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

鎖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簡稱“瀋陽海關”, 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瀋陽口岸設立的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是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的海關。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在奉天省城設立奉天關,歷經清朝末期、中華民國、偽滿洲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四個歷史時期,史稱奉天關、奉天税關、瀋陽關。1949年9月16日,瀋陽海關的前身東北海關管理局在瀋陽正式成立,1953年2月27日,東北海關管理局奉令撤消,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關成立,由中央人民政府海關總署和外貿部東北特派辦雙重領導。 [1] 
據2024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官網顯示,現任關長是孔忠。 [5] 
中文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
成立時間
1953年2月27日
辦公地址
遼寧省瀋陽市
行政級別
正廳級
別    名
奉天關
奉天税關
瀋陽關
隸屬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機關屬性
瀋陽口岸進出境監督管理機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近代海關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與外國列強簽訂了1000多個不平等的條約。根據1903年和1904年日本、美國強迫清政府簽訂的《通商行船續訂條約》、《會談東三省事宜正約》和《附約》,奉天府(瀋陽)由中國政府自行開埠。1906年英籍税務司歐禮斐到瀋陽料理開埠。1907年2月,奉天關開設,歐禮斐任首任税務司。
從1906年籌辦奉天關起,到1932年,奉天關共有20位行政領導,分別來自英國、挪威、意大利、日本和法國。
1931年,日本發動了“9.18”事變,由於國民黨政府的消極抵抗,致使東北全部淪陷。1932年9月,財政部發布了東三省海關移設關內辦公佈告,東北所有海關關閉,關税暫由國內別處海關征收。
1932年,偽滿財政部宣佈將“滿洲國”版圖內全部海關改製為偽滿税關,奉天關同時改為奉天税關。
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1946年,國民黨政府海關總税務司署批准成立瀋陽關及長春、錦縣支關。一九四七年一月,瀋陽關正式成立。
1948年,東北解放在即,10月瀋陽關税務司劉貽祿攜檔案、公物撤至天津關,瀋陽關宣佈關閉。
1948年11月2日,瀋陽解放,瀋陽關從此結束了長達40餘年的屈辱歷史,重獲新生。在瀋陽解放初期,瀋陽地區的海關業務由東北税務總局税政處關税科負責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現代海關

1949年9月16日,東北海關管理局在瀋陽正式成立,統一管理東北地區的海關機構和業務,同時具體承辦瀋陽地區的貨運監管、徵收關税、查緝走私等。
1953年2月27日,東北海關管理局奉令撤消,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關成立,由中央人民政府海關總署和外貿部東北特派辦雙重領導。經過了新中國成立後近30年的努力探索,伴隨着改革開放的全面深入,瀋陽海關的職能也日趨完善,將在促進地方外向型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
1980年2月,國務院頒佈《關於改革海關管理體制的決定》。同年,瀋陽關正式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其後,歷經幾次機構變遷,2002年升格為正廳級直屬海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主要職責

瀋陽海關業務門類相對齊全,轄區內有瀋陽桃仙國際機場、錦州港、葫蘆島港3個國家一類口岸。主要負責指定口岸及相關區域範圍內海關工作運行管理、監督監控,具體包括貫徹執行與海關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和相關技術規範,負責本關區徵税、監管、緝私、出入境檢驗檢疫、統計等工作。監控研判本關各類執法風險、管理風險和廉政風險並組織防範和化解,負責本關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和日常管理工作。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下設機構

瀋陽海關管轄遼寧省內瀋陽、撫順、遼陽、錦州、阜新、葫蘆島、鐵嶺和朝陽8個市的進出境業務。設有15個正處級內設機構,3個正處級機構(機關黨委、監察室、離退休幹部辦公室),下設正處級隸屬海關單位14個(瀋陽桃仙機場海關、瀋陽郵局海關、鐵西海關、渾南海關、遼中海關、撫順海關、錦州海關(下設副處級駐港口辦事處)、阜新海關、遼陽海關、鐵嶺海關、遼寧朝陽海關、葫蘆島海關、沈撫新區海關、瀋陽海關風險防控分局)。 [4] 

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榮譽表彰

2022年4月,瀋陽海關直屬機關遼中海關團支部被授予2021年度“遼寧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瀋陽海關現任領導

瀋陽海關關長、黨委書記:孔忠
瀋陽海關副關長、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蘇英華
瀋陽海關副關長、黨委委員、一級總監:袁文澤
瀋陽海關政治部主任、黨委委員:韓勇
瀋陽海關副關長、黨委委員:齊溟
瀋陽海關黨委委員、黨委紀檢組組長:王守嵩
瀋陽海關副關長、黨委委員:李國光
瀋陽海關緝私局局長兼督察長、關黨委委員、局黨組書記:劉紅欣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