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灃河

(黃河支流渭河的支流)

鎖定
灃河,黃河支流渭河右岸支流,位於關中中部西安西南,正源灃峪河源出西安市長安區(原長安縣)西南秦嶺北坡南研子溝,流經喂子坪,出灃峪口,先後納高冠、太平、潏河,北行經灃惠、靈沼至高橋入咸陽市境,與渭河平行東流,在草灘農場西入渭。全河長78公里,平均比降8.2‰,流域面積1386平方公里,平均徑流量4.8億立方米。 [1] 
據載,大禹曾經治理過灃河,灃河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西周的豐、鎬二京就建在灃河東西兩岸。秦咸陽、漢長安也位於灃河、渭河交匯處,漢、唐時的昆明池也是以灃河水系為水源的。 [2] 
中文名
灃河
別    名
灃水
所屬水系
黃河支流渭河右岸支流
地理位置
陝西省西安市
流經地區
西安市長安區、咸陽市秦都區
發源地
秦嶺北坡南研子溝
主要支流
高冠河、太平河、潏河
河    長
78 km
流域面積
1386 km²
河    口
咸陽灃東鄉漁王村
全河長
公里
平均比降
8.2‰
平均徑流量
4.8億立方米

灃河幹流概況

灃河幹流走向

灃河水系圖 灃河水系圖
灃河,源西安市長安區(原長安縣)境內於灃峪雞窩子以南秦嶺北側,在長安區,流經喂子坪、灤鎮、祥峪、東大、五星、灃惠、靈沼、細柳、義井、馬王、斗門、高橋、紀楊等鄉鎮,於紀楊鄉樊家寨北入咸陽市秦都區境。縣境內長61.8公里,縣境內1162.6平方公里。
灃河上游灃峪河 灃河上游灃峪河
灃河主源流為灃峪河(灃溪),源頭至峪口長26公里,流域面積165.8平方公里,峪內平均比降5.3%。峪口以上長年流水的溝道,右岸有石峽溝、紅草河(流域面積16.1平方公里)、南石槽、小壩溝、大壩溝(流域面積36.2平方公里)、拐扒溝、東富兒溝、平溝等,累計長度35.9公里,其中大壩溝最長8.7公里;左岸有太平溝、四岔溝、蒿溝、西富兒溝、左龍溝等,累計長度12.7公里,其中太平溝最長3公里。出峪後,流向西北,左岸除石老溝、牛犢溝、直腸溝、馬家溝外,還有高冠河、太平河匯入,至五星鄉和迪村西北與潏河會合,會合處距峪口11.8公里。會合處以下稱灃河,至入渭河處長32.7公里,其中長安區境內長24公里。 [3] 
灃河長安區段 灃河長安區段
在咸陽市,自南而北,以秦都區灃西鄉吳家莊入境,又北流至灃東鄉漁王村入渭河。境內流長13.1公里,流域面積36平方公里。河牀寬80~250米,比降8.2‰。平均流量9.41立方米/秒,最大流量710立方米/秒。 [4] 
灃河長安、咸陽交界段 灃河長安、咸陽交界段

灃河河道特徵

灃峪口以上32公里流經石質山區,地質條件複雜,峽谷、寬谷相間,水流清澈湍激,山勢奇偉,景色秀麗。出山為山前台原帶,河牀砂礫淤積,河水入滲地下,兩岸灘地土層薄,地下水源豐富,地熱水藴藏較廣。秦渡鎮附近有灃惠渠首大壩,創建於民國30年(1941),為關中八惠之一,灌溉面積23萬畝。大壩以下,水流平緩,河道展寬,河牀淤積更甚,形成地上河,常受洪水威脅,五樓堡洪峯曾達143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16日);平時常流量僅10餘立方米每秒。灃河的走向,史書有“東北支津”與“灃水東注”之説,但實地考察,中段並無改道跡象,河流變遷主要在下段,即過了豐鎬遺址,曾向西北流經沙河會新河入渭,北魏以後,主河道由客省莊北流入咸陽境,或北流或東北流入渭。入渭前系河灘漫流,入渭口搖擺多變,極不穩定。 [1] 

