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火成岩

鎖定
火成岩或稱岩漿岩,地質學專業術語,三大巖類的一種,是指岩漿冷卻後(地殼裏噴出的岩漿,或者被融化的現存岩石),成形的一種岩石。現在已經發現700多種岩漿岩,大部分是在地殼裏面的岩石。常見的岩漿岩有花崗岩安山岩玄武岩等。一般來説,岩漿岩易出現於板塊交界地帶的火山區。
中文名
火成岩
外文名
igneous rock
形    成
岩漿(Magma)直接凝固而成
分    類
酸性鹼性中性超基性
形成類型
流紋岩
分類標準
形成地點,紋理,化學成分

火成岩簡介

火成岩(igneous rock) 亦稱“岩漿岩”。岩漿侵入地殼或噴出地表後冷凝而成的岩石。是組成地殼的主要岩石。分侵入岩和噴出巖兩種。前者由於在地下深處冷凝,故結晶好,礦物成分一般肉眼即可辨認,常為塊狀構造,按其侵入部位深度的不同,分深成岩和淺成巖;後者為岩漿突然噴出地表,在温度、壓力突變的條件下形成,礦物不易結晶,常具隱晶質或玻璃質結構,一般礦物肉眼較難辨認∥常見的岩漿岩有花崗岩、花崗斑石、流紋岩、正長石、閃長石、安山石、輝長岩和玄武岩等。 [1]  [2] 

火成岩岩漿岩分類

分為:火山岩(外部)、淺成巖和深成岩(內部)
淺成巖:是岩漿在地下,侵入地殼內部3-1.5千米的深度之間形成的火成岩,一般為細粒、隱晶質和斑狀結構
深成岩:是岩漿侵入地殼深層3千米以下,緩慢冷卻相成的火成岩,一般為全晶質粗粒結構;亦名侵入岩。
火山岩:在火山爆發岩漿噴出地面之後,再經冷卻形成,所以又名噴出巖,由於冷卻較快,所以一般形成細粒玻璃質的岩石。

火成岩特性

火成岩粒度

根據晶子粒的大小,岩漿岩分成五類:偉晶岩質,有非常大的顆粒
晶巖質,只有大的顆粒
斑狀,有一些大顆粒和一些小顆粒
顯晶質,只有小顆粒
玻璃狀,沒有顆粒

火成岩晶體結構

晶體形狀也是紋理的一個重要因素,以此分成三類:
全角:晶體形狀完全保存。
半角:晶體形狀部分保存。
他形:認不出晶體方向。
其中以第3項居多。

火成岩化學成分

岩漿岩以兩種化學成分分類:
二氧化硅的含量:酸性火成岩含量>66%
中性火成岩含量66%~53%
基性火成岩含量53%~45%
超基性火成岩含量<45%
石英,鹼長石和似長石的含量:
長英質:含量很高,一般顏色較淺,密度較低。
鐵鎂質:含量低,顏色深,而且密度較高。

火成岩物質組成

①化學成分。主要由氧、硅、鋁、鐵、鈣、鈉、鉀、鎂、鈦、錳、氫、磷等12種元素組成。它們被稱為造巖元素,約佔火成岩總重量的99%以上,尤以氧最多,佔總重量的46%以上。其餘所有元素的重量總和還不到1%。它們常用氧化物百分數表示(表1)。SiO2是岩漿岩中最重要的一種氧化物,其含量是岩石分類的一個主要參數。如SiO2含量大於65%的火成岩稱酸性巖,含量52%~65%者為中性巖,45%~52%者為基性巖,小於45%者為超基性岩。K2O+Na2O重量百分數之和稱為全鹼含量,也是岩石分類的一個重要參數。除12種主要元素外,火成岩中還含有許多種微量元素,如Au、Ag、As、B、Ba、Be、Cu、Pb、Zn、F、Cl、S、Ce、Li等。
②礦物成分。常見的礦物有20多種,通稱造岩礦物(表2)。依其化學成分可分為兩類。硅鋁礦物,SiO2與Al2O3含量高,不含FeO、MgO,如石英類、長石類和似長石類。這類礦物顏色淺,故也稱淺色或淡色礦物。鐵鎂礦物,FeO和MgO的含量較高,SiO2含量較低。如橄欖石類、輝石類、角閃石類及黑雲母類等。這類礦物的顏色較深,故又稱深色或暗色礦物。硅鋁礦物和鐵鎂礦物在火成岩中的比例是岩石鑑定和分類的重要標誌之一。火成岩的礦物成分和化學成分取決於岩漿來源,也取決於岩漿演化成巖的總過程。如來自幔源的岩漿富含鐵、鎂、鉻等元素,形成的岩石以鐵鎂礦物為主,而來自殼源的岩漿富含硅鋁元素,形成的岩石以硅鋁礦物為主,花崗質岩漿在演化過程中與碳酸鹽巖接觸交代形成的矽卡巖以含鈣礦物為主等。 [1]  [2] 

