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火地村

(雲南大關縣玉碗鎮下轄村)

鎖定
火地村是雲南大關縣玉碗鎮下轄的一個行政村。
中文名
火地村
荒山荒地
2500畝
擁有林地
16755畝
主要產業
種植業、養殖業

火地村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1萬元,佔總收入的41%;畜牧業收入51萬元,佔總收入的31.80%(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50頭,肉牛60頭,肉羊493頭);林業收入6萬元,佔總收入的2%;第二、三產業收入46萬元,佔總收入的16%;工資性收入50萬元,佔總收入的22%.農民人均純收入2319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在省內務工113人,到省外務工42人。

火地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酥麻、葵花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酥麻、葵花、折耳根產業。擁有企業1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1個,其中,已登記註冊1個。

火地村人口衞生

該村現有農户240户,共鄉村人口854人,其中男性449人,女性405人。其中農業人口854人,勞動力415人。該村以苗、漢族為主(是苗、漢族混居地)。其中苗族123人,漢族713人。 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90人。參合率69%;享受底保人3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靠村衞生所和玉碗鎮衞生院,衞生所面積為3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1人,該村距離鎮衞生院3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

火地村人文地理

該行政村居於鎮政府東南方,海拔2200米,屬高寒山區,村委會駐地在本村的火地自然村,火地村民小組境內,火地源於燒荒種地得名,別名大火地。該村13個村民小組名稱以該地以前歷史特點或遺蹟命名,如老君山是以曾有老君廟遺地,黃柏坪是該地長有黃柏樹。全村現居住着240户,854人,其中光明自然村中敲幫坪、牟家羊圈、黃柏坪等村民小組,居住有民國20年間先後由貴州威林遷到此地安居,稱花苗支,勤勞、奮進,擅長獵射,能歌善舞,四季響徹山間,特別是花山節更是騎馬、接麻、穿針、藍球、足球、蘆笙音律等山中活躍。

火地村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主要突出基礎設施、文化教育、醫療衞生、人畜飲水等方面均都存在很大的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酥麻、葵花、折耳根為種植特色產業,種植面積15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000頭、牛300頭、羊3000只;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60人。到2009年,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2319元增加到2605元。

火地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21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01.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1] 

火地村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火地小學,中學生就讀到玉碗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0.00公里,距離中學30.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30人,中學生15人。

火地村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4個,黨員總數43人,黨員中男黨員37人,女黨員3人。 團員26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