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

鎖定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四川省山地救援隊瀘州分隊)成立於2004年10月,是國內第一支成建制的民間救援隊。
中文名
救援隊
外文名
1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救援隊使命

山地救援隊LOGO 山地救援隊LOGO
攀山越嶺,拯救險困
時刻候命,服務社羣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救援隊簡介

由瀘州市登山協會主席肖兵創辦並擔任隊長及技術總教練。是省登山協會山地救援委員會山地救援隊負責川南救援任務的救援分隊,行政和業務技術上受其領導,重大行動接受其統一調遣。為了聯合全國各地的志願力量,更好地應對和防治各種災害,開展救援工作,瀘州市山地救援隊已加入壹基金救援聯盟
救援隊由熱愛公益事業的户外運動精鋭教練員、資深行業專家等志願人士組成,任務是為本地區及周邊地區的羣眾性户外運動、自然災害、城市救援提供公益救援服務。對各種意外事件進行力所能及的救援,並選擇性地協助社會救助職能機構完成其它類似的救援行動。救援隊擅長高海拔、高空塔架、叢林、溪谷、豎井、地震等情況的救援,除普通户外救援裝備外,還配備搜救犬及充氣快艇等裝備,執行救援任務能力較強。
基本任務是為遭受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等)或意外事故中遇險、被困或失蹤人員及家屬提供搜索、救援和排險服務。並協助政府救助職能機構完成其它類似的救援行動。山地救援隊全體隊員都是志願人員,開展的所有救援行動均不收取任何報酬。
山地救援隊在救援行動中發揮了志願者組織的獨特效應,如在5.12地震災區救援行動中,除完成了救援指揮部安排的搜救任務外,還在政府與被困羣眾家屬之間起到了良好的溝通和橋樑作用,並有效緩解了羣眾對政府救援行動的壓力,避免了誤解。為安撫被困者家屬情緒和消除災區不穩定因素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組織構架

組織構架 組織構架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的組織構架。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救援科目簡介

高海拔救援
救援隊日常訓練
救援隊日常訓練(2張)
高海拔救援是指海拔超過3500米以上的地區遂行救援任務,救援涉及的專業科目多且複雜,是所有救援行動中難度最高的救援行動之一。對救援隊員的體能、技術、裝備器材的要求都較高,同時由於高海拔地區特有的缺氧、高原反應、氣候、交通、通訊、飲食、住宿、民族、語言、宗教文化等諸多不便,給救援工作造成極大的困難。如救援隊06年在雲南梅里雪山的山難搜救以及4.14玉樹的地震救援,就是典型的高海拔救援。
高空塔架救援
此類救援一般發生在人工建築及自然懸崖上,在建築工地、高塔、旅遊景區的懸崖峭壁、纜車、吊橋等是重點區域。民眾遺忘在家中的鑰匙或是從樓上意外跌落的人員、寵物也是救助的對象。此類救援行動根據事發區域的具體情況難易各有不同,通常情況下城市內的救援會比野外的救援更容易獲得後勤的支援。如救援隊參與的為社區民眾清理危險易倒樹木、救助意外墜落樓外的寵物等均是此類救援。
山地叢林搜救
此類救援通常發生在旅遊景區或是驢友熱衷的野外線路中,人員因迷路、墜崖、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受困或傷亡,由於野外環境、氣候交通、後勤保障等條件受限,受困者失蹤或是受困的位置不確定等因素,也註定了此類救援綜合性較強,涉及技術科目多,屬於較為困難的救援行動之一。瀘州本地常見此類事故的高發區在合江、古藺地區,每年均有人員失蹤、受困的報道。救援隊在合江、古藺、瀘縣均做過多次類似科目救援演練。
溪谷與水面救援
溪谷救援不同於大江大河救援,常發生在旅遊景區雨季山洪易發季節,人員因洪水或意外受困,具有事件突發性強、救援時間短促、技術難度高的特點。瀘州地區敍永、古藺屬於此類事件的高發區。山地救援隊的水面救援主要指因洪水、自然水域游泳意外等事件中的救援行動。瀘州地區水系發達,每年均有洪災報道,而夏天因羣眾游泳納涼意外溺水事故則從夏天游泳愛好者開始下水直到夏季結束,幾乎每天都有人員溺水身亡報道。今年的夏季,更是創造了濱江路游泳者一天淹死3人的記錄。救援隊參與的瀘縣佳明洪災救援,瀘縣雲龍落水失蹤兒童搜救均屬此類救援行動。
豎井救援
豎井救援泛指人工以及自然地形行程的深坑、洞穴等地形的救援科目。具有作業空間狹小、有害氣體威脅、能見度及視線差、器材使用受限、救援隊員體力消耗大等特點。瀘州的事故頻發地在古藺、敍永地區,救援隊在敍永地區礦坑垮塌事故救援、以及今年春節敍永後山救助的騎摩托車墜入200米天坑的羣眾就屬於此類救援行動的典型案例。
地震救援
地震救援屬於特別重大的危險救援行動,救援隊員自身安全保障較低,且因為事態緊急,隊員工作強度及負荷不容易控制,戰鬥減員和非戰鬥減員均非常嚴重。根據自身特點,山地救援隊在地震救援中主要擔負偵查、確認、在野外尋找及開闢徒步進入、撤退線路、羣眾轉移和在不需要大型機械和較多人力能完成的救援任務。如5.12、4.14地震救援中山地救援隊執行的救援任務,就是比較典型的案例。
搜救犬
搜救犬基地在救援隊遂行救援任務時,根據救援類型的不同選擇經過不同訓練的搜救犬參與搜救工作,在關鍵節點確認和排除危險及障礙。目前,尚無任何高科技器材能夠替代搜救犬的搜救能力。搜救犬可以攜帶游泳圈等救生器材,在救生員尚未到達之前對溺水者實施迅速有效的救援。也可以攜帶繩索等器材通過危險地帶架設救援通道。還可以在叢林、山地、高海拔雪地等區域展開迅速有效的倖存者搜索,為救援隊及受困者節約大量寶貴的時間。在地震及雪崩等搜救中,搜救犬的作用更是無可替代。救援隊在瀘縣雲龍落水失蹤兒童的搜救中首次動用搜救犬協助定位,在敍永天坑救助墜崖羣眾時也使用搜救犬對墜落位置進行了準確定位。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搜救犬基地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基地簡介

