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火水山

鎖定
火水山音譯“龐卡蘭貝蘭丹”。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石油生產地。位於北蘇門答臘省馬六甲海峽沿岸北頭,有煉油及石油化工廠,附近的龐卡蘭蘇蘇建有油港,可停泊10萬噸級油輪。 參加早期建設油城的人都知道,在茂名市文衝口附近有座雷打嶺,在市區北面有座鷯哥嶺和“火水山”,這裏有段悲壯的民間傳説。
中文名
火水山
音    譯
龐卡蘭貝蘭丹
生    產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石油
停泊油輪
停泊10萬噸級油輪
附近景點
雷打嶺、鷯哥嶺
位    置
北蘇門答臘省馬六甲海峽沿岸北頭

火水山歷史傳説

五千萬年以前,茂名市區原來是一片海湖、沼澤的盆地,動植物生長繁茂,由於地殼的變化,古生物沉積,在温度壓力影響下,形成一片油母頁岩。後來,從外地遷來居住的人逐漸增多,但生活很窮,白天勤織耕種,夜晚點的是竹篾火照明。有一年冬天,兩名牧童在山上用露出的頁岩壘灶砌窯點火烤番薯吃,石頭般的頁岩被火越燒越旺!消息傳開,附近村子裏的人們興高采烈,紛紛挖回石頭巖作柴燒火,後來發現有很多油,人們又用土法加工提取的油當火水用來點燈作照明。一股油味裊裊上升,飄到天上靈霄寶殿,玉帝詫異道:“為何有股油味?”太白金星上前啓奏:“萬歲,人間有座‘火水山’,百姓從石頭巖燒出油用來點燈的。”玉帝怒道:“原來如此,不準百姓點燈。”立即傳旨,派一名雷神來到南天門,降下凡間,壓制百姓,封鎖“火水山”。
在“火水山”不遠的一條村子(後取名“油甘窩”村),有個寡婦帶着一孩子擔柴賣草度日,這孩子聰明能幹,常常逗鷯哥(八哥鳥)玩,大家習慣喜歡叫他“鷯哥仔”。這鷯哥仔看到“火水山”被雷神封鎖,黑沉沉的夜,寒風颼颼,非常氣憤。他年方十八歲時,告別慈母和鄉親,千辛萬苦來到南海,他一邊大喊一邊哭:“大慈大悲觀世音,救救百姓吧!”這一喊,驚動了一老漁翁,坐船而來詢問,鷯歌仔把人們怎樣發現頁岩、燒火點燈照明,雷神禁山,百姓受苦的事説個端詳。老漁翁聽後深受感動,便送他一個神奇的海螺,吹響能呼風下雨,再送兩顆千年海底石,教他遇難時如何使用。説完,老漁翁在海上隨風而去,不見蹤影。
鷯哥仔拜謝遠去的老漁翁,掛起神奇的海螺,藏好千年海底石,艱辛起步,前往佛山,拜十八羅漢為師,學到十八套武藝功夫。他回到了家鄉,見到村民慈母,歡喜萬分。他帶領村民拜雷神,要求玉皇大帝開山救民。可雷神手執雙錘,一道閃光而來,氣勢洶洶,一眨眼,要打鷯哥仔和村民。鷯哥仔為救村民,使出十八羅漢拳鬥雷神。雷神使出雙錘劈來二十響,以每秒鐘發出五千億千瓦雷電殺來。鷯哥仔被迫出手二斗雷神,用一顆千年海底石拋去,打落雷神雙錘。雷神激怒,化作烏雲遮住天上太陽、月亮,使人間日夜不分,漆黑一團。鷯哥仔用老漁翁送的神奇海螺,吹響喚來大風,吹開烏雲,大地重見光明!雷神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化作千萬億度高温,以每小時發出熱量六十億度,焦死莊稼,煮滾湖水,百姓叫苦。鷯哥仔又是一吹神奇海螺,喚來大雨降温,莊稼得救,湖水澄清。這時,雷神變作猛虎吼叫,張開大嘴,想吞下鷯哥仔。鷯哥仔被逼三鬥雷神,又拋出第二顆千年海底石,打得雷神昏倒。鷯哥仔在雷神身上奪下金匙,打開封鎖的“火水山”,百姓撿回頁岩燒火。可憐的鷯哥仔為了給人間帶來光明,和雷神打得筋疲力盡,最後倒下變成了一座嶺,叫“鷯哥嶺”。
再説那雷神被千年海底石擊昏,沉睡千年甦醒,不好迴天上向玉帝交差,只好長年累月坐在“火水山”前,望着飛去一羣鷯哥,最後變成一座“雷打嶺”。這是一個民間傳説,由於舊社會無能,這裏“地下埋着寶,地上不長草,雷澇旱成災,窮人把飯討”。

火水山南方油田

解放後,共產黨派來了勘探隊,勘測這裏油頁岩儲量50億噸,金塘、羊角儲量就有19億噸,平均厚度22.75米,最厚33米,最薄2.05米,平均含油量6.9%。1956年,毛澤東主席發出“現在我們準備在廣東的茂名(那地方有油頁岩)搞人造石油,那也是重工業”指示。在這塊全國注目的熱土上,11560名建設者進軍茂名,開發頁岩“火水山”。很快,電鏟轟鳴,火車吼叫,幹鎦爐煉出滾滾的人造石油。從此,茂名成了南方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