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瀉溜

鎖定
瀉溜是崖壁和陡坡上的土石經風化形成的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下瀉的現象。是坡地發育的一種方式 [1] 
中文名
瀉溜
外文名
debrisslide

瀉溜簡介

陡坡上的土石巖體受冷熱 [1]  、乾濕和凍融的交替作用,造成土石表面鬆散和內聚力降低,形成與母巖體接觸不穩定的碎屑物質。這種碎屑物質時斷時續地順着坡面向下瀉落,在坡麓逐漸形成錐形碎屑體,稱為岩屑錐。岩屑錐的坡面角度與瀉溜物質的安息角一致,通常為35°〜36°。
瀉溜形成的堆積物常被洪水沖刷、搬運。由黏土、頁岩、粉沙岩和風化的砂頁岩、片麻岩千枚巖花崗岩等構成的35°以上的裸露陡坡易發生瀉溜。如果瀉溜形成的堆積物不被流水沖走,坡地將逐漸變平緩。瀉溜強烈的地方將影響交通,堵塞渠道和溝谷,併為洪水提供大量泥沙,淤填水庫和河道。

瀉溜形成過程

第四紀紅色粘土的陡坡巖體,由於冬、春凍融變化中的脹縮以及物理風化作用,常引起瀉溜的發生。且多出現在溝道上游陡峭(45°~70°)的陰坡、河流的凹岸。促進瀉溜發展的因素主要是水分或温度變化引起的膨脹與收縮、植被缺乏、溝道發育的階段性以及人為活動的影響。剖析紅土瀉溜的形成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風化裂隙的形成階段,紅土層中的裂隙,有縱向裂隙與交錯裂隙。前者指巖體緩慢失水而收縮,產生垂直於巖體表面的裂紋,一般深15~20cm、寬0.6~0.7cm,其分佈密度較小,後者由於外界氣候、濕熱驟變,使巖體中水分及温度隨之急劇變化而產生的平行或斜交於巖體表面的裂紋,一般寬1mm左右,致使表層呈鱗片狀分離。
疏鬆層形成階段,產生裂隙的巖體表層,由於乾濕冷熱的交替變化,促使細小的塊狀巖體不斷分裂成更細小的岩屑,形成厚達10~15cm的地面疏鬆層。
瀉溜發生階段,處於不穩定狀態的疏鬆層一且遭到破壞,大量岩屑不斷地沿坡面向下滾動、滑落產生瀉溜。瀉溜物質與下部岩屑撞擊,使下部疏鬆層亦同時發生瀉溜,直到坡角小於該類物質的休止角時,才逐漸減緩或停止。
此外,在過陡山坡上放牧,礦山開採時廢渣、廢石堆放不合理,以及交通線路、水利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都可能引起瀉溜的產生。

瀉溜防治措施

防治瀉溜的措施有 [1]  :①植樹種草,保護坡面;②固定岩屑堆,防止沖刷;③在建築物和道路旁邊的陡坡上砌石護坡、噴灑水泥漿或瀝青等膠結物;④修擋土牆、挖護路溝,攔阻瀉溜物質。
參考資料
  • 1.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第二版編輯委員會,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第二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