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灩,漢語二級字 [2]  讀作灩(yàn) ,部首為氵,總筆畫為13筆,本義指水閃閃發光 [3] 
中文名
拼    音
yàn
繁    體
部    首
五    筆
IDHC
倉    頡
EQJU
鄭    碼
VCRY
筆    順
4411112355215
注    音
ㄧㄢˋ
結    構
左右結構
姓    氏
從氵、豔聲
部首筆劃
3
總筆畫
13
造字法
形聲
筆順讀寫
捺捺橫橫橫橫豎撇折折豎橫折
統一碼
U+6EDF
五    行
UniCode
U+6EDF
四角號碼
37117
GBK編碼
E4D9
規範漢字編號
5563

古籍解釋

正字通》俗灩字。 [1] 

詳細解釋

<形>
(形聲。從水,豔聲。本義:水閃閃發光) 同本義 [bright]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水光瀲灩晴方好。——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
又如:灩瀲(水光耀貌);灩灩(水光貌)
瀲灩
1.水波盪漾的樣子。[ripples]
《文選·木華<海賦>》:“浟湙瀲灩,浮天無岸。”
李善注:“瀲灎,相連之貌。”
温庭筠郭處士擊甌歌》:“佶慄金虯石潭古,勺陂瀲灎幽修語。”
方幹題應天寺上方兼呈謙上人》詩:“勢橫綠野蒼茫外,影落平湖瀲灩間。”
明無名氏《鳴鳳記·鄒林遊學》:“湖光瀲灩接晴空,山色有無中。”
2.水滿的樣子。[flooding;billowing]泛指盈溢。
3.光耀的樣子。
盧綸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詩:“樹色參差綠,湖光瀲灩明。”
元王子一《誤入桃源》楔子:“色籠茐,光瀲灩。” 明何景明《明月篇》:“初照瀲灎黃;金波,團圓白玉盤青天。”
4. 形容水波相連,盪漾閃光,波光 閃動的樣子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