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瀋陽師範大學

鎖定
瀋陽師範大學(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沈師大、沈師(SYNU)”,位於遼寧省瀋陽市黃河北大街253號。學校由遼寧省人民政府舉辦並主管, [45]  是一所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9大學科的多科性大學。 [4]  學校是優秀應屆本科生推免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單位、首批全國教育碩士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7] 
瀋陽師範大學始建於1951年,前身為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更名為瀋陽師範學院,1965年更名為遼寧第一師範學院,1978年恢復瀋陽師範學院校名,2002年省政府決定並經教育部批准,瀋陽師範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併組建瀋陽師範大學。 [45]  2011年、2021年,學校黨委先後兩次榮獲遼寧省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7]  2022年,入選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名單。 [60]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佔地面積1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95萬平方米;設27個教學、人才培養單位和19個校屬館、部、中心、研究院(所)及附屬機構,開設本科專業77個;擁有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2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6個;國家一流專業2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9門,學校有省級及以上科技類創新平台27個。有教職工2160人,專任教師1295人;全日制本科生21017人,碩士研究生3934人,長短期留學生1100人。 [7] 
中文名
瀋陽師範大學 [45] 
外文名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45] 
簡    稱
沈師大、沈師(SYNU) [45] 
創辦時間
1951年 [45]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62] 
學校類別
師範 [62] 
學校特色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 [3] 
入選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名單(2022年) [60] 
主管部門
遼寧省人民政府 [2]  [61] 
現任領導
姜鳳春(黨委書記) [52]  [81] 
楊松(校長) [53] 
楊旭(紀委書記) [55] 
本科專業
77個(截至2023年12月) [7]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3個(截至2023年12月) [7] 
專業學位授權點16個(截至2023年12月) [1]  [7] 
院系設置
27個教學、人才培養單位和19個校屬館、部、中心、研究院(所)及附屬機構(截至2023年12月) [7] 
校    訓
博學厚德,尚美健行 [45] 
校    歌
《點燃太陽》 [45] 
地    址
瀋陽市黃河北大街253號 [7] 
院校代碼
10166 [62] 
主要獎項
遼寧省委“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1年) [7] 
中國輪滑運動示範學校、全國輪滑運動先進單位(2012年9月) [75] 
遼寧省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2013年2月) [74] 
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2013年11月) [73] 
2015年度“省定點扶貧先進單位”(2016年3月) [72]  展開
主要獎項
遼寧省委“先進基層黨組織” (2011年) [7] 
中國輪滑運動示範學校、全國輪滑運動先進單位(2012年9月) [75] 
遼寧省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2013年2月) [74] 
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2013年11月) [73] 
2015年度“省定點扶貧先進單位”(2016年3月) [72] 
第一屆遼寧省“文明校園"(2017年12月) [71] 
瀋陽市第十屆全民讀書季“書香校園"(2018年12月) [70] 
2018年度全省統戰信息工作先進單位(2019年3月) [69] 
遼寧省委“先進基層黨組織"(2021年) [7] 
第二屆“遼寧省文明校園”(2021年2月) [68]  收起
知名校友
喬冰 [59] 
鄔大光 [59] 
張紹純 [59] 
黃松鶴 [59] 
康麗穎 [59] 
佔地面積
1230000 m² [7] 
校慶日期
公曆5月21日 [45] 
學生人數
21017人(截至2023年12月) [7] 
教職工人數
2160人(截至2023年12月) [7] 

