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瀋陽四塔

鎖定
瀋陽四塔也稱盛京四塔,是清太宗皇太極敕建的盛京瀋陽的舊稱)城外東、南、西、北四座塔寺。其四寺塔的方位是: 東塔永光寺,在撫近門外五里,現為大東區東塔街; 西塔延壽寺,在外攘門外五里,現為和平區西塔街; 南塔廣慈寺,在德盛門外五里,現為瀋河區南塔街;北塔法輪寺,在地載門外五里,現為皇姑區北塔街27號。 [1] 
據寺內石碑記載:“盛京四面各建莊嚴寶寺,每寺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薩八尊,天王四位,浮圖一座。
瀋陽四塔東為慧燈郎照,名曰永光寺;南為普安眾遮,名曰廣慈寺;西為虔祝聖壽,名為延壽寺;北為流通正法,名曰法輪寺。”四塔寺象徵四大金剛威鎮四方,護國安民,護佑 “國無祲災”、“五福齊來”。
中文名
瀋陽四塔
別    名
盛京四塔
興建於
1643年
竣工時間
1645年
地理位置
中國瀋陽
四塔名稱
東塔,西塔,南塔,北塔
天    王
每寺四位

瀋陽四塔盛京四塔四寺

瀋陽四塔太宗修建

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又敕令,以盛京為中心,在東西南北四方各距中心廟2.5千米的地方修建四塔四寺,分別是東塔永光寺,取義“慧燈普照,五福斯來”;西塔延壽寺,取義“虔祝聖壽,萬民安康”;南塔廣慈寺,取義“風調雨順,普安眾庶”;北塔法輪寺,取義“流通正法,護國安民”。意在按照佛教“壇城”理念打造盛京,讓四塔四寺形成護佑人們的天然壇城,確保“奉國安民,五福斯來”。 [2] 

瀋陽四塔設計構造

四塔均採用了相似的白色圓肚實心磚砌喇嘛塔風格,塔高24米,佔地225平方米,由基座、塔身、相輪三部分組成。基座為方形束腰須彌座,有上下框,在四角和每面中間立有兩根石柱,從而每面構成三個壺門。石柱上都雕有寶相花、西番蓮等紋飾。每面中間壼門置磚雕寶盆和火焰,左右壺門都有高大凸起的磚雕雄獅。基座上框之上又起三層磚砌圓壇座。上面即是寶瓶式塔身。塔身的南面闢有佛龕內供神牌,佛龕周圍嵌流麗的雲珠。塔身之上為十三層相輪,再上為塔剎,由銅鑄仰伏寶蓋、日、月、寶珠組成。寶蓋之下懸風鐸。整座寶塔設計完美,古樸莊重,工藝精湛,展示了清代高超的建築藝術與民族特色,是中國古代建築之傑作。 [2] 

瀋陽四塔御賜牌匾

乾隆皇帝曾為四寺題寫匾額,懸掛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為"慈育羣靈",延壽寺為"金粟祥光",廣慈寺為"心宏彼岸",法輪寺為"金鏡周園"。
瀋陽北塔護國法輪寺藏式佛塔 瀋陽北塔護國法輪寺藏式佛塔 [4]

瀋陽四塔民間傳説

相傳原來沈城邊的一條河裏有一隻千年烏龜精,大概老實的時間久了便耐不住寂寞,呼風喚雨的舉動嚴重威脅到附近沈城百姓的生活。事已至此,東海龍王只得向玉皇大帝求援,終於把託塔李天王給求來了。
李天王將手中的寶塔化作一條龍,騎在了烏龜的身上,稱此舉可鎮住它三百年。那三百年之後該怎麼辦呢?後來,一位喇嘛夢見佛祖給了他一個裝有四顆佛牙的小盒子,説只要將這四顆牙齒放在龍腳上,此地便可以風調雨順。喇嘛醒後對皇太極講了這個夢,皇太極立即在瀋陽城的四周修了裝有佛牙的塔來鎮壓龍腳,也就是這東西南北四塔,從此瀋陽果然成為久負盛名的福地。
關於四塔鎮妖的傳説,還小範圍地流傳着其他版本:傳説清朝初年,瀋陽大旱,人們天天求雨可一點用都沒有。當時的皇帝皇太極無奈之下只好貼出皇榜,懸賞能解大旱的能人。就在皇榜貼出的第六天,宮外來了個喇嘛,他揭了皇榜,告訴皇太極説,漢朝蔡倫造紙時,造好的第一張紙被玉皇大帝收去,後來文殊菩薩讓人把這張紙借過去看,送還的時候紙被風吹到了人間,如今正飄到盛京上空,所以才遮擋了風雨,造成乾旱。
喇嘛説,解決之道就是,在城的四角修上四塔,鎮住寶紙才能解除旱災。於是,這四塔四寺就成了瀋陽的寶貝。 [3] 

