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

鎖定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動科動醫學院),是瀋陽農業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原名瀋陽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學院,創建於1958年,由原瀋陽農學院(現瀋陽農業大學)首任院長張克威教授兼任系主任,1994年更名為畜牧獸醫學院。
經過60年的建設,幾代牧醫人的努力拼搏、開拓創新,學院已形成較為系統完整的畜牧獸醫和水產養殖教育、科研、實踐體系,成為我省乃至全國畜牧獸醫和水產養殖行業科技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1] 
學院現有在職教工124人,其中專任教師102人(含德育教師),包括教授26人,副教授24人,講師52人,助教3人, 博士研究生導師12人,學術碩士研究生導師46人,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48人。其中學院負責實驗/科研、行政、工勤共計19人,其中副高級職稱4人, 中級職稱3人,助理研究員/實驗員7人,行政管理4人,工勤1人。學院現有在校學生1727人,其中本科生1296人,研究生431人,全日制研究生336人,非全日制研究生95人。 [5] 
中文名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
外文名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SYAU [1] 
簡    稱
動科動醫學院
創辦時間
1958年
創辦人
張克威
主管部門
瀋陽農業大學 [1] 
地    址
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東陵路120號 [4]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歷史沿革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的創建,可以追溯到瀋陽農業大學的創始人、農業教育家、著名農業專家、畜牧專家、已故的張克威老院長。老院長一貫主張“農、林、牧相結合”的大農業思想。
1952年,瀋陽農學院創辦初期沒有畜牧醫系,張克威院長認為這是重大缺陷,必須儘快創辦畜牧獸醫系。
自1953年開始,一方面先從畜牧獸醫技術人才上作好準備,先後招聘周芸苕、陳煥事、蔡希嶽、商樹岐、王振興、胡振聲、姜紹渭、李世英等先生,成立了畜牧學教研組,招聘梁傳詩、艾靜遠、張凌忘、劉玖珊、王世芳、馬嗚久、楊維秀、宋定番等先生,成立了動物學教研組,均在當時的農學系設置。另一方面為畜牧、獸醫專業的設立做好教學、科研基地準備,在農學院所屬的東陵農業實驗場裏創辦了種豬場、養鴨場、養雞場、奶牛場、奶山羊場和馬場。
1957年9月,高考統一錄取後,張克威院長決定從當年農學、農經等專業中抽調31名新生,作為畜牧專業的第一屆學生,學制四年,附屬於農學系,畜牧學教研組隨之改為畜牧專業教研組。
1958年,又有楊鼎新、江宗耀、王心和、石守中、何英、趙光譜、蔣永生、袁有安等先生加盟獸醫師資隊伍,成立了獸醫教研組。
1958年9月10日,新學期開始,以原設在農學系的畜牧專業、動物學和獸醫3個教研組為基礎,正式成立了畜牧獸醫系,第一任系主任由張克威院長兼任。
1960年,獸醫專業成立,首次招收獸醫專業本科學生35名,學制五年。
1962年,畜牧獸醫系設置6個教研組,分別為畜牧生產教研組、飼養教研組、病理微生物教研組、家畜生理生化教研組、畜病防治教研組、動物解剖教研組。
1965年,畜牧獸醫系在張克威院長的關懷下已初具規模。
1994年,畜獸醫系更名為畜牧獸醫學院,首任院長張永泰教授,現任院長張樹義教授。
2007年,設置水產養殖專業,開始招生。
2011年,設置動物藥學專業,開始招生。
2013年,設置動植物檢疫專業,開始招生。 [3]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學術研究

學院近年來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00餘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海外重點項目/中外合作研究項目、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工程體系科研專項、國家重點研發專項、科技部常規性科技援助項目、遼寧省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等,科研經費逾5000萬元。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各級各類獎勵30餘項;在各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00餘篇,其中SCI收錄200餘篇;出版科技著作/教材20餘部。 [1]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專業設置