灃河主要支流

較大的支流有高冠河、太平河、潏河,流域面積大於10平方公里的支流西安市長安區(原長安縣)境內有15條。
高冠河,也稱高冠峪河,源於高冠峪內大北溝(户縣境),峪口內系長安、户縣兩縣界河,全長30公里,峪口以上長22.5公里。出峪後,流經祥峪鄉、東大鄉,於東大鄉北大村東北匯入灃峪河。峪裏右岸(長安境內)較大的支溝有神仙岔、中廟溝(流域面積17平方公里)、大幹溝、鹿角河(流域面積18.3平方公里)。主河道比降為3%~8%。峪外右岸有祥峪、固溝、劉家溝、麥溝、塔盤溝、竹香溝、月牙溝、唐溝等支流匯入。高冠河流域面積172.4平方公里,其中長安126平方公里,佔73%,峪口以上流域面積137.2平方公里,其中長安91.5平方公里,佔67%。
太平河,也稱太平峪河,源於户縣境內,於東大鄉郭村南入長安區境,流經5.2公里,於慶鎮村東北匯入灃峪河。
潏河,古稱泬水,亦稱決水、泥水、坑水、瀋水、高都水,源流為大峪河。出峪後流經長安區大峪、王莽、杜曲、樊村、申店、郭杜、黃良、內苑、興隆、灃惠、五星等鄉鎮,於五星鄉和迪村東北與灃峪河會合。河源至會合處長59.4公里(一説64公里 [1]  ),流域面積687平方公里,平均比降9.7‰,年均徑流量2.12億立方米。潏河主源流為大峪河,發源於秦嶺光頭山西北側大峪羅家坪以上的甘花溪。峪內長16.3公里,右岸支溝有石岔溝、東翠花、石神溝、東仰子、登家溝、強水溝等,左岸有五里廟溝、西翠華溝、蓮花洞溝、長條溝、蘆溝等。出峪後流向西北,有大峪口水庫,左岸有白道峪、斷頭溝、燒溝、草溝等支流匯入,於王莽鄉下紅廟村以西和小峪河匯流,峪口至匯流處長11.3公里。流域面積87.8平方公里,其中山區63平方公里。大峪河與小峪河會合處以下稱潏河,向西北流;申店橋以下轉向西南流,至香積寺西納入滈河水(會流以下古稱洨河,現通稱潏河)。至灃惠渠首大壩上游與灃河會合處31.8公里,左岸有滈河、金沙河匯入。為西安城區的主要供水水源,漢時在昆明池北揭水陂下合流入城,隋、唐時東南有黃渠引大峪河水補充曲江池,又有清明渠和永安渠,由南面、西南面分別引潏水北流入城。潏河唐代以前是渭河的一級支流,北流出樊川后沿今河的流向入渭。今之河為古潏河遺址。潏河較大的支流有小峪河、太峪河、滈河、金沙河等。 [1]  [3] 
潏河支流滈河,古稱福水,也稱鎬水,鄗水、洨水、御宿川水、湘子河,源出於南山石砭(鱉)峪,經南山西側耍錢場西北流,過四岔口轉向東北流,河谷開闊,峪口狹長,1973年採用爆破築壩技術建成石砭峪水庫,峪外河道呈半槽形,經王曲、皇甫於香積寺南注入潏河,兩河匯合西去,舊稱洨河,今則統稱潏河。河長46公里,流域面積278平方公里,平均比降21.3‰,多年平均徑流量1.09億立方米,水質良好。 [1] 

灃河流域概況

灃河地形地貌

灃河上游地形 灃河上游地形
灃河流域,源頭區在秦嶺山地,主要幹流流經黃土台原地區,南依秦嶺,北和西安市接壤,東與藍田相鄰。其間有渭河的數條支流切穿,台原與河川相間分佈,面積為187.16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的11.74%。海拔高度約在480~681米之間,川道和原面最大高差約200多米,地下水埋深深,提水困難,灌溉條件差,蒸發量大,故原面上“沒雨苗不長,下雨流黃湯”。水土流失嚴重。
其中,少陵原(鴻固原) 位於潏河、滻河間。南起大峪,北抵西安市雁塔區的三爻、陸家村一帶。寬6~10公里,縣境內長約14公里,最高點海拔623米(大兆鄉東)。南部上覆洪積扇,北部邊界不分明,地表物質為洪積沙、亞粘土、亞沙土,上部黃土覆蓋約110米。原面寬闊,多窪地,有一定起伏。 [11] 
灃河入渭河段,屬於河漫灘,進入咸陽市境後,由於匯入支流較多,灘面寬廣,可達1~5公里。組成物質以亞砂土、砂礫石、礫石為主。 [12] 

