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火把李廟會

鎖定
火把李廟會是集祭祀、歌舞、文娛、商貿於一體的傳統民俗活動。惠民縣皂户李鄉河南張一帶,自古家家户户加工泥塑,曾盛極一時。泥塑作品從剛開始時的人、佛、獸等發展到後來的無所不及。具有獨特的傳統藝術風格,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中文名
火把李廟會
節日時間
二月二
節日類型
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惠民縣皂户李鄉河南張一帶
節日起源
美麗而動人的傳説
節日活動
趕廟會、賞非遺、品呂劇、嘗美食

目錄

火把李廟會簡介

泥塑 泥塑
火把李廟會於惠民縣皂户李鄉河南張一帶,家家户户加工泥塑。其文化味隨着歷史文化的沉澱積累也愈來愈濃,藝術價值極高。二月二日火把李廟會可見當時泥塑盛行一時。關於泥塑興起的年代和原因,當地民間傳頌着一個美麗而動人的傳説。據説,泥塑始於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是年漢王朱高煦(明成祖朱棣之子,明宣宗朱瞻基的叔叔)據樂安州(今惠民縣)圖謀叛亂,廣造兵器,在當地抓壯丁,奪民畜、糧草,人們怨聲載道。一天,河南張村來了一位鶴髮童顏的老道宣稱:“只要捏成九千九百九十九個泥人,待九九八十一天,張天師來作法,使泥人成為天兵天將,滅高煦,救民於苦難。”於是,全村男女老少,晝夜和泥涅人。可巧泥人做成,九九八十一天,宣宗皇帝御駕親征,朱高煦事敗被縛,當地人民免於苦難。泥人雖未成天兵,但鄉民們卻視之為吉祥物,爭相購買。從此,祖輩沿襲至2019年。
河南張泥塑,以紅粘泥為原料,經設計造型、制胚、晾乾、塗粉、着色、塗膠等工序加工製成。有的玩具內裝有哨子或彈簧、引線,能構成音響和局部活動。
泥塑玩具的泥坯,需用結構十分細密的紅粘土和製成泥,摔涅熟成後進行泥塑加工。製成的泥坯精細光華、形象逼真、品貌端正,以白粉膠液圖底,着色均勻,各色搭配協調,勾畫簡潔流暢。泥塑着色,多以火紅、桃紅、綠、黃、紫等單色或間色,少加墨、金,重在美化、渲染熱烈火爆的喜慶氣氛。塗色多重正面,背面一般從簡或不塗色。這樣塑造加工而成的泥塑工藝品,具有做工精巧,色彩協調豔麗,形象集中突出,富有裝飾性的藝術特點,多采用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手法。
河南張泥塑,品種繁多,造型古樸,有“牛郎織女”、“白蛇傳”、“梁祝”、“武松打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戲劇故事;有坐在蓮花上的抱魚、桃、杏的“座孩”;有安上哨子或肚子裏裝有彈子安個小棒發出各種聲音的“響孩”,另有許多動植物,其造型誇張,色彩豔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火把李廟會後記

幾十年來,河南張泥塑銷往商河、臨邑、陽信以及濟南、天津、滄州等地,成為難得的藝術品。幾年來,河南張泥塑更成為連接中外人民友誼的橋樑。1999年,日本龜田郎來參觀;2001年日本又有以石山梆子為團長的代表團共19人來參觀調研。另為,中國美術館研究員,年逾七十七歲的李寸松老先生來參觀購買。河南張泥塑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的奇葩,民間藝術一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