瀋陽師範大學歷史沿革

瀋陽師範大學前身溯源

  • 瀋陽師範學院
東北教育學院時期與第一次創業
東北教育學院(1951年 瀋陽) 東北教育學院(1951年 瀋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東北地區的高等院校多處於辦訓練班狀態。1951年至1952年,國家根據中共中央的部署,對舊中國的教育和科學文化事業進行了調整和改造,建立了新式社會主義高等院校。1951年,東北人民政府批准創辦東北教師學院,後改稱東北教育學院,並設立於瀋陽市皇姑區。學院招收了兩期訓練班,共培訓了400名東北地區的中學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1953年5月15日,原有的七所師範專科學校被調整合併為三所,其中包括東北教育學院。1953年5月29日,瀋陽師範專科學校與東北教育學院合併,成立瀋陽師範學院,由東北行政委員會教育局直接領導。此時,學院已設有中文、歷史、俄文、美術等四個專修科,並開始向本科教育發展,形成了多層次辦學的局面。 [4] 
瀋陽師範學院初期與第二次創業
瀋陽師範學院(1953年 瀋陽) 瀋陽師範學院(1953年 瀋陽)
1953年9月2日,東北教育學院更名為瀋陽師範學院,由郭沫若親筆題寫校名,並在9月20日舉行了更名大會。車向忱擔任院長,吳伯簫擔任副校長併兼任黨總支書記。1954年,吳伯簫調任後,唐景陽被任命為副院長。瀋陽師範學院成立了院務委員會和各種專門委員會,實行院長負責制度,並制定了暫行章程和工作條例,加強了規章制度建設。學院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學習蘇聯經驗,面向中學教學實際,進行了教學改革,重新設置了機構和教學組,並與中學建立了固定聯繫。 [4] 
1955年,學院增設了附屬中學和政治教育專修科。1956年,學院成立俄語研究班,並設有七個系科。1956學年至1957學年是學院大發展的一年,招生人數大幅增加,教師隊伍也不斷擴大,學院出版了學術刊物《教學研究集刊》。到1958年,學院在校生人數達到2831名,達到了歷史較高水平,成為一所新型的社會主義高等學府。 [4] 
瀋陽師範學院調整期與第三次創業
1958年7月,中共遼寧省委和省人委決定成立一所省屬綜合性大學,由瀋陽師範學院的部分系科與東北財經學院、瀋陽俄文專科學校等組建而成。瀋陽師範學院的一些師生和資源被調整到其他學校,學院損失了實力較強的中文和歷史系,以及大量珍貴圖書和教學設備。但學院保留了一些系科並重新組建了9個系、10個專業和三個直屬教研室,當年實現了招生772人。1958年至1960年,學院設有9個系,1962年調整為5個系6個專業。在1958年至1961年間,學院經歷了多次運動和停課,教學質量受到影響。1961年7月,學院隸屬關係由瀋陽市改為遼寧省,並調整了領導班子,任炳麟任黨委書記,白潞任院長。1962年,根據中央關於調整的方針,學院進行了佈局調整,專注於辦文科,停辦了地理系,並將歷史系併入遼寧大學,生物系併入遼寧師範學院,物理系和化學系併入錦州師範學院。同時,遼寧師範學院的英語專業和旅大師專的英語科併入學院。學院佔地面積和在校生人數在此時期內有所增加,教學計劃不斷調整,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4] 
遼寧第一師範學院山區辦學時期與第四次創業
遼寧第一師範學院(1965年 朝陽) 遼寧第一師範學院(1965年 朝陽)
1965年3月,國務院批轉了高教部的請示,全國各地開始了半工(農)半讀運動。遼寧省委要求瀋陽師範學院搬遷到朝陽山區,9月13日起,分兩批遷往朝陽。10月19日,學院舉行了遷校更名大會,學院因此更名為遼寧第一師範學院,並在新的環境中開始了艱苦創業和建設。師生們在1600多畝的山地建設中,建立了4萬多平米的建築,進行了綠化和梯田建設,並建立了附屬幼兒園、學校和醫院等單位。學院確定了主要為半農半讀中學培養師資的高等師範院校辦學目標,並對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進行了改革。 [4] 
1966年,學院的教學工作受到破壞。1969年,學院接收了錦州師範學院的物理系和化學系,並在此基礎上組建了工業基礎系和農業基礎系。1973年,學院組建了遼寧第一師範學院錦州分院,並安排物理、化學兩個系回錦州建設分院。70年代初,學院根據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積極開展開門辦學,教師到各地進行巡迴輔導。1975年至1978年,學院在多個地區大規模舉辦教師進修班,為當地師資水平的提高作出了一定貢獻。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學院迎來了新生。 [4] 
恢復校名的瀋陽師範學院與艱苦辦學階段
瀋陽師範學院(1980年 瀋陽) 瀋陽師範學院(1980年 瀋陽)
遼寧省革委會決定將遼寧第一師範學院遷回瀋陽,恢復瀋陽師範學院校名。學院領導關係確定為省、市共管,以市管為主,同時決定將“遼寧第一師範學院”錦州分院改為錦州師範學院,而遼寧第一師範學院則進行了搬遷調整。全校師生在一個月內完成了1800噸物資的搬運,並於1978年12月在新城子區興隆台公社的臨時校址召開了慶祝大會。學院於1979年7月改為由瀋陽市領導,並陸續遷至市區第33中學校址,恢復和成立物理系、教育系、化學系等,改善了辦學條件。同年,學院廢除了原革委會領導體制,實行黨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平反了冤假錯案,解決了歷史積案,評定和晉升了教學、科研骨幹,選拔了優秀知識分子進入領導班子,形成了各級領導核心。1982年,學院隸屬關係劃歸省政府管理,附屬中學脱離關係,留給瀋陽市。學院在經歷了流離失所後終於穩定下來。1983年,學院慶祝建校30週年,總結了辦學經驗,並確定了新的培養規模和專業設置,明確了培養中等教育師資和高級人才的任務。 [4] 
瀋陽師範學院全面恢復與調整階段
1987年,學院開設社會學專業,彌補了東北地區的空白。教育教學改革也逐步深入,1985年和1990年分別出台和實施《瀋陽師範學院關於教育改革的幾點意見》和《瀋陽師範學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的意見》,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至1989年,學院已有在校生2403人,設有8個系,10個專業,成為學科體系較為齊全的高等師範院校。同時,學院還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其學術水平得到提高,部分學科如教育學、中國古代文學、英國語言文學被評定為省屬重點學科。在硬件設施上,學院自1982年起開始徵地,不斷擴建校園,新建圖書館、教學樓等設施,以改善辦學條件。1989年,國家教委主任李鐵映對學院進行視察,並對師範教育改革等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 [4] 
瀋陽師範學院全面發展階段