灃河文化遺址

灃河是一條久負盛名的河道,相傳古時洪水氾濫,經大禹疏鑿乃成。《詩經·大雅·文王有聲》説:“灃水東注,維禹之績。”《尚書·禹貢》説:“漆沮既從,灃水攸同”。《集傳》説:“灃水東北流,經豐邑之東,入渭而注於河。”周代豐、鎬兩京即建在緊靠灃河東西兩岸,秦阿房宮,漢、唐長安城離灃河亦不遠,昆明池遺址在灃河東岸。 [1] 
豐鎬遺址 豐鎬遺址
豐鎬遺址,豐京和鎬京,均是西周的國都,也是我國曆史上在長安地區出現最早的兩大全國性都市,距今已有3000多年。周原是涇渭流域的一個部族,文王姬昌遷於灃河西岸營建豐京,武王姬發又在灃河東岸營建鎬京。約公元前11世紀中葉,武王自豐鎬出發,反商滅紂,建立周朝。至公元前770年,豐、鎬一直是周王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1961年,國務院公佈豐鎬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豐京遺址在今灃河中游西岸,北極客省莊、張家坡、南達新旺村、馮村,東至灃河,西至靈沼河,總面積6平方公里,鎬京遺址在今灃河中游東岸,北極落水村,南達斗門鎮,東至昆明池故址,西至滈水故道,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
周文王靈台遺址,位於靈沼鄉阿底村南1公里,距灃河200多米。關於文王靈台,史書記載較多,《詩經·大雅》中有“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孟子·梁惠王》中有“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其謂台曰靈台,其謂沼曰靈沼。”《左傳》中有:公十五年“晉飢,秦輸之粟;秦飢,晉閉之糴;故秦伯伐晉侯,……秦獲晉侯以歸。……乃舍諸靈台。”説明在春秋戰國之際,靈台尚存。關於周文王靈台的位置及其作用,《三輔黃圖校證》(1980年5月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載:“周文王靈台,在長安(筆者注;指漢長安城)西南四十里。”《詩序》曰:“靈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人樂其有靈德,以及鳥獸昆蟲焉。”漢代鄭玄註釋這段話時説:“天子有靈台者,所以觀祲象,察氛祥也。文王受命而作邑於豐,立靈台”。根據鄭玄的註解,靈台乃是為觀測天象而築,其位置在漢長安城西南四十里。宋敏求《長安志》載:“靈台高二丈,周百二十步。”今長安縣靈沼鄉阿底村南1公里,有周文王靈台遺址。唐代在此建有平等寺,建築物早已無存,地上僅留幾個石柱礎。 [13] 
昆明池遺址,位於斗門鎮東南。據清嘉慶《長安縣誌》卷十四引王森文在斗門鎮北所見殘碑記載昆明池地界“北極灃鎬村,南極石匣,東極圓柳坡(即今常家坡),西極斗門”,面積約10平方公里。昆明池開鑿於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用以操練水師,供長安城用水,供皇室遊幸,又是關中大運河漕渠的主要水源。唐代幾次疏浚昆明池,並把灃水引入池中,基本保持漢時風貌。約到唐文宗大和年間(827~835年),因向昆明池輸水的石墶堰堵塞,池水逐漸乾涸,變為大片農田。60年代,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胡謙盈勘察後,在《漢昆明池及其有關遺存踏察記》(1980年《考古與文物》創刊號)中,把昆明池分為漢昆明池和唐昆明池,並認為“唐昆明池的範圍比漢昆明池要大一些”,“(唐)昆明池遺址今日從地面上仍然清晰可辨。遺址是一片面積約10多平方公里的窪地,地勢比周圍岸邊低2~4米以上,池的南緣就是細柳原的北側,即今石匣口村,東界在孟家寨、萬村,西界在張村、馬營寨、白家莊之東,北界在上泉北村和南灃鎬村之間的土堤南側”。漢代昆明池“北緣在今常家莊之南,東緣在孟家寨、萬村之西,南緣在細柳原北側,即今石匣口村,西界在張家村和馬營寨之東。池的面積約十平方公里”。他勘察中還發現昆明台和豫章觀遺址,在萬村西北約一公里處;白楊觀遺址,在孟家寨東南;細柳觀遺址,在石匣口村西約100米處;宣曲宮遺址,在灃河西岸,今客省莊一帶;織女、牛郎二石雕的位置,今石婆廟內是男像,即“牛郎”,石爺廟內是女像,即“織女”。這和古代文獻記載:牛郎在東,織女在西,是吻合的。 [14] 
沙河橋遺址,位於秦都區釣台鄉西屯和資村交界的沙河古河道。東北距咸陽市區約8公里,北離渭河岸約2.5公里。1985年當地村民拉沙時暴露一號橋,1986年在一號橋北端暴露出二號橋,兩橋相距約300米,均為木架結構。秦都區文管會和陝西省考古所先後進行了調查、試掘和發掘清理。一號橋木樁排列整齊,清理出16排143根橋樁。二號橋清理出5排40根橋樁。東西排列、南北對應。第一排有輔助樁,南北豎列,起承重和穩固的作用。木樁表皮有明顯裂痕,上端參差不齊,形狀各異,有砍砸陳跡,另有一些似有榫卯結構。這些橋樁表面塗過一層油質或漆類防朽保護物,並用火烤過。有些樁外面雖無表皮,但同樣有一層與內部木質顏色不同的保護層。木樁直徑0.34—0.48米,間距2.10—3.20米。木質主要有松、柏、柳、漆、梨、槐木。木樁上端斷面形狀區別較大,有圓錐形、夾榫形、平榫形、凸凹形、子母卯形等。一號橋橋樁排距4.5—5.5米,橋寬約17米以上。附近出土有變形葵紋瓦當、素面半瓦當、幾何紋方磚、繩紋板瓦、繩紋筒瓦等。年代較早,與秦都咸陽遺址中出土同類遺物相似。雲紋瓦當與漢長安城等地同類文物的陶色、製法和風格相同。其西南13.5米處出土一大型銅飾件,外形呈葉狀,長116釐米、寬43釐米、厚3.3釐米,重32.5公斤,兩面均鑄有花紋,一面是簡化夔紋,另一面是三角幾何紋,時代屬戰國晚期,為橋自身的附屬物。在一號橋南端,還出土大型槽狀鐵構件7件,長7米,寬1.1米,高1.05米,厚0.03—0.06米。二號橋橋樁排距6.5—7.2米之間,橋寬約16米以上。附近出土遺物有板瓦、銅甑、銅熨斗、銅魚、銅釜、銅戈以及陶罐、鋪地磚等。 [15] 

