚯蚓,螻蛄,馬陸等等無脊椎動物。喜食水果,尤其是東南亞產的香蕉,木瓜等等
不成調的鳴聲,有咕咕聲及哨音。聲不如家八哥沙啞。但與家八哥一樣具有一定的學舌能力。

灰背岸八哥食性

灰背岸八哥 灰背岸八哥
灰背岸八哥同近親家八哥一樣是雜食性動物,食用無脊椎動物、水果,或從路邊垃圾堆、牧場或家畜圈養地中覓食。它們也吃小鳥、蛋及蜥蜴。主要食用的無脊椎動物為甲蟲的成蟲與幼蟲、臭蟲、毛毛蟲、蚯蚓、果蠅、蝸牛、蜘蛛,主要是在平地,尤其是路邊捕捉,在那裏許多昆蟲都被汽車碾死。它們也啄食牧草或收割後的殘株表面的獵物

灰背岸八哥棲息地

人工的灰背岸八哥在國內可見於香港,野生的灰背岸八哥分佈於南亞次大陸和西藏東南部小部分較温暖的地區,緬甸西部也有小部分亞種。東南亞人們已將其捕捉人工飼養作為寵物。但國內卻還暫時沒有見到他們的身影。
在印度,灰背岸八哥常棲息於人類活動地區和城鎮交界處。主要分佈於自然保護區內,喜將巢穴築於高樹樹洞,巖洞或者其他鳥類廢棄的巢穴。

灰背岸八哥繁殖

灰背岸八哥 灰背岸八哥
雌雄鳥經年累月結伴,並生活在同一個領域中達數年之久。鳥巢呈杯狀,由乾草、小樹枝及葉子組成,通常築在樹洞、峭壁、建築物或其他構造中,有時也會築在枝葉濃密的樹上。灰背岸八哥八哥在3月至8月產卵一年三胎,總體情況根據氣温變化而提早或延遲。八哥在大清早下蛋,一窩通常有一到六顆,平均是四顆,蛋色為藍色,在產下最後一顆蛋後,就開始孵蛋,日間為母鳥孵,公鳥覓食,夜間則只有母鳥獨守,孵化期約為十三到十四天。孵化後,雛鳥約需二十到三十二天(平均是二十五天)的時間長羽毛,這時期公鳥與母鳥都會哺育小鳥,一直到它們能飛離巢後的三週。幼鳥獨立後會形成小羣體,多數的八哥在九個月大時就會配對,但只有少數的年輕雌鳥會在一歲大的時候就交配產卵。產卵4~6枚,多數卵呈輝亮的玉藍色,部分亞種出現白色或淺褐色卵。卵長約27mm-32mm.
東南亞與印度的人們已經成功將灰背岸八哥作為寵物飼養,但國內沒有見到有灰背岸八哥上市,僅見於香港動物園和走私入境的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