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瀋陽軍區政治部前進雜技團

鎖定
瀋陽軍區政治部前進雜技團始建於1949年12月,1950年隨志願軍入朝,前身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文工團雜技隊,是經受過戰火洗禮的光榮團隊,是新中國成立最早的雜技團之一。
中文名
瀋陽軍區政治部前進雜技團
創建時間
1949年12月
前    身
中國人民志願軍文工團雜技隊
作    品
《獅子舞》、《紅旗飄飄》

瀋陽軍區政治部前進雜技團發展歷史

近60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團隊創作演出了一大批具有時代精神、精湛技藝和軍旅風格的優秀作品。在堅持為兵服務的同時,多次代表國家和軍隊參加國內外重大活動和比賽,先後出訪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家和軍隊爭得了榮譽。1972年,受周恩來總理的委派,成功地訪問了美國,受到了周總理高度稱讚,為中美建交做出了特殊貢獻。
五十年代初,《轉碟》節目參加了在波蘭華沙舉行的“第一屆世界青年藝術節”並榮獲了金獎,開創了中國雜技在國際賽事中首獲金獎的歷史。六、七十年代,《獅子舞》、《紅旗飄飄》、《快樂的炊事員》等節目在全國、全軍獲獎,還參加了電影《春燕展翅》的拍攝。1985年至1987年,《獅子舞》、《女子車技》和《鑽台圈》節目連續三年分別在法國世界明日雜技節、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獲得“法蘭西共和國總統獎”和“金小丑”獎,成為中國第一個在國際大賽中實現“三連冠”的團體,受到國家文化部的通令表彰。1996年,《荷塘月影——蹬技》節目在第一屆瑞典國際青少年雜技節比賽獲唯一金獎。1998年,《鞦韆頂技》在第十一屆比利時“希望之路”國際青少年雜技節比賽獲得金獎。
新世紀,團隊與時俱進。相繼推出了《浪橋鑽圈》、《女子抖槓》、《轉碟》、《蹬技》、《綢吊頂技》、《高空軟鋼絲》、《鬥雞》等一批較高藝術水平節目和《它們的世界》、《在月亮的那一邊》及《我們的今天》等大型主題晚會,並在全國、全軍的比賽和評獎中獲獎。2003年,《雨雪印象——蹬技》赴摩納哥參加第十五屆“初登舞台”國際雜技比賽,榮獲唯一金獎。2005年,《綢吊頂技》參加第10屆中國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榮獲金獎。從2003年至2008年,有6個節目連續六年進京參加軍民迎新春大型文藝晚會,為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進行了彙報演出。2008年4月,《踏浪飛歌——浪橋鑽圈》獲得“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迎奧運全國金獎節目展演暨第二金菊獎全國比賽”金獎和唯一創新獎。2006年春節2008年春節2011年春節,《追炫——綢吊頂技》、《花式籃球》《高車踢碗》節目分別參加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2007年3月,受國家文化部委派,一台晚會赴俄羅斯參加“中國年”的開幕式活動,在聖彼得堡、弗拉基米爾和諾夫哥羅德等地成功進行了巡迴演出;同年6月,5個節目赴香港參加了“慶祝香港迴歸祖國10週年文藝晚會”,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創作演出任務,受到了國家文化部和軍隊各級領導的稱讚。在奧運會開、閉幕式上,“放風箏的小女孩”等表演得到了全國各界的一致好評,在新的歷史時期為國家和軍隊做出了新的貢獻。

瀋陽軍區政治部前進雜技團優秀人員

雜技團曾培養造就了一批批雜技藝術家。各時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張金髮、王喜臨、黃文霞、何臨弟、劉靳加、張星、張德華、張德珍、王錄明、趙軍、王春華、董崢臻、紀連藴、趙斌、張啓武、侯明、邱健、曾令強,鄭茜,於中玲等,成為祖國雜技藝術銀河中的燦爛星座。

瀋陽軍區政治部前進雜技團團體地址

遼寧省瀋陽市大東區北大營東路24號
郵編:11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