灃河風景名勝

樊川,位於少陵原與神禾原之間,南接終南(山),北臨西安(城),潏河縱貫其間,土肥水美,景色秀麗。漢高祖劉邦曾將這川道封為愛將樊噲食邑,這大概便是樊川名稱的由來。據傳,今樊村即當年樊噲花園遺址。晉鎮南大將軍杜預之後、唐太宗時萊國公尚書右僕射杜如晦一宗之杜氏家族和中宗韋后、鸞台侍郎同平章事韋安石一宗之韋氏家族,都居住在樊川道上。因此,古即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之説。隋唐年間,僧侶雲集樊川,先後建成牛頭、華嚴、興國、興教、雲棲、禪經、洪福、觀音等八大寺院。樊川文物古蹟比比皆是,真可謂一步一珠璣。至於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和尚道士的傳聞軼事,則更是俯拾皆是,引人入勝。
樊川道上,名勝有:興教寺、楊虎城將軍陵園、華嚴寺牛頭寺、杜公祠、香積寺桃溪堡 。桃溪堡,稱“人面桃花”,位於樊川中部,潏水北岸,杜曲鎮東南。據《太平廣記》記載,唐時桃溪堡周圍桃園連片,景色秀美。博陵(今河北省定縣)人崔護於清明日獨遊長安城南,至桃溪堡,叩門求飲,柴門之內一美貌女子倚桃而立,令崔護銷魂蕩魄。來年清明,崔復往尋之,未見女,便在門扉題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此後,引出一段風流韻事,二人終成眷屬。傳統劇《金碗釵》《人面桃花》《借水贈釵》俱述其事。 [16] 
青華山,位於灃峪口東1公里處,海拔1269米,距西安33公里。青華山風景幽雅,眾多的古蹟掩映於叢林之中。進山第一道關名曰過風樓,為仿古城樓建築,上有箭樓,下有門洞,氣勢雄偉,扼守山口。青華山有天門四道,沿二天門西側小路進入毛竹林深處,有一清泉湧流。相傳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經此去翠微宮途中,口渴難忍,突然發現一隻梅花鹿,即令隨從追捕,鹿到此處突然消失,一股清泉湧出地面,太宗飲後大喜,即命名為“鹿引泉”。
萬華山,位於喂子坪鄉境內,北距西安46公里,海拔1988米。該山東至石砭峪山樑,西至黑溝南嶺,一字排列九座山峯,狀如鋸齒,峯頂又有用單層石塊壘起的九個塔狀小山,故名“九頂萬華山”;又因山有正景、中景、北景、南景、通天門、頂天柱、棺材石、獻蠟石、千年柏等九景,故名“九景萬華山”。萬華山勝景有玉蘭峯、吊鐘峯、沉香劈山峯、千年鐵樹、童子拜觀音等。傳説明萬曆娘娘來此修身,太子等隨行,出長安進子午,故沿途留下了見子河、摟子坪、找兒嶺、喂子坪等地名。
西留堡温泉,在灤鎮西留堡村,距西安34公里。水温56.5℃,含多種礦物質,對皮膚病、風濕性關節炎等有療效。温泉西鄰草堂寺和高冠潭瀑布、圭峯山旅遊區,東南相接灃峪水庫、淨業寺豐德寺靈感寺
北大温泉,在東大鄉北大村,水温40℃,含有14種礦物質,對風濕性關節炎及皮膚病有療效。
子午温泉,在子午鎮,距西安20公里。水温54℃,含硫鐵等十多種礦物質,對皮膚病等多種疾病有療效。温泉附近有香積寺南五台小五台、青華山、石砭峪水庫、三教堂等風景名勝。 [17] 

