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灌腸

(特色傳統名吃)

鎖定
灌腸在明朝開始流傳。《故都食物百詠》中提到煎灌腸説:“豬腸紅粉一時煎,辣蒜鹹鹽説美鮮。另外,在山西太谷、榆次、徐溝等地區盛行的灌腸是一種以蕎麪為原料的特色麪食小吃,它與北京人吃的灌腸完全不同,歷史悠久,代代傳承,有炸、煎、炒多種做法,食用時加上辣椒、蒜末、薑末,口感美味,深受當地喜愛。在太原地區,有楊記、賈記多家特色灌腸商鋪。
中文名
灌腸
主要原料
豬肥腸,蕎麥麪粉,澱粉

灌腸飲食文化

已腐油腥同臘味,屠門大嚼亦堪憐。”老北京街頭常有挑擔小販經營此食品。有記載:“粉灌豬腸要炸焦,鏟鐺筷碟一肩挑,特殊風味兒童買,穿過斜陽巷幾條。
清末民國初經營灌腸的食攤,都是用澱粉加紅曲水調成稠糊麪糰,做成豬腸形狀,蒸熟以後,晾切成薄片,在餅鐺內用豬油煎焦,取出盛盤,淋鹽水蒜汁,趁熱食用。後門橋一帶的福興居算是老字號,距今有200年左右歷史因其灌腸煎得地道,人們管它叫北京灌腸鋪,1917年才取名福興居。至於廟會、集市上攤販賣的灌腸,乃是用澱粉加紅曲,團之為腸形,蒸熟成“粉灌腸”。賣是以刀削成菱形小塊,於平鍋內用次湯油煎焦,盛於碟內,澆上鹽水蒜汁,讓顧客用竹籤所着吃。是一種平民化的經濟小吃。
1927年在福興居對面又開了一家合義齋灌腸鋪,對製法加以改進,除用紅曲水調製麪糊,還加入丁香、豆蔻等10多種香料,並把麪糊灌入真豬腸內,蒸熟切片,並用油煎,使之更加香脆鹹辣,成為一道風味獨特的佐酒菜,因而享有盛譽。當時拉洋車的、做小買賣的、當壯工的以及青年學生,都喜歡到後門橋來吃煎灌腸。這種灌腸才是真正的灌腸,但已經找不到了。另一種就是用澱粉加紅曲水調成稠糊,蒸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後,澆鹽水蒜汁食用。其實這一種當時稱攥腸,或者叫煎粉灌腸,但由於前一種已經消失,灌腸這名字就被純澱粉獨享了。

灌腸製作方法

先將豬血放入30%的鹽水溶液裏,用木棍攪拌,不使凝固。繼之,再和四比一的稀水面汁混在一起,分批適量地灌入洗淨的豬腸之中,待其血槳、面汁之混合體在腸內凝固後,即可放入水鍋內用小火温煮,並要不斷用針剌腸,使之冒出氣泡,以免腸衣崩破。一般情況下約一個半小時即可煮熟食用,如再進行加工更好。其加工方法是:用手託腸,以刀剖為適量薄片,根據不同季節和食者愛好,可用蒜汁、香油調拌,稱之為燒灌腸;或放入底平煎盤,加油煎,看好火色,待塊體由紅變紫黑,腸衣向外津油,用小鐵鏟翻動,即可盛入分盤食用,稱之為煎灌腸。用小磨香油煎更好。
灌腸含有大量脂肪、蛋白、小麥澱粉、醣類以及微量鐵、鈣、鉀、鈉等成份,所以大有補血、健脾、壯筋骨等功能。加上好吃不貴,尤為廣大羣眾所喜愛。

灌腸食用方法

灌腸是一道美食,是在新鮮羊、豬、牛等動物的腸子裏灌注不同湯料,煮或蒸熟後氽食、煎食的一種食物。

灌腸灌腸分類

灌腸大小區分

一種為大灌腸,用豬肥腸洗淨,以優質麪粉、紅曲水、丁香、豆蔻等10多種原料調料配製成糊,灌入腸內,煮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上鹽水蒜汁,口味香脆鹹辣。
另一種叫小灌腸,用澱粉加紅曲水和豆腐渣調成稠糊,蒸熟後切小片塊,用豬油煎焦,澆鹽水蒜汁食用。灌腸外焦裏嫩,用竹籤扎着吃,頗顯特色。
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有一種,用豬腸(有大腸也有小腸)洗淨,內灌豬血加鹽和大料(調味用的中草藥),放入鍋內蒸煮。熟後直接澆上鹽水蒜汁辣椒食用的吃法叫“水灌腸”。以河南內黃楚旺鎮的水灌腸較出名。熟後切片用豬油煎焦食用的為“煎灌腸”。

