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火龍年法會

鎖定
火龍年法會,託林寺舉行的紀念阿底峽圓寂法會。因在藏曆火龍年舉行,故名。又稱“丙辰法會”。
中文名
火龍年法會
別    名
丙辰法會
舉辦方
託林寺
內    容
紀念阿底峽圓寂法會
託林寺舉行的紀念阿底峽圓寂法會。因在藏曆火龍年舉行,故名。又稱“丙辰法會”。11世紀前期,古格地方首領益西沃資助藏傳佛教譯師仁欽桑布在託林寺設立譯場,迎請印度高僧阿底峽入吐蕃傳法授徒,使佛教得以在吐蕃境內廣泛弘傳。北宋熙寧九年(1076)由古格首領孜德資助,在託林寺舉行了盛大法會,這是藏傳佛教史上的首次盛會,也是藏傳佛教後弘期舉行的第一次隆重盛大的集會。烏思藏、納裏速、朵甘思等吐蕃諸部高僧雲集古格,廣傳佛法,傳授顯密宗法。火龍年法會顯示了藏傳佛教在吐蕃的復甦與中興,在藏族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第一,這次法會是在古格首領主持和吐蕃諸部各地方首領的資助下進行的,説明佛教在吐蕃已具有廣泛的社會基礎,得到新興封建主的重視;第二,這次法會盛大隆重,反映了吐蕃諸部封建割據局面確立後,社會秩序已趨於穩定;第三,這次法會標誌着佛教勢力在當時社會上已成為一種新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