灃河水利工程

灃河河道治理

灃河是貫穿長安區境南、北的一條大河流,沿河有12個鄉鎮,48個村莊,約25萬人,24萬畝耕地,並臨近西安市郊,對西安西部交通影響重大。1957年後,陝西省人民政府將灃河堤防工程列入國家基本建設項目。由陝西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設計,分4年修建。長安區境內的工程有:
沙河分洪工程,沙河是灃河的一條分洪河道,全長11.7公里,縣境內長7公里。根據設計將主河槽底加寬到20米,挖出的土用以加高培厚河堤,並在沙河口修築總寬83米的砌石分洪堰,最大分洪能力300立方米/秒。沙河土堤於1963年竣工,分洪堰於1964年完工,全縣川原區41個公社投勞19萬工日,完成土方26.2萬立方米,國家補助投資23.8萬元,並給每工日補錢0.8元,糧0.5公斤。
灃河河道治理,據清嘉慶《長安縣誌》載:“清康熙四十四年,灃水暴發,決堤一百八十丈,自嚴家渠至咸陽河南街漂沒十五里。知縣呂公祥請長安咸陽伕役千名,捐粟三百石,修理堤堰。四十五年四月工畢,堤高三丈、底廣十丈,水害以寧,民懷其惠。五十三年,總督鄂海等復加疏浚。”
中華民國24年(1935年)7月6日,山洪暴發,灃河決堤84處,長3066米,紀楊鄉黨家橋決口252米。灃河支流潏河決堤25處,長2025.8米。長安縣徵派民工,涇惠管理局技術指導,省水利局測量隊設計,進行治理。7月中旬開工,9月中旬完成,修復河堤5091米,完成土石方44626立方米。
中華人民共和國初,多次修整灃河河道。1964年春至1966年夏,長安縣治理灃峪口以下至咸陽市界35公里的灃河兩岸河堤,還為高冠河、潏河、太平河等支流部分堤加高培厚,險工段砌石護岸,清除河道行洪障礙等,設計洪水標準為1030立方米/秒。工程共完成大堤77.5公里,砌石護岸4422米,打木樁2326根,清除蘆葦155568平方米,修建退水渠、引水隧洞15座,完成土方137萬立方米,石方1.85萬立方米,受益社隊投勞91.7萬工日,國家投資141萬元,並給每工日補錢0.80元,糧0.5公斤。1979~1981年,加固堤防砌石護岸2236米,修圓盤壩15座,共投資25萬元。1983~1989年,修建北陶、北陶西、馮聯、細柳營、嚴家渠、灃橋、灃三、曹坊、上南豐、大吉村、南北強、西留堡、東大、北大、郭南、太平河、史魚寨等27處險工段砌石護岸工程5709米,壘石壩、丁壩54個,完成土方3.5萬立方米,石方2.7萬立方米,投工5.8萬個工日,總投資68.8萬元,其中國家投資60萬元。 [5] 
秦都區內,灃河長10.7公里。由於源短流急,堤防單薄,加之河牀蘆葦叢生,交通道口不少,歷史上經常出現洪水災害。1954年和1957年,灃河堤岸決口,洪水漫溢,河南岸淹村毀田,損失慘重。1962年由省水利設計院設計,省計委批准立項的基建項目,自1963年破土施工,至1965年竣工。歷時三年,完成加高培厚河堤16.64公里,砌石護岸3.38公里,建丁壩、圓盤壩共44座,增修退水設施1處。按照總體設計,同期還增修了沙河分洪工程,由長安設分洪口,經釣台馬家堡與新河匯流入渭。於1963年6月~8月完成河道拓寬和加固土堤6.64公里,增修越堤道路10條。灃沙河經過此次大的整治後,防洪能力由1962年400秒立方米堤高到1000秒立方米,兩岸植樹綠化,護田7萬餘畝。1964年咸陽市成立了灃沙河管理站,將工程、堤防、樹木和採沙實行統一管護。此後二十多年,堤岸成蔭,設施完好,雖屢經大洪,未發生災害。 [6] 

灃河蓄水工程

石砭峪水庫,中型水庫,位於長安區南石砭峪口內1.5公里處。1953~1954年,陝西省水利局和水利設計院曾鑽探設計,選過壩址。1958年破土動工後又停建。1972年12月再次開工。1978年9月大壩竣工,大壩高85米、長265米,壩頂高程735米,控制流域面積132平方公里,總庫容281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650萬立方米。大壩左岸圓形輸水洞長482米,洞徑4米,最大泄洪量192立方米/秒。右岸防洪洞長508米,高10至12米,寬7至8米,最大泄洪量707立方米/秒。設計洪水標準為百年一遇,洪峯流量680立方米/秒,校核洪水標準為千年一遇,洪峯流量1136立方米/秒。1980年,水庫主體工程基本完成。1986年完成漏裂處理和加固工程。石砭峪水庫是以灌溉為主,兼向西安城市供水、發電的多功能水庫。設計灌溉面積15.8萬畝。水庫建設中已實施灌溉,1989年向西安供水3000萬立方米。
