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火槍烏賊

鎖定
火槍烏賊是槍形目烏賊科烏賊屬的軟體動物 [2] 火槍烏賊,胴部圓錐形,後部削直,胴長約為胴寬的四倍;體表具大小相間的近圓形色素斑,均屬小型。鰭長超過胴長的二分之一,後部較平,兩鰭相接,略呈縱菱形 [3] 其膠質環外緣均具尖錐形小齒。觸腕超過胴長,內殼角質,薄而透明。胴背部具濃密的紫色斑點 [4] 
火槍烏賊廣泛分佈於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日本羣島南部海域,朝鮮、印度尼西亞等沿岸水域 [3] 它棲息於近海沿岸島礁周圍,主要捕食小型蝦類 [4] 火槍烏賊是一種沿岸小型頭足類,游泳能力較弱,常隨風流的影響而移動。繁殖場多位於內灣水質較清處,週年幾乎均可發現懷卵個體,以春夏季居多,盛期在8-9月份 [5] 
火槍烏賊具有食用價值,其肉可供食用,也是魚類的食料 [6] 同時,火槍烏賊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去內臟的全體、鮮肉和乾肉都可入藥,具有利水止瀉,解毒的功效;用治小兒腹瀉、石淋、下肢潰瘍 [7] 此外,火槍烏賊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其體型不大,分佈較為廣泛,為沿岸張網、光誘敷網、拖網的兼捕對象,但產量不大,經濟價值不如劍尖槍烏賊、中國槍烏賊 [5] 
中文名
火槍烏賊
別    名
魷魚仔
拉丁學名
Loligo beka (Sasaki, 1929)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頭足綱
槍形目
槍烏賊科
槍烏賊屬
火槍烏賊

火槍烏賊形態特徵

個體小,胴部略呈圓錐形,後端鈍圓,胴背長約為胴寬的4倍。鰭長超過胴背長的1/2,而鰭寬約為鰭長的2/5,兩鰭相接略呈縱菱形。體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卵圓形或近圓形的褐色色素斑。各腕不等長,以第3對腕最長,第1對腕長度約為第3對腕長度的2/3。腕吸盤兩行,以第2、第3對腕上的吸盤最大,吸盤角質環有4~5個寬板齒。雄性左側第4腕莖化,從頂端向下約佔全腕2/3處的吸盤,特化為兩行尖形突起。觸腕細長,約為第一對腕長度的4倍。觸腕穗稍寬,末端尖,其長度約佔觸腕全長的1/4。觸腕吸盤4行,中部兩行吸盤較大,頂部、基部和邊緣者較小,大、小吸盤角質環均具有尖齒。內殼幾丁質,呈披針葉形,寬度約為長度的1/6,前部狹長,兩側平直而平行,後端鈍圓,中軸粗壯,葉脈細密。

火槍烏賊生活習性

火槍烏賊生活在沿岸島礁周圍,主要捕食小型蝦類等,春季在內灣或河口產卵,每個卵鞘內有25~45個卵子。本省沿海春季常可捕獲。分佈於全國沿海和日本南部海區。肉供食用,也是魚類的食料。

火槍烏賊分佈

國內,南北沿海均有分佈,以南部沿海較多;國外:日本海南部。 [1] 

火槍烏賊生態環境

1.營游泳生活,游泳速度甚快。肉食性,常衝入魚羣獵食,趨光性強,夜間獵食更猛。卵生,每年春、夏季間近海島嶼附近產卵,卵子為白色透明的棒狀卵鞘包被,許多卵鞘合在一起,很像開放的菊花。
2.生活於近海,游泳力較弱,春季產卵期向沿海洄游,以小型蝦類為食。5-6月產卵。
3.生活於近海,只隨季節變化依海流作短距離洄游。生活環境為海水,主要棲息於沿岸。每年冬春以山東石島南部沿岸產量最為集中。

火槍烏賊資源分佈

1.主要分佈於東海南海,以廣東沿海產量最大,5-9月為捕撈季節。
2.浙江舟山九島以北沿海。
3.我國南北沿海均有分佈。
4.日本羣島南部海域。

火槍烏賊化學成份

火槍烏賊含棕櫚酸(palm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十八碳四烯酸(octadecatetraenoc acid),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還含膽甾醇(cholesterol),22-脱氫膽甾醇(22-dehydrocholesterol),24-亞甲基膽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
參考資料
  • 1.    浙江動物志編輯委員會.浙江動物志 軟體動物: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02:298-299
  • 2.    楊明責任編輯;(中國)李永振,舒黎明,陳國寶,南海北部海域重要魚類種羣數值生物學,海洋出版社,2019.07,第162頁
  • 3.    沈長春,蔡建堤,戴天元,福建海區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廈門大學出版社,2018.09,第175頁
  • 4.    黎躍成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第74頁
  • 5.    林龍山著,東山灣及其鄰近海域常見游泳動物,海洋出版社,2013.12,第148頁
  • 6.    李文華,旭日干,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天津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第266頁
  • 7.    黎躍成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原色圖鑑,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2,第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