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瀋陽炮兵學院

鎖定
瀋陽炮兵學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軍事院校,前身是由八路軍延安炮兵學校轉變而來的。地處在風光旖旎的天柱山下——瀋陽市東郊,俗稱東大營。東與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地“福陵”毗鄰,西與繁華的市區連成一片,南臨沈撫公路,北跨沈吉鐵路,瀋陽環城高速公路和大二環路為學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中文名
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炮兵學院
創辦時間
1945年首創,1977年改創
辦學性質
高等軍事院校
主管部門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
校    訓
忠誠 厚德 博學 精武。傳承和發揚延安炮校精神
類    型
綜合軍事
所屬地區
中國瀋陽

瀋陽炮兵學院學院簡介

瀋陽炮兵學院 瀋陽炮兵學院
瀋陽炮兵學院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軍事院校,前身是由八路軍延安炮兵學校轉變而來的。它的前身是第二地面炮兵學校,1986年更名為瀋陽炮兵學院。瀋陽炮兵學院是一所炮兵初級指揮學院
學院地處瀋陽市東郊天柱山腳下東大營,東與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地--"福陵"毗鄰(現東陵公園),西與繁華的市區連成一片,南臨沈撫公路,北跨沈吉鐵路。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兵營。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期即為奉系軍閥張作霖的兵營,其後是張學良將軍創辦的東北講武堂。解放後,這裏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朱瑞炮校、軍委炮校、高級炮校和炮兵科學技術研究所的所在地。
學院佔地面積為1.85平方公里,建築面積為20.3萬平方米。營院坐北朝南,地勢平坦,樹木蒼鬱,歷史建築和現代建築錯落排列,有教學樓、辦公樓、禮堂、圖書館、兵器館、體育館、實驗室、運動場、露天游泳池、障礙訓練場、操炮場、汽車訓練場、教學印刷模具廠等設施。學院制定了讓學院"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的政策,對營院進行了整體規劃,興建了包括網球場、旱冰場、兒童遊樂場、荷花池在內的集娛樂、休閒為一體的6個景點和公園。學院北側還有佔地18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對陸地、對水上目標槍代炮射擊場和海島模擬射擊訓練場,以及廣闊的戰術、偵察、地形野外訓練場。

瀋陽炮兵學院學院校訓

傳承和發揚延安炮校精神 傳承和發揚延安炮校精神
忠誠 厚德 博學 精武。

瀋陽炮兵學院教學環境

傳承前輩的優良傳統,邁向輝煌! 傳承前輩的優良傳統,邁向輝煌!
學院設有地炮分隊指揮等專業,招收全軍炮兵部隊戰鬥班入伍滿兩年以上的高、初中文化程 度的正副班長。有3年制大專、2年制中專、3年制中專3個培訓層次。學員畢業後分配到炮兵 部隊工作。學院把提高學員的政治素質放在首位,把獻身國防、紮根基層的教育貫穿於教育 訓練的全過程。對學員進行嚴格訓練、嚴格要求,建校以來為我軍炮兵部隊培養了大批優秀 人才,為部隊質量建設作出了貢獻。
學院圖書館藏書近20萬冊,期刊800多種,有實驗室、語音室等1500平方米,較先進的專用教室和逼真的訓練模擬系統,現代化的電化教學中心,可同時容納600人上課,電子計算機實驗室有各類計算機400多台。學院有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師、講師、工程師等較雄厚的師資力量。學院緊密結合教學和部隊作戰訓練實際,廣泛深入開展教學和科學研究,有多項成果獲全軍優秀教學成果獎和軍隊科技進步等級獎。在科學科研中,先後湧現出全國優秀教師趙錫武、全軍優秀中青年專家夏忠武等一批教書育人的先進典型。
學院辦學歷史較長,師資力量雄厚,教員教學經驗豐富,學術造詣深。校內具有先進的教學 設施,有一個品種齊全、實物豐富、獨具特色的全軍炮軍第一個彈藥陳列室。學院生活保障 設施配套、齊全。瀋陽炮兵學院正發奮圖強,為實現爭創具有中國特色的第一流軍事院校的 目標而努力奮鬥。

瀋陽炮兵學院主要專業

一、炮兵指揮(4+1)
二、通信指揮(4+1)

瀋陽炮兵學院歷史沿革

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後,9月延安炮兵學校遷往東北,至瀋陽東郊一帶,由於戰爭因素,後選址改遷牡丹江畔。
瀋陽炮兵學院 瀋陽炮兵學院
1948年後, 延安炮兵學校赴東北,先後籌建了宣化炮校、東北民治軍炮校、東北自治軍炮校、朱瑞炮校、東北軍區炮校等。1948年10月18日,東北軍區司令部發布命令,將東北人民解放軍炮兵學校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朱瑞炮兵學校。1949年2月,該炮校由牡丹江遷至瀋陽東大營。1956年2月9日,奉東北軍區司組字弟七號令,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炮兵學校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高級炮兵學校。1960年12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辦公會議1960年第50次會議決定和總參謀部9月14日命令:軍委炮兵將瀋陽高級炮兵軍校、炮兵的軍事工程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所和炮兵軍事科學研究部技術裝備研究處等三個單位合併,於12月1日組成炮兵科學技術研究院。後劃歸國務院第五機械工業部。1955年5月,中共炮兵黨委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組建軍兵種學院的指示,成立了炮兵學院籌備委員會。 [1]  1977年,軍委基於延安炮兵學校足跡,
瀋陽炮兵學院 瀋陽炮兵學院
依原舊址創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地面炮兵學校。1986年,升格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炮兵學院

瀋陽炮兵學院校史追憶

習近平和老兵 習近平和老兵
1945年,日軍投降後,隨着戰爭局勢的變化和炮兵發展的需要,中央軍委決定:“延安炮兵學校立即遷往東北,加快炮兵建設”。1945年9月,延安炮兵學校1069人分三個梯隊在朱瑞、邱創成等首長的率領下,迅速北上挺進東北。第一、二梯隊分北線與南線率先到達瀋陽東郊,炮校的另一部分第三梯隊主要是後勤和教員,鄭新潮、沈毅、張志毅、邵清廉等教員,帶着教案、教具隨後到達。安營紮寨籌建炮校,延安炮兵學校先後改名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炮兵學校”“東北民主聯軍炮兵學校”“朱瑞炮兵學校”“東北軍區炮兵學校”等。由於東北戰場的緊迫需要,延安炮校遷至牡丹江。後遷至瀋陽東大營。解放後,1979年原延安炮校教員鄭新潮與當年幾位老戰友曾邀瀋陽炮校追憶校史,建議設立校史陳列展覽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