學院設有畜牧、獸醫、水產3個學科。其中畜牧學科為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下設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和特種經濟動物養殖3個學科方向,其中特種經濟動物養殖學科由生物技術學院管理,以柞蠶為主要研究對象。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學科於199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原名動物生產學科),1999年學科調整後更名為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學科,2002年被評為遼寧省高等院校重點學科,是遼寧省在此領域唯一的碩士點學科;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科於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已在動物胚胎工程技術方面逐步形成了明顯優勢和研究特色,目前是瀋陽市動物胚胎工程技術研究與服務中心的依託單位。學科建有農業部新飼料與飼料添加劑有效性評價中心,遼寧省動物分子遺傳育種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養豬工程技術中心,遼寧省廋肉型豬繁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瀋陽市動物胚胎工程技術研究與服務中心,馬屬動物科學研究所,豬、禽代謝實驗室,實驗動物室,動物胚胎工程研究室,飼料分析實驗室,養豬研究所,科研種豬場和科研種雞場。具備飼料有機養分分析,礦物質元素分析,肉品品質分析,動物胚胎移植,胚胎冷凍保存,卵母細胞體外成熟、體外受精,體細胞克隆胚胎和分子生物學的現代分析設備。
獸醫學科於2016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2017年入選遼寧省“雙一流”特色建設學科,2019年取得招收“直接攻博”學生資格,同年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入選國內一流學科建設行列,下設基礎獸醫學、預防獸醫學和臨牀獸醫學3個學科方向。基礎獸醫學學科於1990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原名動物生理生化學科),2001年與其他學科整合成為基礎獸醫學學科,2007年被評為校級重點學科,2008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培育學科;預防獸醫學學科於1994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臨牀獸醫學學科於1998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建有遼寧省人獸共患病研究工程實驗室、遼寧省人獸共患病研究重點實驗室、遼寧省人畜共患病防控重點實驗室、中蒙“一帶一路”人獸共患病研究聯合實驗室、瀋陽農業大學人獸共患病研究所、沈農·禾豐寵物科學研究所和瀋陽農業大學現代牛業研究中心。首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要家畜疫病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已獲批組建。
水產學科成立於2007年,主要研究方向為水產動物遺傳育種與稻漁綜合種養、水產動物寄生蟲病防治。學科建有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寄生蟲防控實驗室、遼寧省大學生創新教育實踐基地。 [1]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21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5人,高級實驗師3人,講師51人(含德育教師)。博士研究生導師12人,學術碩士研究生導師46人,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48人 。教師中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4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2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青年突出人才1人;遼寧省高等學校攀登學者2人,遼寧省優秀專家1人,遼寧特聘教授1人,遼寧傑出科技工作者1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入選者9人、千層次入選者5人、萬層次入選者2人,遼寧省“興遼人才計劃”入選者2人,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5人,遼寧省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人,遼寧省農業青年科技人才入選者2人,遼寧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人,遼寧省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遼寧省科技獎勵評審專家1人,遼寧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專家庫成員4人,遼寧省教學名師1人,遼寧省普通高校優秀青年骨幹教師5人;瀋陽市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校天柱山學者4人,天柱山英才7人,天柱山青年骨幹教師9人。5名教師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Nature或Science 雜誌上發表文章。學院現已形成一支學歷層次高、素質強、年齡和學緣結構合理、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幹的師資隊伍。 [2]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人才培養

學院現有在籍學生1727人,其中本科生1296人,全日制研究生336人,非全日制研究生95人。各級各類科研平台、實驗室總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近3000台/件,總價值近1億元。同時,擁有遼寧省大學生創新教育實踐基地,在遼寧輝山乳業集團有限公司、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等企業設有省級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在沈農·禾豐動物醫院、遼寧省動物疫病防控中心、遼寧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遼寧禾豐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企事業單位設有教學科研實踐基地。建系以來,從牧醫走出的學子已遍佈祖國大江南北,工作在各條戰線,取得了驕人成績。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方永輝
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楊建成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院長
李亮
副院長
白文林、劉顯軍、李鵬 [6] 

瀋陽農業大學動物科學與醫學學院合作交流

學院非常重視對外合作與交流工作,以學術報告會等形式,每年定期邀請國內外學者到學院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學院已與30餘家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合作協議,為這些單位的建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充分發揮了高校的社會服務功能。現有10餘家企業在學院設立了獎助學金,用於資助學生培養,金額近50萬元/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