搜救犬基地LOGO 搜救犬基地LOGO
成立於2008年11月14日,隸屬於四川省山地救援工作委員會,由瀘州市登山協會負責日常管理運行,是國內最早的民間搜救犬基地。基地的主要任務是為全國各地登山協會山地救援隊以及全國民間公益救援組織免費提供經過優選的搜救犬幼犬,協助救援隊組建搜救犬小組提供個案工作策劃,編制四川省山地救援工作委員會搜救犬訓練大綱,組織搜救犬訓犬員以及有志於民間搜救犬事業的志願者訓犬員進行技術培訓,提供技術指導,協助等相關工作。同時,也為民間養犬愛好者提供訓練技術支撐,使個人養犬能夠得到有效的學習訓練和鍛鍊,避免犬隻因主人過度溺愛造成的肥胖、性格孤僻等情況,協調因年邁或在訓練、救援任務中受傷致殘而退役的搜救犬後續工作。
搜救犬基地主要靠社會愛心捐贈、對外提供代訓犬有償服務、舉辦各種類型的工作犬訓犬員培訓班、出售富餘的幼犬等方式來獲取必要的運作經費。基地現有拉布拉多犬3條,史賓格犬1條。由於經費原因,尚無其他犬隻,正在通過社會渠道尋求捐贈。
目前基地有專職訓犬員1人,志願者訓犬員2人,工作人員1人,負責對現有成犬和挑選出來的幼犬進行訓練以及照顧犬隻的生活起居,打掃犬舍衞生,防病防疫等日常工作。
搜救犬基地目前能夠執行的搜救任務有地震廢墟搜救、水上救援、叢林山地搜救等科目。特別對山地叢林失蹤人員的大面積搜索以及地震廢墟埋壓人員的搜救上面,搜救犬的準確性、時效性以及良好的通過性不容忽視。山嶽叢林中荊棘遍佈、視線受阻、通訊不暢,搜救犬利用體型優勢能夠迅速通過,利用嗅覺優勢則可以有效解決視線受阻問題,地震廢墟中搜救犬可以穿行於各種狹窄空間,利用敏鋭的嗅覺及時發現倖存者及遇難者,為救援行動贏得時間。
目前,搜救犬基地是國內唯一的一個由志願者負責運行和維護的基地,同時該基地的搜救犬技術全部來自美國FIMA救援組織,保持着良好的溝通交流,2010年9月曾受美國國務院邀請,派出專人赴美國學習相關技術,可以隨時邀請相關專家來華進行技術指導工作,正在為建立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民間志願者搜救犬訓練中心努力。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搜救犬基地經歷

一、2009年4月,參與四川回龍溝地震救援訓練基地中韓國際救援技術交流學習。
二、2010年6月,受瀘州市紅十字會委託參與瀘縣雲龍落水失蹤兒童的搜救工作。
三、2010年9月,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參加中美山地救援組織技術交流學習。
四、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受瀘州市紅十字會委託,培養針對農村空巢留守老人的陪伴犬一批。
五、2011年2月,參與因車禍墜入敍永縣後山鎮天坑的羣眾的救援工作。

瀘州市山地救援隊搜救犬基地發展

授牌儀式 授牌儀式
2011年5月26日,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和四川省山地救援委員會搜救犬基地正式簽約授牌,搜救犬基地正式成為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青年志願者定點服務基地。
除基地提供的搜救犬外,由其他熱心的愛犬人士攜帶所飼養的犬隻加入山地救援隊的搜救犬體系,也是搜救犬來源的重要途徑。救援犬基地會對所有加入搜救犬訓練體系的犬隻登記建檔,並提供和基地搜救犬相同的訓練大綱以及相關資料,定期組織搜救犬、訓犬員培訓班、訓犬員技術交流、聯合搜救演習等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