灌腸地域區分

北京灌腸兒
老北京灌腸 老北京灌腸
早在明朝劉若愚所著《明宮史》中就有記載。清光緒年間福興居的灌腸在京城小有名氣,福興居的掌櫃被稱為為"灌腸普",傳説其製作的灌腸為慈禧所喜。最初的灌腸是用豬大腸灌製進澱粉、碎肉製成的,後來隨着歷史的發展,灌腸的製作工藝發生了變化,改用澱粉加上紅曲和香料灌在豬小腸中成型,而超市中能夠買到的灌腸則把紅曲和小腸都省去了,僅僅是用綠豆澱粉加香料灌製成型的一個長長的澱粉腸。 [2-3] 
內黃灌腸
內黃灌腸 內黃灌腸
內黃灌腸是內黃本地特色小吃,創制於清朝咸豐年間,距今已有170多年曆史。灌腸以豬血、豬腸、小麥麪粉、香油、五香料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因其成品色澤裏紅外白,又被稱為“血腸”,是人們喜愛的美食。 [1] 
灌腸最初為方便到街上擺攤或沿街叫賣,就把煮好的灌腸放在擔水用的筲裏(筲是舊時候使用的木質水桶),上面可蓋上木蓋,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並有較好的透氣性,時間一長便有了“筲灌腸”這一稱呼。隨着社會的發展,筲逐漸被鐵皮桶、保温桶所替代,但內黃人仍然叫“筲灌腸”。 [1] 
魏縣血灌腸
血灌腸是魏縣地方風味小吃。以豬血、豬腸、麪粉、香油、五香料為主要原料製成。其加工方法是:用手託腸,以刀剖為適量薄片,根據不同季節和食者愛好,用蒜汁、香油調拌,此為涼調灌腸;另一種為煎灌腸。將血灌腸放入底平煎盤加油煎,看好火色,待塊體由紅變紫黑,腸衣向外浸油,用小鐵鏟翻動,即可盛入分盤食用。用小磨香油煎更好吃。 [7] 
徐溝灌腸
徐溝灌腸亦分紅、白兩種,歷史上以民國初期大乘寺街範慶林灌腸著名,有“範一品”美稱。 [4] 
太原蕎麪灌腸
蕎麪灌腸是盛行於山西省祁縣、太谷、榆社、文水一帶的傳統風味小吃。適合消暑,所以和山西涼皮,涼粉一起是山西人夏天喜歡吃的食物,也可以作為零食,或者直接當作一頓飯也可以。 [4] 
米灌腸
米灌腸是迪慶州的一種風味食品,將豬血、米飯及各種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塊,灌入加工過的豬腸子而製成的米飯腸。加工製作米灌腸是迪慶州納西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習慣。等到殺年豬時,幾乎每户人家都要做一些米灌腸。米灌腸在食用時需切成圓片,或用熱油煎炸,或用蒸鍋蒸熱,熟後色澤古樸油亮,香味濃郁,非常可口。 [6] 
晉中榆次灌腸
榆次灌腸具有濃厚地方特色,是榆次"三寶"之一。灌腸是用蕎麪加工製作的。榆次灌腸製作講究,和麪先硬後軟,再將稀面摻順。冷食麪宜稀,熱食麪則宜稠,最好摻點豬血。這樣做出來的灌腸勁氣大,晶瑩透亮,精而柔軟,且有彈性。冷食時佐以鹽、蒜、醋、辣醬,再滴幾點香油,利口、涼爽、辣香適口,有咬頭。熱食切塊,豬油烹炒,佐以蒜醋,食之清香可口。灌腸以勁氣愈大愈佳,出名的"雞爪灌腸就是因和麪好,在灌腸中間擰着一個雞爪印而聞名。 [5] 

灌腸原料區分

因原料不同,灌腸分三腸、五腸。灌注羊血的叫血腸;填裝碎肉丁的叫肉腸;裝以麪糊和油混合品的叫面腸;以羊油為主料加拌肉丁的叫油腸;填裝切碎肝臟丁的叫肝腸等。灌注血腸時,拌入食鹽,有的加點葱末,在開水鍋中翻滾十餘分鐘,即可撈出切段而食。裝肉腸的肉丁切得比較粗,並加鹽、花椒粉、生薑末等佐料,煮熟切段,食時肉嫩味鮮,不膩不塞牙,味道絕美。面腸以豆麪為主(也有用白麪的),加一些羊油、葱末,調以鹽、姜粉,煮熟後切—段放在火上反覆烘烤,等到皮黃脆硬時吃,餡香皮脆,十分可口。油腸以肥膩見長;肝腸以嫩軟取勝。
1、肉腸:用切碎的肉丁、炒熟的麪粉、腸油和葱花、鹽、花椒麪、姜面等調料拌和後,裝入洗淨的腸子,慢火煮熟即是。漢族、土族農業區藏族農民殺豬時用豬肉、豬腸製作,稱為“起碼”(藏語音譯,意為肉腸)。回族撒拉族羣眾則用羊肉、羊腸製作。
2、血腸:在宰豬殺牛、羊時,用乾淨容器盛接的新鮮乾淨血液中加入鹽等調料,攪勻,灌入洗淨的腸子,煮熟即為可食用。
3、面腸:將豌豆麪粉和葱花、鹽、花椒粉、姜粉等調料和勻調成糊狀,灌入洗淨的牛、羊、豬腸子,煮熟即可食用。
4、油腸:新鮮羊油為主料加拌肉丁的灌羊腸。特點是突出肥膩。用剛屠宰的新鮮肥羊肉或羊油加肉丁,調入鹽、花椒粉、姜粉、葱末、蒜苗野葱末等,用沖洗乾淨的羊腸灌裝,投進鍋裏煮幾滾,即可出鍋享用。具有很濃的草原風味和野外風味。
5、肝腸:將羊肝切成丁,加適量羊油和調料,然後灌羊腸,煮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