瀋陽師範學院在1991年第五次黨員大會上確立了“兩上一創”的奮鬥目標,即上質量、上水平,力爭在七至九年內使學院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會議還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黨委委員,學院進入全面發展階段。在90年代,學院轉變了辦學指導思想,擴大了辦學職能,調整了教育結構,並增設了11個非師範專業,使專業總數達到22個。1993年,學院成立了藝術系,結束了沒有藝術科系的歷史,並增設了旅遊管理、應用心理學、貿易經濟等非師範專業。1995年,學院又增設了日語教育專業和教育學專業的新方向,專業總數實際達到24個。此外,學院在全國同層次高等師範學院中的多項指標排名靠前,如在校學生總數、教授數、副教授數、藏書量、固定資產量、碩士授權點等。截至1995年初,學院教師職務結構比例優化,高、中、初級職務結構比例為3.6:4.0:2.4,教授和副教授數量顯著增加,教師隊伍學歷層次得到改善。在科研方面,學院在1991年至1995年間取得了顯著成果,發表了大量科研論文,出版了多部專著,承擔了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獲得了多項獎勵,學院科研經費投入逐年增加。 [4] 
瀋陽師範學院跨越式發展階段
瀋陽師範學院(2001 瀋陽) 瀋陽師範學院(2001 瀋陽)
瀋陽師範學院在1996年第六次黨員大會上提出了“九五”期間的發展目標,即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社會主義師範學院,併力爭辦成師範大學;到2010年,辦成特色明顯、有較大優勢的社會主義師範大學。大會後,學院積極轉變辦學指導思想,擴大辦學職能,調整教育結構,深化教學、科研、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辦學條件得到改善,辦學實力和水平穩步提高。在校學生總數達到9300多人,設有19個系(分院)部,本科專業26個,涵蓋7個學科門類,高職專業5個。學院各項辦學指標已達到或超過了普通高等學校辦學標準,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學歷層次、職務職稱等方面有了較大提高。同時,學院加大了科研工作力度,科研成果大幅度增長,某些研究領域已步入學術前沿,產學研項目達到15項。此外,學院在‘九五’期間進行了多項改革,如機關、後勤社會化改革、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等,有力地保障了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完成。 [4] 
正式更名
為實現第六次黨員大會提出的力爭將學院辦成師範大學的目標,1996年末,學院即開始着手準備更名工作,並正式向當時的省教委提交了請示報告。1997年6月16日至18日,學院黨委書記胡國有、院長張德祥等一行7人赴國家教委彙報學院更名工作,得到了國家教委的支持。1997年7月21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同意瀋陽師範學院更名為“瀋陽師範大學”,並報國家教委審批。2000年9月22日,省政府再次行文報請國家教育部批准組建瀋陽師範大學。 [6] 
  • 遼寧教育學院
遼寧省教育行政幹部學校
遼寧省教育行政幹部學校成立於1956年3月,原為遼寧省速成師專附設的幹部培訓部。該校是一所以培訓中小學和縣區教育行政領導幹部為專業的學校。1957年8月,全省四所中小學幹校合併,設立了組教科、總務科、圖書館及馬列主義、教育學、心理學三個教研室,教職工總數為70人。1958年,小學幹校分散到各地,省教育幹校則專注於培訓中學和縣區教育行政幹部。1961年至1966年,學校轉為短期(半年)輪訓,共培訓了約2500名重點中學和一般中學校長、教導主任、小學校長、縣區教育局長、職業中學校長、農業中學校長等9期重點對象。 [5] 
遼寧函授學院
遼寧函授學院成立於1962年,由省教育廳將鞍山、撫順師院等下馬院校的教師及圖書、設備調往丹東,與省教師進修學院函授部合併而成。學院設有辦公室、總務處、教務處和中文、數學、物理、化學四個系,教職工總數超過140人。在1962年至1965年間,學院招收了7000名中文、數學、物理、化學函授生。1973年,部分教職工被抽調至大連遼寧師範學院成立函授部,並對下鄉知識青年開展中文、數學專業的函授教育,招收函授生2000人。1978年2月,省教育局撤銷了函授部,將14名教師、幹部調入遼寧教育學院。 [5] 
遼寧省教師進修學院
遼寧省教師進修學院成立於1957年10月,由遼寧省教育廳中小學教研室和遼寧省速成師範專科學校為基礎組建而成。該學院是省教育廳指導全省中小學教育教學的研究機構,承擔檢查和指導中小學教學工作、總結推廣先進教學經驗、編寫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以及短期培訓在職骨幹教師等任務。學院為教育廳直屬處級單位,黨總支隸屬於教育廳機關黨委。學院設有12個教研室和一個教材編審室,全院教工共78人,包括領導幹部、教研員、職員和工人。 [5] 
遼寧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
為了解決中小學用書問題,遼寧省教育局於1969年1月籌建了省中小學教材編寫組,後更名為中小學教研室,實則是一個負責編寫中小學教科書的機構。該室主要任務是編寫全省中小學(包括朝鮮族和蒙古族中小學)通用的教科書,並開展與教學大綱和教材編寫相關的教學研究活動。最初,中小學教研室隸屬於遼寧省革命委員會政工組下屬的文教組,1972年遼寧省教育局成立後,中小學教研室成為教育局領導下的單位。該室設有負責人,並按照軍隊編制設有兩個排,其中編寫中學教材的為一個排,排下分學科班。由於教材編寫任務的變化,人員變動頻繁,導致排的建制名存實亡。隊伍不固定,沒有明確的編制,人數最多時達90多人,平時大約40人左右,絕大多數是臨時借調的。 [5] 
遼寧教育學院的成立
1977年7月,遼寧省教育局委員會提出成立遼寧教育學院的請示報告,並於8月獲得遼寧省編制委員會的批覆,遂將遼寧省教育行政幹部學校、遼寧函授學院和遼寧省教師進修學院三所院校以及遼寧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組合成為遼寧教育學院。學院下設辦公室、政治部、教務處、總務處、幹部培訓部、函授進修部、教學研究部、教育科學研究室等8個部門。1977年9月,省教育局黨組批准成立籌建遼寧教育學院領導小組,1978年12月,省委批准學院的領導核心。1979年2月,遼寧教育學院獲得按高等學校待遇的批覆。1984年,遼寧教育學院被教育部備案,享有本科高等師院的地位和待遇。1986年,遼寧省教育行政幹校恢復並改名為遼寧教育行政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署辦公。1987年,副省長林聲主持召開了關於加強教育學院建設的辦公會議,並通過了相關實施細則。1993年,省教委制定了進一步加強遼寧教育學院建設的意見。 [5] 