瀋陽四塔瀋陽北塔法輪寺

位於瀋陽市皇姑區崇山東路北塔街。
瀋陽四塔之北塔 瀋陽四塔之北塔
北塔法輪寺興建於1643年(清崇德八年),1645年(清順治二年)竣工。1778年,清乾隆皇帝東巡時曾駕臨法輪寺禮佛,並親書“金鏡周圓”匾額。並由乾隆皇帝親書“護國法輪寺”匾額,至今保存完整。

瀋陽四塔瀋陽西塔延壽寺

瀋陽四塔之西塔 瀋陽四塔之西塔
位於瀋陽市和平區西塔街
西塔延壽寺建於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癸未仲春,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仲夏告竣,是當時繞盛京城東、西、南、北四塔之一。
據寺內碑文記載:“東為慧燈朗照,名曰永光寺;南為普安眾庶,名曰廣慈寺;西為虔祝聖壽,名曰延壽寺;北為流通正法,名曰法輪寺。”四塔寺象徵四大金剛威震四方,護國安民,保護“國無?災”,“五福齊來”。
乾隆皇帝曾為四寺題寫匾額,懸掛在四寺的大殿之上。
永光寺為"慈育羣靈",延壽寺為"金粟祥光",廣慈寺為"心宏彼岸",法輪寺為"金鏡周園"。

瀋陽四塔瀋陽南塔廣慈寺

瀋陽四塔之南塔 瀋陽四塔之南塔
位於瀋陽市瀋河區南塔街與文翠路交匯處東北角。1985年3月15日公佈為瀋陽市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3月20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公佈南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塔廣慈寺建於清代崇德八年(1643年)。
據碑銘記載:盛京四面各建莊嚴寶寺。每寺中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薩八尊,天王四位,浮圖一座,南為普安眾庶,名日廣慈寺。
據《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記載:廣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鐘鼓樓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門三楹……。
四塔的建造形式,均為藏式喇嘛塔,是由基座、塔身、相輪三部分構成。
基座為方形束腰須彌座,有上下框,在四角和每面中間立有兩根石柱,從而每面構成三個壺門。
石柱上都雕有寶相花、西蕃蓮等紋飾。每面中間壼門置磚雕寶盆和火焰,左右壺門都有高大凸起的磚雕雄獅。
基座上框之上又起三層磚砌圓壇座。上面即是寶瓶式塔身。塔身的南面闢有佛龕內供神牌,佛龕周圍嵌流麗的雲珠。
塔身之上為十三層相輪,再上為塔剎,由銅鑄仰伏寶蓋、日、月、寶珠組成。寶蓋之下懸風鐸。

瀋陽四塔瀋陽東塔永光寺

瀋陽四塔之東塔 瀋陽四塔之東塔
位於瀋陽市大東區東塔街與長安路交匯處,西臨南運河。2003年3月20日被立為:遼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塔永光寺建於清代崇德八年(1643年),是歷史上瀋陽八景之一,名曰:“東塔春耕”。
據《盛京通志》卷九十七記載: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鐘鼓樓二座、山門三楹。寺東寶塔一座,禪堂僧房二十四間。
而後乾隆皇帝還為四寺題寫了匾額,懸掛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為“慈育羣靈”。現東塔還健在,而永光寺則無存。
東塔於1985年修復,闢為景點。
以東塔為中心建成一個長130米,面積1.6萬平方米的園區。遊園周圍新建了與古塔相協調的明清式圍牆和大門。
園內修復了兩座碑亭,鋪裝了仿清磚板路,栽植了蒼松翠柏,具有莊嚴肅穆、古香幽靜的特點。

瀋陽四塔現狀及保護

東、南、西三塔相繼在八十年代得到修復,西塔由於過分殘破,於1968年被拆除。在拆除西塔時發現了地宮,出土了包括佛像在內的一批珍貴文物
四塔四寺中,僅北塔法輪寺保存完好,東塔永光寺南塔廣慈寺現僅存白塔,西塔延壽寺於1998年復建。
從1985年開始,瀋陽文物管理辦公室在北塔法輪寺內建立了北塔碑林,現收集到石碑100多通,其中最古老的是明代成化年間的石碑,最晚的是偽滿時期的石碑。
這些石碑經過修復,大多立在寺院當中。西塔是四塔裏最出名的,這個地區是朝鮮族聚集區,有濃郁的異國風情和熱鬧的商業街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