大峪水庫,位於大峪口,壩址以上流域面積58.6平方公里,土心牆土石混合壩,高55.8米,頂長160米,壩頂高程783.8米,總庫容45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58萬立方米。壩左岸設側槽式溢洪堰,長36米,堰頂高程779米,溢洪道長211米,設計洪水流量217立方米/秒,50年一遇。右岸輸水洞為壩後閘式,洞徑2.4米,最大輸水量25立方米/秒。壩後建水力發電站兩處,裝機2×75千瓦及1×250千瓦,共400千瓦,1989年與國家電網正式併網。大峪水庫與許家溝水庫、東溝水庫、東水西調幹渠聯合運用,可灌大峪灌區農田10.5萬畝,並供西安環城公園用水。工程於1959年秋開工,西安交通大學水利水電設計院設計,完成16米壩基沙石開挖和粘土回填,鑿通輸水洞207米,因經濟困難而下馬。1966年10月二次上馬,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止。1969年10月第三次上馬修建,1971年10月主體完成,共完成土石方103萬立方米,國家投資494萬元,羣眾投資投勞合計354萬元。水庫運行正常,唯溢洪堰堰頂高程還差1.2米,溢洪道邊牆及出口尚未完成,影響蓄水20萬立方米。
郭杜水庫,位於郭杜鎮周家莊村東,潏河上建閘壩蓄水,設閘5孔,閘高4.8米,寬4.5米,閘頂高程433.5米,總庫容114萬立方米,閘上建有公路橋、工作橋,安裝有5台30噸啓閉機,閘前右岸建有揚程13.3米的抽水站1座,抽水灌溉郭杜農田1萬畝。工程由陝西省水利勘測設計院設計,1973年4月動工,由郭杜公社出勞修建,1976年12月竣工,完成土石方31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2萬元,社隊集資投勞折價共103萬元。後因河水污染,支斗渠配套不全和原有的工程破壞失修,僅灌4000畝左右。
甘河水庫,位於興隆鄉卜魚寨村南,在潏河上建閘壩蓄水,設閘5孔,閘孔高5.3米,寬4.5米,閘頂高程423.47米,庫容102萬立方米,閘上建有工作台,安裝5台30噸啓閉機,閘前右岸建有揚程7.9米的抽水站一座,自流管道567米,灌興隆鄉農田5000畝。1972年11月動工,由甘河公社投勞修建,1975年元月完工。完成土石方43萬立方米,國家補助投資22萬元,社、隊自籌資金63萬元,1981年後,因下游渠道及建築物損壞,卜魚寨等村可灌農田500餘畝。
灃西自動閘水庫,位於馬王鎮河頭村東,在灃河上修建自動閘蓄水,閘體總長91.4米,在兩端及中間共設泄洪衝沙閘4孔,每孔寬3米,衝沙閘間共有3段溢流堰,每段設3×3米的閘板8頁,利用水力自動翻板宣泄洪水,閘(板)頂高程402.5米,閘下設有消力池,池長12米,庫容104萬立方米,灌馬王鎮農田1.2萬畝。西安市水利設計院和長安縣水工隊設計。1974年11月由灃西公社修建,1976年9月建成蓄水,當年灌3000畝,1978年灌溉面積最大為5500畝。1974~1988年出現消力池沖毀、部分壩基掏空,邊牆及護坡塌陷等情況。全部工程國家投資32.8萬元,社隊集資24.1萬元,完成土石方4萬餘立方米。為防汛,1984年後未蓄水,1989年將閘板全部拆除。
斗門自動閘水庫,位於斗門鄉半個城村西灃河上,工程形式及設計與灃西自動閘同,設有衝沙閘4孔,溢流堰3段,每段有自動翻板閘6頁,閘壩總長72.4米,庫容147萬立方米。1974年底至1876年11月,由斗門公社修建,共用工18萬個,國家投資7.3萬元,社、隊集資26.2萬元。因灌區工程未修建,故未蓄水。1982年,為防汛將翻板閘拆除。
小峪水庫,位於王莽鄉小峪河出山口處,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42平方公里,粘土斜心牆土石壩,壩高54.5米,長162米,壩頂高程741.1米,總庫容22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95萬立方米,右岸設側槽式溢洪道,長60米,壩頂高程733.6米,設計洪水流量258立方米/秒(50年一遇),校核洪水流量400立方米/秒(500年一遇)。壩體右側設有水塔及輸水洞,洞徑1.8×2.0米,塔內設工作閘及檢修閘門各一套,閘孔1.5×2米,採用50號啓閉機兩台,放水經壩下分水閘可灌王莽鄉農田2萬畝。1975年由陝西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設計。後,西安市水利勘測設計院修改溢洪道設計,對大壩穩定進行復核計算。王莽公社修建。1971年11月開工,主體工程於1977年建成,完成土石方76.6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39.9萬元,社隊自籌資金55.7萬元,另投勞231萬工日。1978年蓄水運行,灌溉面積達19600畝。 [7] 