瀋陽師範大學多校併入

“九五”以來,幾所學校的併入和劃歸管理,促進了瀋陽師範大學事業的快速發展。 [6] 
原遼寧省藝術幼兒師範學校始建於1956年,是中國幼教系統中的名校。1996年併入瀋陽師範大學後,與原有師資力量融合組建了音樂系、美術系、學前與初等教育系,設置了6個相關本科專業和1個碩士點。從中專到本科、到碩士研究生教育,在併入後的幾年中得到快速發展。 [6] 
原遼寧省糧食學校創建於1954年,是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2000年併入瀋陽師範大學後,組建成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根據政策調整轉制分流,以學科主體為基礎組建了全國第一所以“糧食”冠名的二級學院——糧食學院,其他幹部教師專業對口融合到相關學院,促進了學校事業進一步發展。 [6] 
原遼寧省藝術學校始建於1959年,是中國創建較早的中等藝術學校,也是遼寧省唯一的一所國家級重點藝術中專。2002年4月併入瀋陽師範大學後分別組建了戲劇藝術學院和附屬藝術學校。實現了中等藝術教育向高等藝術教育的歷史性跨越,填補了遼寧省戲曲沒有高等教育的空白。 [6] 
瀋陽市紡織輕工工業學校始建於1949年,是瀋陽市教委直屬國家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2005年由瀋陽師範大學託管。託管後,實現了學校人力、物力資源的優化組合,提高了辦學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6] 

瀋陽師範大學合併發展

2001年6月,遼寧省政府根據中央和教育部的相關決定以及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下發文件決定將瀋陽師範學院與遼寧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新的瀋陽師範大學。7月,國家教育部院校設置專家組對學院的合併工作進行了檢查,並對學院的各項工作給予了肯定。2002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了這一合併組建方案,瀋陽師範大學正式成立。 [6] 

瀋陽師範大學辦學條件

瀋陽師範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3年12月,瀋陽師範大學設有27個教學單位,開設本科專業77個,學科專業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9大學科。 [7] 
瀋陽師範大學院系設置
院系
專業
瀋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師範) [8] 
瀋陽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市場營銷、物流管理等 [9] 
瀋陽師範大學法學院
法學 [10] 
瀋陽師範大學社會學學院
社會工作學、社會學 [11] 
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田家炳教育書院)
教育學、應用心理學 [12] 
瀋陽師範大學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
學前教育(師範)、小學教育(師範) [13] 
瀋陽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新聞學、教育技術學(師範)、網絡與新媒體、廣播電視編導 [66] 
瀋陽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民族與傳統體育 [14] 
瀋陽師範大學文學院
漢語言文學(師範)、對外漢語(師範) [15] 
瀋陽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英語(師範、涉外)、日語、俄語、法語、翻譯、德語 [67] 
瀋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音樂學(師範)、音樂表演 [16] 
瀋陽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
美術學(師範)、視覺傳達、環境設計、公共藝術、繪畫 [17] 
瀋陽師範大學戲劇藝術學院
表演、音樂表演、舞蹈表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播音與主持藝術 [18] 
瀋陽師範大學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應用統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19] 
瀋陽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物理學(師範)、電子信息工程 [20] 
瀋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師範)、環境生態工程(工學) [21] 
瀋陽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能源化學工程 [22] 
瀋陽師範大學糧食學院
糧食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23] 
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學院
古生物學 [24] 
瀋陽師範大學軟件學院
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 [25] 
瀋陽師範大學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26] 
瀋陽師範大學旅遊管理學院
旅遊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酒店管理、歷史學(師範) [27] 
瀋陽師範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29] 
-
瀋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28] 
-
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碩士研究生院 [65] 
-
繼續教育學院
人力資源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學前教育、市場營銷、法學、金融學、教育學、小學教育、學前教育、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 [30] 
注:數據截至2024年5月,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頁面數據不一致

瀋陽師範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6月,瀋陽師範大學25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11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遼寧省一流學科A類層次學科1個,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2個、培育學科6個;校一流學科6個、二級特色學科22個。 [76] 
瀋陽師範大學部分學科建設
類別
學科名稱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
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 [8]  、教育學、心理學 [12]  、法學 [10]  、社會學 [11]  、音樂與舞蹈學 [16]  、美術學、設計學 [17]  、戲劇與影視學、音樂與舞蹈學 [18]  、數學、統計學 [19]  、物理學 [20]  、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學 [22]  、公共管理 [26] 
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
漢語國際教育、學科教學(語文) [15]  、音樂 [16]  、美術、藝術設計 [17]  、旅遊職業教育 [27] 
省一流學科
教育學 [31] 
校一流學科
教育學、法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學、中國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31] 
遼寧省一流學科A類層次學科
教育學 [7] 
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
民商法 [10]  、動物學 [21] 
遼寧省一流培育學科
民商法 [10] 
注:表格僅列舉部分信息,數據截至2024年5月

