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火試

鎖定
火試法是經驗鑑別方法的重要內容,是利用火燒時產生的特別現象來鑑別藥材。根據火燒產生現象的不同,來判斷藥材真偽的一種方法。
中文名
火試
目    的
判斷藥材真偽

目錄

火試鑑別方法

(一)顏色變化
1.焰色反應:
某些金屬離子在火上呈色不同,故可利用焰色反應鑑定含相應金屬的礦物藥。
【用鉑金絲棒先在稀鹽酸中蘸浸,置酒精燈火焰上燒至無焰色後,再蘸待測溶液作焰色試驗】
白礬(主含硫酸鋁鉀)——呈紫色焰;
芒硝(主含硫酸鈉)——呈黃色焰,
石膏(主含硬硫酸鈣)——呈磚紅焰。
2.變色反應
爐甘石燒熱時變為黃色,冷後變為白色;
陽起石燒熱時呈紅色,冷後變為黑色。
(二)昇華
昇華指固體物質受熱後,不經液化過程,直接變成氣體,遇冷又變成固體的物理現象。通常利用藥材經昇華後產生的昇華物結晶形態來鑑定。
大黃粉末昇華後,可檢出黃白色梭狀或針狀結晶;
牡丹皮昇華後,可見長柱形或簇狀結晶;
麻黃昇華後,可見細針晶或砂晶;
虎杖昇華物為黃色針晶;
龍腦、冰片昇華物為黃白色梭狀或針狀結晶。
(三)產生煙霧
青黛——紫紅色煙霧;
血竭——嗆鼻並有香氣;
雄黃——黃白色煙,並有蒜樣臭氣;
煤珀——灰褐色煙霧,
麝香、樟腦、琥珀——白色煙霧。
(四)產生氣味(香氣或臭)
安息香——苯甲酸氣;
硃砂、自然銅、硫磺的刺激性氣;
砒石、雄黃的大蒜樣臭氣等均有鑑別意義。
(五)發出聲音(迸裂、爆鳴現象)
麝香燒之迸裂跳動,並有爆鳴聲;
海金沙燒之產生火星和爆鳴聲,
(六)失水(失去結晶水的現象)
石膏、白礬粉置玻璃管中,火燒時,管壁產生水珠;
膽礬置玻璃管中火燒,不但產生水珠,並由藍色變成白色,遇水後又恢復成藍色。
(七)其他變化
硼砂火燒形成玻珠樣物;
熊膽燒之起白泡而無腥氣等。

火試應用

1、火試法在莖木類中藥中的應用
國產木香:取少許燃之,發濃煙及強烈香氣,並有黑色油狀物滲出。
進口沉香:燃之發濃煙,香氣濃烈而持久,滲出不明顯。(沉香正品沉香燃燒時發濃煙及強烈香氣,並有黑色油狀物滲出。偽品燒之無濃煙,無沉香氣,無黑色油狀物滲出)
降香:來源於豆科植物降香檀的樹幹和根的乾燥心材。用火燒之有黑煙及油冒出,殘留白色灰燼。
蘇木:取本品一塊,用火燒,灰燼呈白色,為真品。偽品火燒,灰燼呈黑色。
2、火試法在樹脂類中藥中的應用
乳香:遇熱變軟,燃之微有香氣(但不應有松香氣),冒黑煙,並遺留黑色殘渣。(摻假品一般含有松香,燒之有松香氣)
血竭:取粉末置白色紙上,用火隔紙烘烤則熔化,但無擴散的油跡,對光照試呈鮮豔的血紅色,以火燃燒發出嗆鼻煙氣,有苯甲酸香氣者佳。(偽品一般由松香、豬血、紅色染料加血竭偽造而成,用紙烘烤,易熔化變黑或成塊狀,且有油跡擴散,以火燒之,冒黑煙,有強烈的松香氣)
3、火試法在動物類中藥中的應用
麝香:取粉末少量撒於熾熱坩堝中灼燒,初則迸裂,隨即熔化膨脹起泡似珠,香氣濃烈四溢,應無毛,肉焦臭,無火焰或火星出現,灰化後殘渣呈白色或灰白色。(其摻偽物有熟蛋黃、動物肝臟、肌肉、血塊、鎖陽粉、桂皮粉、兒茶粉、澱粉、鉛粉、鐵粉等)
玳瑁:真品燃燒時,火光閃爍,並時有爆裂聲,不冒煙。而偽品燃燒時,有臭氣,有火焰,無閃亮,冒煙。
熊膽:用火燒時有腥氣的為偽品,若燃燒時起泡而無腥氣的為真品。
蟾酥:取粉末少許至於錫箔紙上,加熱即熔成油狀。
馬寶:取粉末少許於鋁箔上加熱,真者迅速由分散聚集於中心,並有馬尿氣味。(偽品加熱不能聚集)
4、火試法在礦物類中藥中的應用
硃砂:將粉末加少許鐵粉混合,置潘菲試管中,與酒精噴燈上加熱,則管壁有汞珠或汞鏡生成。(另一法:取本品研粉末,取兩根火柴,用一根桃粉末少許在火柴桿上,擦着另一根火柴,點燃有藥末的火柴,這時可觀察火柴燃燒後的焦火柴桿上是否有晶亮的細小的水銀球,有的為真品,沒有的為偽品)
輕粉:將放在鐵片上加熱,則逐漸變為黃色,最後化為青煙,不留痕跡。
雄黃:燃燒時易熔融成紅紫色液體,火焰為藍色,並生成藍白色煙,有強烈蒜臭氣。
硫黃:燃燒易熔融,發藍色火焰,並有刺激性的二氧化硫臭氣。
5、火試法在其他類中藥中的應用
海金沙:置火中易燃燒,發生爆鳴聲且有閃光,無灰渣殘留。(摻偽品以黃土和海金沙混合而成,燒之有較黑色灰渣殘留)
珍珠:真品燃燒時,有爆裂聲,呈層狀破碎,為眾多菲薄的銀灰色小片,有色澤,無氣味。(若有燒焦的塑料味,則是偽品)
青黛:少許,用微火灼燒,產生紫紅色煙霧且時間長者為佳。
冰片:用火點燃產生濃煙,並有帶光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