灃河灌溉工程

灃河渠(俗稱張王渠),開鑿於明代或以前,由灃河東岸(今斗門鎮張旺渠附近)引水,可灌田1萬畝。《陝西通志》記:“渠經馮三村、馮黨村、田村、許村、喇家村又北流合滮池,俗稱張王渠,湮廢日久。”
高橋渠(又名韓家莊渠),開鑿於明代或以前,由灃河西岸引水,《陝西通志》雲:“渠流經馬池頭(今麻池頭)、槽房(今曹坊)、東西馬房,至咸陽梁家莊入渭,灌田二十五頃。”
閻家古渠,開鑿於明代或以前,清嘉慶《長安縣誌》載:“通志雲,渠流經席家村、張家莊、馬家村,又自北而東入於灃。渠西席家村(今高橋五席坊)等灌田十餘頃,渠東黨家橋等灌田五頃,今渠口淤墊。”從今位置看,引水口當在灃河西岸高橋鄉嚴家渠村以上,渠東灌田500畝,當系黨家橋村在灃河西岸的農田。清乾隆年間曾修復,未通。
三官渠, 開鑿於清代,在灃峪口灃峪河東岸,分四渠引水,灌陳村、上灤、下灤、紅廟、翁家寨等村農田5000餘畝。曾有分水及管理石碑兩方,原存紅廟村戲樓,“文化大革命”中破壞。三官渠現為灤鎮底欄引水灌區。
無名渠 ,開鑿於清代,三官渠口以下灃河西岸引水,灌東石、南北石村農田500畝。經改建今仍利用。
暖泉渠 ,開鑿於清代,無名渠口以下灃河東岸引水,灌東西小留堡三村農田500畝。按位置及灌田數,當為今西留堰。
草堂堰, 開鑿於清代,從高冠河西岸引水,因草堂寺而得名,灌東大、西大等村農田700餘畝。今渠仍在,引水口在祥峪鄉水磨村東南,可灌東大鄉稻田1000餘畝和户縣上下草村部分農田。
肖家堰 ,開鑿於清代,從高冠河西岸引水,灌東大、西大、索羅莊等農田1100畝。今仍使用。
金家堰 ,開鑿於清代,從石砭峪口河西岸引水,灌水寨、曹村等農田500畝。今名磨堰渠,仍利用。
王家堰 ,開鑿於清代,據《陝西通志》載,從大峪河南岸引水,灌江村農田1000餘畝。
校尉渠, 在金家渠以北里許,灌田980畝。
灃惠渠, 在灃河、潏河會合口下,從灃河東岸引水,“關中八惠”渠之一。中華民國31年(1942年)10月至36年(1947年)7月修建,陝西省水利局設計,灃惠渠工程處施工。渠首築有砌石攔河溢流壩,壩長133米,高1.5米。壩右側設衝沙閘兩孔,每孔寬2.5米。有進水閘5孔,每孔寬2.5米,渠首設計引水流量為11立方米/秒,總乾渠深2.4米,渠底寬6米,長15.5公里,由進水閘經灃惠、北張、細柳、普賢等村,在鎬京的焦村南流入西安郊區,在漳滸寨分為兩渠。總乾渠在長安境內,一至八斗渠(六鬥早廢,實用七條斗渠)灌長安縣灃惠、細柳、義井、鎬京等鄉農田1.7萬畝。七條斗渠共長17.87公里,現可以利用的只有6.7公里,1985年以後因田間工程損壞嚴重,僅能灌田3000餘畝。
灃峪渠, 在灃峪口橋以上800米處從灃峪河右岸引水,設計灌溉面積11萬畝。1958年7月至1959年12月由五星、子午兩大公社修建。渠首為無壩引水,修有一座兩孔進水閘,設計引水流量11立方米/秒。乾渠長18.5公里,修有建築物43座。支渠7條,共長41.1公里。1962年乾渠被山洪沙石淤塞不能通水,原修支渠大部平毀。1978年春,灤村公社修復乾渠1400米,國家補助投資1.4萬元,社隊自籌1.2萬元,投勞1.2萬多個。現灌上王村、大新村農田1500畝,給小新村庫塘充水灌田1000畝。
神禾渠,在石砭峪口內400米處,從河東岸無壩引水上神禾原。設計灌溉面積4萬畝,由五台、太乙、王曲、皇甫、樊村、申店、郭杜等公社投勞修建。乾渠出峪口後經下寨,從馬廠上神禾原至温國堡村對岸退入潏河,全長29公里,1958年修建。灌區內還修建馬廠、東見子河、康峪溝、藥王洞、杜永村等庫塘,形成長藤結瓜式灌溉工程,共計完成土石方60多萬立方米,總投資42.22萬元。1967年以前只灌馬廠水庫以上農田5000多畝。1966~1970年對馬廠水庫進行庫底防滲處理,卧管改建,大壩加高後,水庫以下潏河以南的王曲、皇甫、樊村、申店、郭杜等公社農田1萬餘畝得以灌溉。1977年神禾渠改建為石砭峪水庫東干渠。
灃峪口底欄柵引水工程,在灃峪口公路橋下,是長安縣修建的第一個底欄柵引水工程。陝西工業大學水利系設計(趙修榮主持),灤村公社修建,1966年4月開工,5月全部完成。國家補助投資2.7萬元,底欄柵壩引水廊道長9米,寬1米。溢流堰長32米,設計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1988年國家補助投資3.11萬元,灤鎮自籌1.26萬元,將欄柵壩下游的消力池及護坡重修加固。灌區渠系是在原三官渠基礎上改建的,底欄柵進水閘以下總乾渠長850米,東干渠1700米,中乾渠長5550米,西乾渠長2370米,灌區共有橋樑、跌水、分水閘等建築物26座,支渠11條共長13.5公里。灌溉面積共9200畝。灤鎮灌區設有灤鎮水利管理站。 [8] 