火成岩岩石成因

火成岩岩漿岩就是從橄欖岩漿、玄武岩漿、安山岩漿、花崗岩漿通過複雜的演化作用形成的。這幾種原始岩漿上地幔和地殼底層的固態物質在一定條件下通過局部熔融(重熔)產生的。局部熔融是現代岩漿成因方面的一個基本概念,大致解釋如下:和單種礦物比較起來,岩石在熔化時有下列兩個特點:第一,是岩石的熔化温度低於其構成礦物各自單獨熔化時的熔點;第二,是岩石從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有一個温度區間,而礦物在一定的壓力下僅有一個熔化温度。岩石熔化時之所以出現上述特點,是因為岩石是由多種礦物組成的,不同的礦物其熔點也不相同,在岩石熔化時,不同礦物的熔化順序自然不同。一般的情況是:礦物或岩石中SiO2和K2O含量愈高,即組分愈趨向於“酸性”,愈易熔化,稱為易熔組分;反之,礦物或岩石中FeO、MgO、CaO含量愈高,即組分愈趨於“基性”,愈難熔化,稱為難熔組分。所以,岩石開始熔化時產生的熔體中SiO2、K2O、Na2O較多,熔體偏於酸性,隨着熔化温度的提高,熔體中鐵、鎂組分增加而漸趨於基性。 [1]  [2]  [3] 

火成岩成巖結構

成巖的結構與構造,基本上是用肉眼在一塊手標本上,或者在一米見方的野外露頭上就能觀察到的岩石特徵,可以説是一項“微觀”考察吧,要談的,是在比較大的範圍內考察,也可説是一項“宏觀”項目吧!這就是火成岩的產狀。所謂火成岩的產狀,是指火成岩體在地殼中產出(存在)的狀態,具體地説,就是野外所看到的整個巖體的模樣。當然,這也是在火成岩發育地區旅行時所必須瞭解的內容。火成岩體產狀的具體內容,包括巖體的大小、形狀及其與圍巖之間的關係,這是由構造環境的特點所決定的。
所以,當對火成岩體的產狀有所瞭解以後,對火成岩的成因、形成的條件等方面也就有所認識了。先談火山岩的產狀,它的特點與火山的噴發方式有密切的關係。如果是中心式的噴發,則形成許多錐形的火山岩堆積,組成古火山羣,例如山西大同所見到的第四紀火山羣就屬於此種類型。如果是沿着地殼的斷裂帶分佈的火山岩,或者説是由裂隙式的火山噴發而形成的,則出現線狀分佈的火山羣,如南京地區所見到的第三紀火山羣。各地火山岩組成的物質也有所不同,有的以熔岩為主,有的則以火山碎屑為主。如以現代的活火山為例,勘察加汝帕華火山和夏威夷的基拉韋亞火山以熔岩為主,噴溢之時,猶如河流奔瀉,或如飛瀑高懸。
參考資料
  • 1.    水利大辭典.《河海大學《水利大辭典》編輯修訂委員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5.10
  • 2.    The Diagram Group.《解密地球》.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4.06
  • 3.    李鵬舉.《浙贛皖相鄰區燕山期火成岩的特徵及其旅遊地學意義》.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