瀋陽師範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5月,瀋陽師範大學有教職工2161人,專任教師1298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40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51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86人。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萬人計劃”人選2人,海外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人選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1人,省優秀專家5人,省“興遼英才計劃”29人(攀登學者5人、特聘教授1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領軍人才1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教學名師2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省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98人,省高校本科教學名師21人,省創新人才支持計劃16人,省“興遼英才計劃”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13個。 [32]  (注:官網內學校簡介頁面與師資概況頁面人數信息不一致)
瀋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孫革
孟繁華
霍存福
賀紹俊
趙震
李丕鵬
參考文獻: [33] 
注:數據截至2024年5月

瀋陽師範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3年12月,瀋陽師範大學有國家一流專業2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9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1個、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1個、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教育部首批虛擬教研室項目1項。省級一流專業17個、遼寧省首批研究生導師培訓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業項目選育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2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3個、省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省級現代產業學院2個、省級一流課程231門。 [7] 
瀋陽師範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專業名稱
時間
學前教育
2019年
教育學
2019年
表演
2019年
思想政治教育
2019年
社會工作
2019年
英語
2019年
漢語言文學
2019年
法學
2019年
物理學
2020年
化學
2020年
生物科學
2020年
音樂學
2020年
新聞學
2020年
應用心理學
2020年
軟件工程
2020年
旅遊管理
2021年
漢語國際教育
2021年
教育技術學
2021年
行政管理
2021年
體育教育
2021年
參考文獻: [34] 
注:數據截至2022年6月
瀋陽師範大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專業名稱
時間
小學教育
2019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19年
金融學
2019年
糧食工程
2019年
音樂表演
2019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
2019年
古生物學
2020年
社會學
2020年
美術學
2020年
市場營銷
2020年
日語
2020年
電子信息工程
2021年
勞動與社會保障
2021年
國際經濟與貿易
2021年
物流管理
2021年
翻譯
2021年
網絡工程
2021年
參考文獻: [34] 
注:數據截至2022年6月
瀋陽師範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課程名稱
所在單位
獲批類別
獲批年份
在園幼兒氣道異物阻塞急救處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2020年
兒童發展
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
線上一流課程
2020年
教學論
教育科學學院
線下一流課程
2020年
歐洲歷史與文明
外國語學院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2020年
數字媒體技術
新聞與傳播學院(教育技術學院)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2020年
思想政治理論實踐課
馬克思主義學院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2020年
模擬電子技術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2023年
高級語言程序設計
計算機與數學基礎教學部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2023年
生物化學
生命科學學院
線下一流課程
2023年
參考文獻: [35] 
注:數據截至2023年6月

瀋陽師範大學合作交流

瀋陽師範大學秉承開放辦學和合作共贏的理念,創新機制、提質增效,拓展與世界高水平大學的深度合作。截至2023年12月,瀋陽師範大學與五大洲33個國家及地區的170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個、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1個,與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高校開展聯合培養博士項目3個;設有黎巴嫩、約旦、烏克蘭海外孔子學院3所、巴基斯坦網絡中文課堂1個、俄羅斯中文學習測試中心1個;部級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台1個,部級國別區域研究中心1個,中國-歐亞大學文化藝術教育國際聯盟1個,現代農業產業學院1個、塔吉克斯坦胡佔德現代農業墨子工坊1個;獲批國家民委歐亞俄語國家文化藝術教育研究中心;是中國政府獎學金和國際中文教師獎學金接受單位、商務部援外培訓承辦單位、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黎巴嫩、約旦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留學生教育管理分會副理事長單位、遼寧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單位和來華分會會長單位、遼寧省中外合作辦學專家委員會秘書處、遼寧省來華留學教育示範高校、遼寧省孔子學院合作大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遼寧省政府外事交流員接收和派出單位、遼寧省“兩岸大學生交流基地”。 [7] 

瀋陽師範大學學術研究

瀋陽師範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瀋陽師範大學有省級及以上科技類創新平台27個,其中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台1個、重點實驗室14個、專業技術創新中心3個,工程研究中心1個、協同創新中心2個、技術轉移示範機構1個、科技成果(知識產權)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1個、 知識產權運營中心1個、中試基地1個、星創天地1個、種質資源庫1個;省級及以上人文社科類創新平台47個,其中研究基地29個、科普基地7個、校地校企研究院4個、新型智庫5個、科技創新智庫研究基地2個。 [7] 
瀋陽師範大學部分科研平台
類別
名稱
部級重點實驗室
東北亞古生物演化重點實驗室 [39] 
省級重點實驗室
先進材料的微觀結構與性能實驗室 [39] 
生物系統進化與農業生態實驗室 [39] 
複雜體系的分離與分析重點實驗室 [39] 
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重點實驗室 [39] 
遼寧省特種材料的製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 [39] 
遼寧省中小企業信息化技術重點實驗室 [39] 
遼寧省古生物演化與古環境變遷重點實驗室 [39] 
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技術服務平台 [39] 
遼寧省油氣資源高效轉化與潔淨利用重點實驗室 [39] 
省部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國家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40] 
中國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研究基地 [40] 
教育法制與教育政策調研協作基地 [40] 
教育管理研究中心 [40] 
文藝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40] 
遼寧省滿族文化資源與發展研究基地 [40] 
滿族文化資源與發展研究基地 [40] 
遼寧省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基地 [40] 
遼寧省婦女理論研究基地 [40] 
俄羅斯教育研究中心 [40] 
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東北研究基地 [40]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40]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踐研究基地 [40] 
遼寧省基礎教育信息化研究基地 [40] 
現代大學制度研究基地 [40] 
職業教育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地 [40] 
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基地 [40] 
遼寧省教育專業學位教育研究與實踐基地 [40] 
遼寧省教育糾紛預防與干預研究基地 [40]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研究與實踐基地 [40] 
遼寧省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基地 [40] 
遼寧省人才發展戰略研究基地 [40] 
遼寧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地 [40] 
民族地區教育評價重點研究基地。 [40] 
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遼寧省油氣資源高效轉化與潔淨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41] 
遼寧省農業廢棄物生物轉化與再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1] 
遼寧省糧食產後減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1] 
能源與環境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1] 
遼寧省水環境風險評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1] 
遼寧省射線儀器儀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41] 
注:表格僅列舉部分信息,數據截至2020年1月