灃河飲水工程

長安古城(今西安市城區)生活及園林用水,部分是引自長安縣境內的河水。歷代形成的引水渠道,有漢昆明池,隋唐永安渠、清明渠、黃渠和明代通濟渠等。
昆明池, 西漢人工蓄水工程,開鑿於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遺址在今長安縣斗門鎮東南,南界石匣村,北界上泉北村及灃鎬村的土嶺以南,東界孟家寨、萬村,西界張村、馬營寨、白家莊之東,面積約10平方公里。據《漢書·武帝紀》註釋:西南“有越雋、昆明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習水戰”。後世許多史地學家考證,認為漢武帝修昆明池主要是為長安城用水,並供皇家貴族遊觀。宋代程大昌首先注意到昆明池和都城用水有關,他在《雍錄》中寫到:“昆明甚高,故其下流尚可壅激為城之用,於是並城三派,城內外皆賴之。”
昆明池水源自滈河(史稱洨河)。當時在今灃惠鄉西堰頭村修石闥堰,引水北流,穿細柳原至石匣村進入昆明池。池西有泄水口(在今張村與馬營之間),水量大時,流入灃河。池東、北各有出水口。《水經注》稱東口為昆明故渠,亦稱漕渠,流經河池陂(今河池寨)北,東行與潏水會合後分為兩支,一東流為漕運,一東北流供城市用水。池北口輸出之水,沿古河道北行,先注入揭水陂(在今王寺以北三橋鎮西南一帶),經調蓄後,分數支注入潏水,以供宮城。一支引入建章宮,通過太液池泄入渭河。一支引入未央宮、長樂宮經淪池、酒池,調蓄後泄入渭河。昆明池在我國城市水利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永安渠, 隋開皇三年(583年)修建。從香積寺西引洨水(即今滈河),經今赤欄橋、郭杜、第五橋,由城南大安坊西街入城(今北山門口村以西)。為西城區及禁苑主要供水工程。
清明渠, 隋開皇初年開鑿。從皇子陂引潏河水,經今韋曲、塔坡、三爻村,西北流,由大安坊入城。
黃渠, 唐開元年間(713~741年)開鑿。引大峪河水,由大峪口龍渠西北流經三象寺、戎店、大兆、東曹村至杜陵南,分渠一支灌鮑陂農田,主流注入曲江池。
通濟渠 ,明成化元年(1465年),陝西巡撫項忠、西安知府餘子俊、長安知縣王鐸、咸寧知縣劉升等主持開鑿。於丈八頭(今丈八溝)在沼河設閘,穿渠北流,至郭村轉東築堤至安定門(今西門)入城。為擴大水源,後由潏河碌碡堰引水入河。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清康熙六年(1667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嘉慶九年(1804年)、道光年間(1821~1850年)、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民國36年(1947年),都曾疏浚。 [9] 
解放後,由長安縣供西安城市生活、工業、園林用水的主要工程有:
潏惠渠 1957年動工,翌年建成。自杜曲鎮新村潏河右岸設閘引水,西北流經韋曲、上塔坡、東江村,東北流經瓦衚衕、金花路雨水渠注入興慶湖。長安境內8公里,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完成土石方20萬立方米,國家投資38萬元。
灃河水源地,50年代後期,西安市在長安縣紀楊鄉沿灃河一帶及河以西開鑿深井,到1985年達40餘眼,並建屬西安市第三自來水廠管轄的配水廠一個,年取水量5000多萬噸。爾後,採水量逐年增加,灃河水源地1966~1969年7200萬噸,1970~1973年1億噸,1974~1978年2.25億噸。大量的開採,使紀楊地區地下水位下降12~18米,1957~1979年10月,紀楊鄉報廢農田灌溉機井780眼。
環城公園供水工程,1983年,由長安縣大峪水庫為西安城河供水。從東曹村經東伍村,到春臨村入西安市界。其中20公里乾渠及渠道建築物由長安縣幹部職工義務勞動並集資40萬元修建。
石砭峪水庫供水工程,1983年,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周至黑河修建水庫,並開鑿90公里渠道引水入城,稱黑河引水工程,但全部工程建設時間長、投資大,因此將長安縣石砭峪水庫作為調節水源先向西安城市供水。這一工程由水庫輸水支洞引水,經總乾渠、西乾渠,在三支渠口西新建引水渠3.62公里,其中埋設直徑1.2米鋼筋混凝土壓力管道1.78公里,砌石暗渠1.84公里,至甫店村西與黑河干渠會合,修建匯流池供水管理站。池以下乾渠分左右雙線,相距30米,由池北經滈河倒虹4.7公里,至賈裏村東穿神禾原隧洞2公里,至瓜州村西跨潏河修倒虹工程2.6公里,至皇子坡村南穿少陵原隧洞4.7公里,流入淨水廠(雁塔區南窯村東)。長安縣承擔石砭峪輸水支洞、總乾渠及大陡坡、西乾渠改建覆蓋。1987年5月開工,1989年完工。計完成土石方20萬立方米,混凝土8000立方米,安裝管道1780米,這部分工程共投資540萬元。 [10]  [10] 
參考資料
  • 1.    黃河水系 .  .陝西省志 水利志[引用日期2014-02-12]
  • 2.    4名小學生不慎被水沖走 村民搜救一遺體找到  .西安晚報[引用日期2014-06-14]
  • 3.    河流  .長安縣誌[引用日期2014-02-12]
  • 4.    咸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咸陽市志(第一冊):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第三編 自然環境 第一章 自然地理 第四節 河流
  • 5.    長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長安縣誌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第十編 水 利 第三章 防洪排澇工程 第一節 灃河堤防工程 .
  • 6.    咸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咸陽市志(第二冊),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5 :第一編 農 業 第四章 水利 第二節 水害治理 .
  • 7.    長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長安縣誌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第十編 水 利 第一章 蓄水工程 第二節 水庫 .
  • 8.    長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長安縣誌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第十編 水 利 第二章 灌溉工程 第一節 堰渠 .
  • 9.    長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長安縣誌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第十編 水 利 第五章 供水工程 第一節 歷代長安城供水工程 .
  • 10.    長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長安縣誌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第十編 水 利 第五章 供水工程 第二節 當代西安城市供水 .
  • 11.    長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長安縣誌: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第四編 自然環境 第二章 地貌 第二節 黃土台原
  • 12.    咸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咸陽市志(第一冊)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5 :第三編 自然環境 第一章 自然地理 第一節 地貌 .
  • 13.    長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長安縣誌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第二十八編 文 物 第一章 古遺址 第二節 周代遺址 .
  • 14.    長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長安縣誌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第二十八編 文 物 第一章 古遺址 第三節 漢唐遺址 .
  • 15.    咸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咸陽市志(第一冊)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5 :第五編 文物 第一章 古遺址 第三節 路橋渠道遺址 .
  • 16.    長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長安縣誌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第二十七編 旅 遊 第一章 旅遊資源 第一節 樊川寺院遊覽區 .
  • 17.    長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長安縣誌 :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第二十七編 旅 遊 第一章 旅遊資源 第四節 灃峪温泉風景遊覽區 .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