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濱海客家

鎖定
濱海客家,是在廣東東江流域居住的客家原住民 [5]  ,和北部灣客家人 [6-7]  。“濱海客家”羣體源自“客家金三角” [5] 北部灣客家人多自明代“由閩遷廉”、開枝散葉於欽廉靈防四屬。 [6-7] 
清代惠州府所領各縣,是傳統濱海客家的核心區域,改革開放40多年,濱海客家羣體的數量增長了好幾倍。現代意義上的濱海客家,包括但不限於深圳惠州全境,河源東莞汕尾廣州增城粵西沿海,以及港澳台的局部地區 [5] 北部灣 [7] 
深圳客家是清初形成的濱海客家地區的代表,是客家人第四次“大遷徙”中的一個典型。 [4] 
中文名
濱海客家
所屬地區
廣東東江流域
主要城市
深圳惠州全境,河源東莞汕尾廣州增城粵西沿海、港澳台的局部地區、北部灣 [5]  [7] 
代表城市
深圳市 [5] 

濱海客家研究背景

“濱海客家”概念由楊宏海於2007年首次提出。所謂“濱海客家”,是指歷史上從粵閩贛聚居地遷向沿海地區的客家人。他們走出大山來到濱海,與當地原住民交融,生產方式為漁農結合,經濟上亦農亦商。作為濱海客家,將原鄉的山地客家文化與濱海地區海洋文化融為一體,既保留山地客家的耕讀傳統和勤勞堅韌的精神,又吸納海洋文化的開放、重商、包容、進取的元素,從而形成與山地客家文化有所不同的新質文化,即“濱海客家”文化。 [2] 

濱海客家歷史文化

濱海客家惠州

惠州府客家人成為事實上的主人;廣府人在語言上、人緣上與省城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與客家人大有合作空間;“靠海吃海”的潮汕人,掌握打魚、煮鹽、醃製食品的技術,並且善於經商,有高強的謀生本領。三大族羣能在這裏和諧相處、共同發展,離不開互相包容,因此“開放包容”列為濱海客家精神之首。濱海客家從山區遷徙到沿海,從農耕文明向海洋文明轉型,不管是在族羣內還是在不同族羣之間,如果缺乏包容,可能連生存都成大問題。 [5] 

濱海客家深圳

深圳客家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融點,許多客家遺蹟都可以顯示出濱海客家的海洋文化特點,深圳的濱海客家文化有着海洋文化色彩。 [1]  宋元至明清時期,閩粵贛等省的客家人陸續進入到深圳地區,特別是清初的“遷海復界”事件後,在政府政策推動下,大量的客家人移民至深圳各地。從清中期至近代,客家人成為深圳地區人口最多的漢族民系,是客家人在中國沿海地區最主要的聚居地之一。深圳客家受到自然環境和民族交往的影響,呈現出海洋文化色彩,被學界稱之為“濱海客家”。 [3] 
改革開放後,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深圳,成為了濱海客家最集中的居住地。 [5] 

濱海客家北海

客家文化,是居住在北海的“濱海客家”這一族羣所獨有的文化傳統,北海客家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3,2011年。 [6]  北海客家居住地多兼有山海地緣(曲樟除外),潿洲島更是全客家的疍家人。此外,地角也有客家人。因此,漁農鹽兼作是一大特色。 [7] 
明代是大量的客家移民進入閩粵後,遷居北部灣的集中期。作為北部灣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的廉州府,時稱“漁鹽之利,富甲他郡”,是客家人遷居的首選之地,因此促成了客家人的大量進入。這就是為什麼北部灣客家牒譜中有始祖源於明代的記述。因此,北部灣客家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是客家人六次中原遷徙的產物。其遷移路線基本循客家中原遷徙足跡而來。即河南→山西→江西→福建→廣東→廉州府(合欽靈防四屬)→海南→廣西。 [7] 
客家人從中原轉輾閩贛遷徙而來,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和豐富的物種,改變了珠鄉人口結構的同時,也改變了南珠古郡千百年間單一的物產結構。北海客家人在北海合浦定居後,形成了長期穩定狀態,極少有再向其他地方遷移的現象。即使有少數再度遷移,也不超出合浦郡區域。在一定意義上説,北海是中原客家遷徙的終點。北海客家人的遷徙歷程中還有明清之間因“禁海”而出現的二次遷移和因支持國家建設而出現的“水浸區”三次遷移。 [7] 

濱海客家研究意義

開展深圳“濱海客家”的定位研究,發揮深圳客家的“地緣、人緣、商緣”優勢,有利於深圳主動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深圳都市圈”文化經濟的協同發展,有利於深圳客家與全球客家的文化交流和經濟互動,有利於推動深圳文化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3] 
參考資料