瀋陽師範大學研究成果

從2018年至2023年,瀋陽師範大學獲批國家級項目173項,其中重大重點項目10項;獲批省級以上政府獎92項,學校教師出版著作566部,授權專利207餘項,發表學術論文7461篇;學校共發表6篇《自然》雜誌學術論文和1篇《科學》雜誌學術論文,在中國CNS論文排行榜100強,位居遼寧省第1位,全國第18位;有134件議案建議被全國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採納,有60件決策諮政報告獲得國家和省市領導的批示。 [7] 
瀋陽師範大學高質量論文
期刊
篇名(英)
篇名(中)
時間
Nature
A pre-Archaeopteryx troodontid theropod from China with long feathers on the metatarsus
一個發現於中國較始祖鳥早的腳上長有長羽毛的傷齒龍類恐龍
2009
Nature
A eudicot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
中國發現早白堊世真雙子葉植物化石
2011
Nature
A gigantic feathered dinosaur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hina
中國發現白堊紀早期大型帶羽毛恐龍
2012
Nature
A Jurassic mammaliaform and the earliest mammalian evolutionary adaptations.
侏羅紀哺乳形動物和最早期哺乳動物的演化適應
2013
Nature
A Jurassic avialan dinosaur from China resolves the early phylogenetic history of birds.
中國侏羅紀初鳥類恐龍解決鳥類系統演化史難題
2013
Nature
Melanosome evolution indicates a key physiological shift within feathered dinosaurs
黑素體演化和帶羽毛恐龍的一個關鍵生理性轉變
2014
science
New Jurassic mammaliaform
sheds light on early evolution
of mammal-like hyoid bones
侏羅紀新哺乳動物揭示了早期進化類似哺乳動物的舌骨
2019
參考文獻: [36] 
注:數據截至2024年5月
瀋陽師範大學成果獎
成果名稱
獲獎名稱
獲獎等級
授獎單位
第一負責人
文學革命終結之後:新世紀文學論稿
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
-
-
孟繁華
建設性姿態下的精神重建
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獎)
-
-
賀紹俊
遼西早期被子植物研究
遼寧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獎)
一等獎
遼寧省科技廳
孫革等
現代性與大學——社會轉型期中國大學制度的變遷
2011-2012年度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一等獎
遼寧省政府
樸雪濤等
Research on the Origin and Modern Social Application Value of Manchu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2011-2012年度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一等獎
遼寧省政府
趙忠偉等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與一九四〇年代的文學轉型
2011-2012年度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一等獎
遼寧省政府
胡玉偉
法學研究及其思維方式的思想變革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二等獎
教育部
姚建宗
地方貫徹教育規劃綱要政策研究報告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三等獎
教育部
孫綿濤
現代性與大學——社會轉型期中國大學制
度的變遷
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三等獎
教育部
樸雪濤
高校學術委員會制度研究
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二等獎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孫綿濤
中德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比較研究
第五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徐涵等
超越左與右:課程改革的第三條道路
2013-2014年度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一等獎
遼寧省人民政府
郝德永
區域內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問題與破解
2013-2014年度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一等獎
遼寧省人民政府
關松林
建構時期的中國城市文學——當下中國文學狀況的一個方面
2013-2014年度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
一等獎
遼寧省人民政府
孟繁華
參考文獻: [37] 
注:數據截至2024年5月
瀋陽師範大學重大重點項目
項目名稱
批准單位
項目級別
獲批時間
負責人
社會工作原型理論與實務模式的建構研究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2017年
劉平
大數據時代高維藝術理論與實踐研究
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國家藝術基金重大項目
2018年
張輝
高分散隔離活性位催化劑上甲烷等低碳烷烴的活化與選擇轉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重大項目
2018年
趙震
古代法官箴言及其傳承與創新研究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2019年
霍存福
潔淨柴油車尾氣高效催化劑NOx和PM減排基礎與技術研發
科技部
重點研發項目
2019年
趙震
柴油機尾氣排放PM2.5及其首體污染物催化-等離子體協同淨化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聯合基金重點支持項目
2020年
趙震
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制與教育機制研究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2020年
孫綿濤
參考文獻: [38] 
注:數據截至2024年5月

瀋陽師範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與電子資源
截至2024年5月,瀋陽師範大學圖書館有館藏紙質圖書215萬冊,中外文期刊300餘種;電子圖書160餘萬冊,電子期刊3.8萬種,多媒體音像資料2萬餘種;CNKI、萬方數據等數據庫16個。形成以保障教學科研所需文獻為主體,重點學科專業文獻齊全,教育及藝術類文獻為特色,兼顧人文素養提升,紙質與數字資源比例適宜,多學科共同發展的館藏體系。 [42] 
  • 學術期刊
《瀋陽師範大學(自然科學版)》 《瀋陽師範大學(自然科學版)》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83年,是遼寧省教育廳主管,瀋陽師範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自然科學綜合類學術刊物。以繁榮科學文化、促進學術交流、培養優秀人才、服務教學和科研為辦刊宗旨;以傳播學術、繁榮科技、面向世界、服務地方為辦刊理念。主要刊登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地理學等方面的學術文章。重點欄目有“動物科學”“材料科學”“運籌學與控制論”“能源與環境”“食品與糧食”等;一般欄目有“理論與應用研究”。該刊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科學引文數據庫(SCD)》來源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曾被教育部科技司評為“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曾獲得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授予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優秀期刊一等獎”;曾獲得中國高校科技期刊研究會授予的“編輯出版質量優秀科技期刊”“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網站”等稱號;為遼寧省委宣傳部、遼寧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授予的“遼寧省一級期刊”。該刊被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動物學記錄》(ZR)、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中心文摘》(CABA)、德國《數學文摘》(ZBMATH)、美國《烏里希期刊指南》(UlrichPD)、波蘭《哥白尼索引》(IC)和瑞典《國際開放獲取期刊名錄》(DOAJ)等國際權威數據庫收錄。 [43]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77年,從2018年第1期開始,該刊策劃出一個具有東北地域特色的欄目——“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論壇”(分經濟與管理研究專題、社會與文化研究專題),與2016年推出的“東亞殖民主義與文學”欄目一起“比翼齊飛”。同時,“教育學視界”“文學綜論”“法學視點”“經濟理論與實踐”“管理前沿”“心理學探微”“哲學動態”“政治廣角”“語言學論壇”“民族與社會”“文化與傳播”等各個欄目,也根據具體情況,不定期開設專題研究。 [44] 

瀋陽師範大學校園環境

瀋陽師範大學梵玲湖和徠賢湖

梵玲湖 梵玲湖
梵玲湖和徠賢湖水域風光各具特色而又渾然一體,成為沈師學子陶冶情操的聖地。梵玲湖上成羣的鴨子在嬉戲,伴隨着音樂學院歌聲悠揚,湖畔四處繁花隨微風搖曳生姿。近千棵白楊密植,意在鼓舞青年像白楊一樣正直挺拔、積極向上。清晨,勤勞的園丁為校園的綠化默默地耕耘着,遠遠還會聽到朗朗書聲。 [77] 

瀋陽師範大學生態樂園

生態樂園 生態樂園
生態樂園裏,有鴿子、孔雀、火雞、松鼠、黑天鵝等動物,其中,兩隻黑天鵝是從山東菏澤引進,深受學子喜愛。 [77] 

瀋陽師範大學孔子聖像

孔子聖像 孔子聖像
佇立在圖書館的南側,他時刻勉勵着師生,厚德載物,立德樹人。 [78] 

瀋陽師範大學沈師賦

沈師賦 沈師賦
沈師賦記錄瀋陽師範大學的歷史發展。 [78] 

瀋陽師範大學校門微縮景觀園

校門微縮景觀園 校門微縮景觀園
師大七十餘載發展史的縮影,是沈師人寶貴的精神財富。 [78] 

瀋陽師範大學雕塑園

雕塑園 雕塑園
司徒安的作品,用遼寧特色的材質再度呈現。 [78] 

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博物館

古生物博物館 古生物博物館
古生物博物館築面積19000多㎡,由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和瀋陽師範大學聯合共建的的遼寧古生物博物館坐落在校園內部,建築南側的拱形建築代表的是一個巨大的恐龍身軀,而下方的球體是恐龍蛋。 [79-80] 

瀋陽師範大學校園文化

瀋陽師範大學學校標誌

  • 校名
瀋陽師範大學校名 瀋陽師範大學校名
學校法定中文名稱為“瀋陽師範大學”,中文簡稱“沈師大”“沈師”;英文譯名為“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英文簡稱“SYNU”。 [45] 
  • 校徽
瀋陽師範大學校徽 瀋陽師範大學校徽
瀋陽師範大學校徽中間是一棵大樹,樹幹以漢字的“人”字與沈師大開頭字母“S”結合而成,底部為一本展開的書,書下標有學校成立時間1951,圓形外環為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 [45] 
  • 校旗
瀋陽師範大學校旗 瀋陽師範大學校旗
瀋陽師範大學校旗為藍色長方形旗幟,中央印白色、規定字體的“瀋陽師範大學”校名。 [45] 

瀋陽師範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瀋陽師範大學校訓 瀋陽師範大學校訓
瀋陽師範大學校訓為“博學厚德,尚美健行”。 [45] 
  • 校歌
瀋陽師範大學校歌為《點燃太陽》,瀋陽師範大學作詞,劉威作曲。 [45-46] 
瀋陽師範大學校歌
《點燃太陽》
詞:瀋陽師範大學
曲:劉威
走過風雨 走過滄桑 我們自強不息步伐雄壯
呼喚春風 播種理想 我們為祖國點燃太陽
啊 光榮的沈師 希望的沈師
用執着踏過艱辛的道路
啊 光榮的沈師 希望的沈師
用熱血澆灌蓓蕾的綻放 綻放
滋蘭沃土 藴積希望 我們辛勤耕耘拼搏向上
接風沐雨 桃李芬芳 我們為祖國造就棟樑
啊 光榮的沈師 希望的沈師
用科學建樹千秋的大業
啊 光榮的沈師 希望的沈師
用創造開拓未來的輝煌 輝煌
參考文獻: [45-46] 

瀋陽師範大學社團文化

瀋陽師範大學社團文化
名稱
簡介
瀋陽師範大學朗讀協會
該協會成立於2016年,業務指導單位為校圖書館。下設綜合事務部、活動實踐部、經費管理部、業務培訓部、宣傳部五個部門協會以“朗讀”為中心,以“誦之,思之,其聲愈希”為活動宗旨,利用沈師大豐富的人文藝術資源,團結愛好朗誦的廣大師生,推動朗誦藝術活動走向常態化、規模化、精品化,從而弘揚朗讀的意義和價值,促進朗讀在生活中的應用和推廣,豐富校園文化活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學風建設,促進廣大學生文學藝術素養的提高 [47] 
瀋陽師範大學讀者協會
該協會成立於2010年10月,是由校圖書館指導的學術科技類五星級學生社團。社團以“讀書點亮人生”為宗旨,依託圖書館的海量資源和活動平台,開展各類閲讀推廣活動,使閲讀常伴沈師學子,讓書香浸潤校園。十二載風雨兼程,讀協人不忘初心,譜寫了讀協的五彩華章 [48] 
瀋陽師範大學春之聲女子合唱團
“春之聲”女子合唱團為瀋陽師範大學五星級學生社團,業務指導單位為學前與初等教育學院,張會豔教授擔任社團指導教師。該社團成立於2002年,是學校僅有的一支以音樂合唱為主要形式,並具有較高藝術層次的大學生合唱團 [49] 
瀋陽師範大學KAB創業俱樂部
該俱樂部是在校團委指導下的青年創業社團,旨在進一步增強在校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相關知識的瞭解,培養在校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增強創業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和實際就業能力 [50] 
瀋陽師範大學商創協會
該社團依託單位為瀋陽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是由多個學院專業交叉融合組建而成的創新創業類學生社團。社團每年組織並協助舉辦創新創業、學科類競賽30餘項,開展各類創新創業培訓、競賽指導、職業能力提升、國家公派留學項目宣講會等多項活動。社團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青年人才 [51] 

瀋陽師範大學行政管理

瀋陽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瀋陽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姜鳳春 [52]  [81] 
校長
楊松 [53] 
黨委副書記
李洪軍 [54] 
紀委書記
楊旭 [55] 
副校長
佟玉平 [56]  趙禮強 [57]  盧全 [58] 
注:數據截至2024年5月

瀋陽師範大學歷任領導(2001年前)

  • 原瀋陽師範學院歷任領導
原瀋陽師範學院歷任領導
姓名
任職職位
任職時間
董純才
院長
1951年5月-1953年6月
車向忱
院長
院長
1953年6月-1953年9月
1953年9月-1957年12月
汪遲
黨總支書記
1954年11月-1955年12月
劉平之
黨總支書記
1955年12月-1956年4月
吳健
黨總支書記
黨委書記
1956年4月-1957年3月
1957年3月-1957年10月
劉漢青
黨委書記
1957年11月-1958年7月
邵凱
院長
1958年4月-1958年7月
張萃中
院長
1958年7月-1961年3月
任炳麟
黨委書記
1959年11月-1965年8月
白璐
院長
院長
1961年2月-1965年10月
1965年10月-1966年5月
何書九
黨委書記
1979年1月-1983年11月
魯振昌
黨委書記
1983年6月-1991年1月
高歧清
黨委書記
1991年1月-1995年3月
胡國有
黨委書記
1995年3月-2001年9月
張德祥
院長
1995年3月-2001年3月
參考文獻: [64] 
  • 原遼寧教育學院歷任領導
原遼寧教育學院歷任領導
姓名
任職職位
任職時間
趙天
黨委書記兼院長
1978年12月-1982年3月
宋人鰲
院長
1982年3月-1984年12月
張景義
黨委書記
1982年3月-1988年10月
蘇才
院長
1986年10月-1991年1月
於文明
黨委書記
1996年1月-2001年9月
姚常明
黨委書記
1992年10月-1995年12月
楊學涼
院長
1991年1月-2001年9月
參考文獻: [63] 

瀋陽師範大學校友情況

瀋陽師範大學校友情況
姓名
簡介
喬冰
喬冰1985年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教學論專業,獲碩士學位,後留校在教育系任講師。系副主任。1994年獲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鄔大光
鄔大光1987年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教育系教學論專業,獲碩士學位,1990年獲廈門大學高等教育學專業博士學位,曾先後擔任瀋陽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張紹純
張紹純1985年華業於瀋陽師範學院教科所德育資班。1988年畢業於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獲碩士學位
黃松鶴
黃松鶴1988年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獲碩士學位,東北怖範大學教育學博士
康麗穎
1988年畢業於瀋陽師範學院教育系教學論專業,獲碩士學位
參考文獻: [59] 
注:數據截至2024年5月,排名不分先手,僅部分列舉

瀋陽師範大學所獲榮譽

瀋陽師範大學所獲的部分榮譽
時間
獎項
2011年
遼寧省委“先進基層黨組織” [7] 
2012年9月
中國輪滑運動示範學校、全國輪滑運動先進單位 [75] 
2013年2月
遼寧省思想道德建設示範學校 [74] 
2013年11月
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 [73] 
2016年3月
2015年度“省定點扶貧先進單位” [72] 
2017年12月
第一屆遼寧省“文明校園” [71] 
2018年12月
瀋陽市第十屆全民讀書季“書香校園” [70] 
2019年3月
2018年度全省統戰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69] 
2021年
遼寧省委“先進基層黨組織” [7] 
2021年2月
第二屆“遼寧省文明校園” [6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